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     
复旦投毒被告该免死吗? 复旦177名学生签署请求信,请求法院不要判投毒案被告林森浩同学死刑立即执行。他们希望给被告人林森浩一条生路,但是,受害者父亲很显然无法接受请求信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事件,引发巨大波澜,被检方定性为“一起罕见、而又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恶性犯罪案件”。10个月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林父对一审判决不服,当庭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3.
贫寒学子身患罕见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十分凶险,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一位与之素不相识的退休女工听说后,热心为其四处奔走募集善款。然而,手术却因学子病情过于复杂而被频频推后,医院多次婉言劝退,这位执著的退休女工为救学子含泪请求医生相救,医院深受感动,终于同意并成功施行了难度极大的全国首例“停止循环冷冻”手术,从死亡线上拉回了这位年轻的学子。  相似文献   

4.
假期市场历来流金淌银,尤其是青少年的寒暑假,图书市场因为万千学子的到来而充满活力和生机.虽然这些学子不是有产者,但是,在他们的背后,站着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是学子们的"银行".  相似文献   

5.
萧衡 《档案与史学》2007,(11):38-41
"复旦八怪"这个名称,乃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复旦学子中部分"好事之徒"为校内八位特立独行的学者送上的绰号.使用这样的称呼,显然来自"扬州八怪"一词的启发,"怪"字的内涵既蕴含学子们对这八位学者行为举止迥异常人的惊奇,也隐寓着对他们才华杰出的钦重.然而在今天,即使已达耄耋之年的老复旦人,恐怕没有一个能完整而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姓名,随着岁月的推移和人事的变异,有关他们的趣事轶闻,势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12,(10):24-24
10月23日,瑞典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在复旦大学为广大学子带来了主题为"我为什么翻译特翁的诗"主题演讲。这是世纪文景"见证·2666"文景十年分享会的收官之作。也是世纪文景为马悦然的到来举行"巨大的谜语——与马悦然一起谈诗论译"系列活动第二场。马悦然老师最新翻译的瑞典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作品《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近日由世纪文景出版。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复旦大学的演讲活动中,读者用手机下载支付宝客户端,1分钱即可悦享拍马悦然翻译特朗斯特罗姆《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新书一套。现场不少读者纷纷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买书,领略全新科技带来的特别体验。  相似文献   

7.
1946年2月的一天,宋庆龄收到一封从美国的来信,信中写道: 亲爱的孙夫人: 我非常恭敬地写这封信给你。因为我对你有一个很重要的请求。  相似文献   

8.
河南一家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在复旦大学演讲时,特别提到了发生在郑州的张金柱案件.他全面回顾了这一案件发生之后,新闻媒体与办案机关之间的博弃过程.颇堪玩味的是,这个被学术界称为"新闻审判"的案件,最先报道的新闻媒体负责人在看到判决之后,却在第一时间以个人名义撰写内参,上书司法机关请求改判.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学院里,传媒学子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和未来的工作。到底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在他们头脑中萦绕、在嘴边传播的问题呢?我们特增设"校园焦点"专栏,希望能与学子们关注的焦点同行。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清华园,是众多学子向往的知识殿堂,也是稚嫩青年向往的精神殿堂。在这里有一个个默默奉献的园丁,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一代代的佼佼学子从这里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前沿访谈介绍的就  相似文献   

11.
马年伊始,一则来自复旦大学网站的校园新闻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继2009年被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教委评上‘精品课程’之后,由童兵教授领衔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又一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全国600多所大学的新闻院系中,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并不多,然而在复旦校园里,这门貌似"枯燥"和"艰涩"的理论课,居然被评上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复旦学子最爱蹭的课程之一.菁菁校园,这样一门广受青年学子欢迎的专业课,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其幕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来历?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世博园内,活跃着一批来自于国内外的"80后"、"90后"志愿者,因身着白绿相间的工作服装,而戏称自己为"小白菜"。从世博会4月下旬试运行、5月1日正式开园直至如今,陆续已有三万多名(截至7月底数据)"小白菜"圆满地完成了在世博园的志愿服务工作,预计到世博会结束,他们的累计数量将达到八万多名。本期"我的世博 我记录"征文栏目,特别选取了来自"小白菜"先行部队——复旦大学志愿者的一组稿件,请他们用自己充满智慧的思考、特别的视角、青春飞扬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一段段亲历、亲见、亲闻的世博故事。  相似文献   

13.
郭珮铮 《新闻实践》2008,(12):43-43
笔者从香港来到上海求学两年,曾与不少内地新闻学教授及学子聊起业界的事情,很自然地谈到"红包"这个热门话题上。他们亦反问香港记者是否也有收红包的惯例,弄得笔者啼笑皆非。"有偿新闻"是新闻媒体刊播以牟取利益为目的的新闻。其特点为:一则新闻能否刊播,不是由其新闻价值而是根据提供所谓"新闻"的单位是否给予新闻机构"好处"来决定。一些新闻媒体将广告  相似文献   

14.
金丹 《东南传播》2020,(4):45-46
CCTV-7《聚焦三农》从2014年开始发起"助力寒门学子公益行动",至2019年已有六年。每年高考结束,作为主流媒体的央视利用其强大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以"寻找正在筹集学费的寒门学子"为主题,真实报道农村、贫困地区寒门学子的求学困境,并成功呼吁社会各界对典型的寒门学子群体的关爱和救援。栏目讲究报道叙事策略,发挥最大影响力为寒门学子助力学费的同时彰显了国家对教育扶贫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落实,也体现了社会各阶层互帮互助的和谐凝聚力。在主流媒体中树立了对民生议题深度报道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正"《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活动,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武陵都市报社,从2007年开始开展的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到2013年已连续开展了七届活动,共募集社会资金近600万元,资助1270多名当年考上大学、读不起大学的贫困学子每人4000元现金,帮助他们顺利入了学,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从第一届活动开始到第七届活动,届届活动都有创新,资助的人数、范围和  相似文献   

16.
由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关系高层论坛--融入世界的中国公共关系"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是继他们成功地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建构"、"中国公共关系发展与中国软实力"两届高层论坛后的又一届重要论坛.  相似文献   

17.
将“林森浩投毒案”替换为“复旦投毒案”,引发的歧义在如今乱云飞渡的舆论场域中,容易被放大、走偏。  相似文献   

18.
“寻根”     
8月24日上午,档案馆和往常一样接待着每位查阅档案的同志,可是今天来的两位与往日不同,他们来自日本。现居日本东京的长内和赖老先生携其女长内信惠,此次来中国,专程到沈阳寻找他当年的出生地。年近70岁的长内和赖先生在1938年日军侵华时期生于中国沈阳南市八卦街。今天,他们特意去八卦街,可是历经60年的岁月,如今的八挂街变化太大了,无法找到过去的踪影。为此,长内和赖和长内信惠父女俩人四处打听也未找到原住所。后经人介绍来到了和平区档案馆请求帮助。档案馆为他们提供了一些馆藏历史资料及八卦街旧貌全景照片,长内老先生手拿着照片激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创新,高校发展其校园局域网趋向成熟,青年学子使用校园局域网获取信息、人际交流、娱乐和生活,逐渐形成了"校园网络亚传播圈"。面对这一现象,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并发展它来丰富青年学子的校园文化,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价值与定位,以及其发展点,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民国元年(1912)6月22日,天津。以郭春畬为首的黄锡祺、李应耆、王平、张仲元5人,给滦州煤矿总经理周学熙和新任协理李希明写了一封信,信中要求滦州煤矿在开、滦两矿联合之际,分给他们这些早年在该矿供职而现在离职的人们"余利"。他们在信中首先肯定两矿合并导致滦矿"股东资本顿增一倍有半",认为现在给在职员工的十四成利润中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