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行业正处严冬,减产裁员势在必行,但裁员历来是国企最头疼的问题,行业龙头兖矿集团怎样做到三年裁员2万,占员工总数近两成?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5,(18):46-50
当下,我国都市类报纸面临日益复杂的新闻产制环境,报纸的广告和发行量、印数和版面数大幅减少,导致报纸所需岗位的锐减。《楚天都市报》编辑部于2015年5月实行"裁员"改革。本文从人社部门、媒介组织、新闻从业者三个视角剖析这场改革,多维呈现被裁员工复杂的职业心态和抗争。建议在改革的政策设计层面,建立"政方、资方和劳方"的三方合作协商机制;在操作层面,使改革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关注被裁员工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心态,发挥上岗员工的人力资源潜能,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有效实现报纸的媒介融合。  相似文献   

3.
他们是中国对外开放后诞生的一个新群体,一个体面的特殊阶层。他们是精英一代,大多毕业于名牌大学,工作在传说中的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这些经济帝国的在华命运。他们的生活是许多人的梦想:西装笔挺,出入高档写字楼,出行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度假就是出国游玩。他们就是中国最早一批的外企白领。然而,人到中年的他们,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2012年下半年以来,外企裁员潮波及中国。受到这次职业危机影响的不仅是外企的普通白领,高管们所受的冲击比以往历次裁员都要剧烈,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最先进入外企工作的中国员工,姑且称之为"外企白领一代",他们不得不开始面对职场中的"40、50"现象。他们还好吗?  相似文献   

4.
正国企,历来被视为共和国经济的脊梁;企业家,既是企业的财富,更是国家的财富。众多国企高管的"落马"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国企用人体制的悲剧!中国国企正在不断跨入世界500强的行列,但我们国企的选人、用人制度是否也真的进入500强了呢?但愿宋林们的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5.
倪金节 《报林求索》2012,(10):152-152
<正><正>跨国大公司主动裁员,虽然对劳动力市场暂时会带来冲击,进一步恶化消费市场,但是长远来看,却是全球经济新陈代谢、逐步寻底的必然过程。新一轮跨国公司裁员潮已经强势袭来。四年前金融海啸之际,得益于天量信贷的刺激,全球裁员潮中国获得"豁免权",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裁员现象。但是,这一回,中国显然再也难以独善其身。近日,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强硬大裁员,很多员工对公司的粗暴行为十分不满,拒绝在协议书上签字。诺基亚、惠普、松下、宝洁等公司,亦在今  相似文献   

6.
当年的"穷小子"俞敏洪现在的烦恼依然不少。受扩张成本拖累而上涨的公司成本,抵消了收入增长、学员人数增加给业绩带来的提振作用,给新东方带来了一份"忧心忡忡"的二季度财报成绩单。与此同时,公司的千人裁员计划也正在进行中。千人裁员计划严控成本"今年5月之前,公司还将关闭15至25个盈利能力不佳的教学中心,预计裁员1000至1500人。平均遣散成本为6000至10000美元/人。"在近日的一次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1,(11):76-86
"有闻必录"并非是近代报人为新闻失实所设计的托词和借口,而是报人争取的自由采录信息的"职业权利"。报人将"有闻必录"定位为太史采风、史官记事,又将史家"疑以传疑"的原则融入到"有闻必录"的宣传及应用中。在文化认同和实践实用的合力推动下,"有闻必录"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被业内外所承认,并在20世纪初被奉为"报馆天职"。"有闻必录"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报人开始主动地建构新闻职业的知识体系,迈出了初步探索中国新闻职业化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餐桌乱语     
我的一位做广告的部下,在首都东长安街上的"中粮广场",请外地来的一位国企大老板吃饭.这种国企大老板虽然不准在党政部门兼职,但一般都有行政级别和相应的政治待遇,因此他们被称为"红顶子"商人.  相似文献   

9.
曹鹏 《新闻记者》2004,(12):33-35
近来听到不止一位同行在私下感慨,说传媒业已经是最后的国企。这当然不是一个让人高兴的现象。事实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说到企业时"外企"好像是个褒义词,"国企"则总带着一些贬义,意味着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没有效率、不讲规范、人浮于事、官本位、长官意志、瞎指挥、外行领导内行、任人唯亲、假公济私、亏损或濒临倒闭,总之,百弊汇集。最痛恨国企病的,莫过于国企职工,尤其是国企领导。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公司开始裁员。 马克·艾可里无法忘记那一天发生的事:他的100个同事被告知已被裁员,并在保安的监视下迅速被送出公司大门。他们走后,他们的上司还说了几句很不中听的话。  相似文献   

11.
海外简讯     
美出版业2001年裁员情况 据美国《出版商周刊》报道,该刊在回顾2001年刊登的裁员消息后发现,过去的一年中美国出版业的裁员人数达到7300多人。这个数字并不完整,因为仅包括了该刊公开报道的数字,也许还有几百甚至上千个工作职位由于公司的兼并和削减业务而被砍掉。另外,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一些独立书商因关闭自己的书店造成的裁员。 2001年,零售部门遭受的打击最大,传统书店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对权威信息需求的大增,让西方新闻界准备好张开双臂拥抱数字新闻业的春天,但其背后持续不减的裁员潮和对互联网平台更深入的把控,预示着隐藏在复兴表象下的真正危机.全职新闻记者大量被裁员和"零工记者"不断增加的趋势,以及平台权力成为主导、新闻机构逐渐成为中介性内容提供商的变革,推动着新闻劳动朝着愈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记者:最与时俱进的职业 在如今的各种职业中,记者这一职业堪称最与时俱进的职业了,不仅最新发生的事情记者最先知道,而且有些还没发生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是记者最先知道的,时代的烙印也最深地留在了记者的身上。通过对不同时代记者的观察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每个时代记者的工作方式、职业理想都是不同的,这也直接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中,他们记录着时代,同时也被时代着色,不同年代的新闻作品体现着那个年代的特有的色调。  相似文献   

14.
江岩 《传媒》2004,(3):27-29
裁员!裁员! 一个幽灵,一个名叫裁员的幽灵徘徊在德国媒体业. 2000年下半年以来,德国媒体业掀起了一股裁员潮.媒体从业人员如果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就要感谢上帝了.在席卷全行业、持续近三年的不景气中,如果谁不幸成为被裁的对象,他在传媒界找到新的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虽然是德国就业保护制度的批评者,但同时也是这种偏向就业者的保护体系的受益者.如果没有这种保护体系,德国传媒业这几年失去工作的人要更多.根据德国的就业者保护法,如果不是企业陷于困境,不得解雇没有过错的员工.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解雇员工,也付出高额的补偿安置费.  相似文献   

15.
李艳红 《新闻记者》2012,(12):42-48
本研究借助职业/专业社会学的相关概念,通过回顾和考察欧美英文学术界针对网络新闻业所做的经验研究,对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兴起的网络新闻业的职业模式做出解析。本文通过对专业的认知维度的考察,发现传统新闻专业的核心采编能力在网络新闻实践中被边缘化。不过,在此"远离专业"的过程中,也交织着结合技术优势,重回新闻本质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刘琼一生主演过20余部话剧,73部影片。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他艺术生涯的黄金时代。没有一位男演员在这战乱年代中,居然因拍片多、成绩斐然而成为影迷的偶像,继金焰之后被称为1940年代"电影皇帝"。可是,在这辉煌的银幕和舞台生涯中,刘琼也受到了误解、流言以至攻击的冷箭,使他表面上自负自得,内心深处却隐忍委屈。在刘琼从艺生涯中,曾发生过一件惊动上海滩的社会新闻。刘琼  相似文献   

17.
2013年8月,"浙江国企裸男不雅视频"成为公众舆情热点,新媒体时代大型国企的舆情应对及宣传策略再次被反思。主动提升信息素养,积极接纳新媒体,增强宣传工作效果,符合时代发展和企业转型的双重诉求。本文围绕新媒体传播在大型国企宣传工作中的功能、平台、途径及传播技巧进行策略探讨及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60年代早期,在剑桥以及英国知识界曾爆发了关于"两种文化"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将科学人文分隔了开来,到如今,这场辩论已经被人们渐渐淡忘,只有在斯蒂芬·科里尼( Stefan Collini)所编的1959年"瑞德演讲"中才能找到些许蛛丝马迹.这篇演讲是现在早已被大众遗忘的斯诺( Snow)所发表的关于科学中心论的一份宣言,也是一份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书;它不该被遗忘,因为这场关于希望、权力和威望的沉闷的演讲向我们展示了他那个年代的公众生活和学术生活.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与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盛 《出版科学》2011,19(2):39-41
学术期刊的工作对象决定了这一群体的职业特征,他们面对的作者群体是专家学者,受众群体是科研工作者。衡量学术期刊编辑职业成效的标准,尽管有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产文率等一些具体的数字考核指标,但作为编辑来说,除了具备必要的职业意识外,更要树立一种志业感,不计较报酬、不在乎功名。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数字的"量"的跃升,更强调"质"的创新;既当好"中间人",又要发挥主体性;既要服务作者,更要具备服务读者的本位。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草根网民的网络举报行为以及个性、多元的网络意见表达,让习惯于实体社会治理的有关部门和国企近年来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一时难以适应,有的因为应对不当而陷入公信力危机.提升Web2.0时代的政企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迫切需求,成为催生"舆情分析师"这一新兴职业群体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