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几年到国外去,或者外国朋友到中国来,言谈中觉得他们对中国的情况比以往了解得多了。这自然与中国地位的上升有关,也是我们注重对外推介的结果。谈到中国的文化艺术,经常有外国人提到“茉莉花”,有的还会哼上一曲,不过,哼的只是歌曲《好一朵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字思维”可以理解为是汉字的造字过程及意义发生过程中的思维,其核心是直觉与理性的统一,而这种思维方式与汉语诗歌创造的思维方式又有一脉相通之处。围绕“字思维”的讨论,不仅加深了对汉字文化内涵的认识,而且涉及到对母语文化独特性的思考,涉及到古才的中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这对于中国的现代诗学建设是有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从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和《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高潮、也有低潮,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与共产党人的实践能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能否符合"三个代表"思想的内涵密切相关。以此来看这150多年的社会主义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四个时期:(1)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到实践;(2)社会主义建设由一国到多国;(3)社会主义由曲折发展到严重挫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和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4.
“德主刑辅”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它对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孙中山、毛泽东等领袖人物的政治思想中均有明显的体现。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政治空们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新思路:以法为主和德法并举。“从德主刑辅”到以法为主,再到德法并举,这既体现了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精神文明的自然承 续。  相似文献   

5.
所谓“公众知识分子”是对一种新理想群体的定义 ,它的提出和建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这就是所谓“三个意义世界”之所指。当代海外的新儒学研究者之所以希望成为所谓“公众知识分子” ,有他们的初衷或目的。如何能够以及能否最终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群体 ?所谓“公众知识分子”与所谓“三个意义世界”又是什么关系 ?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 ,最终将有利于理解所谓“文化中国”的基本建设构架及其现实意义。我们展开分析的理路是从“公众知识分子”到“三个意义世界” ,然后再落实到“文化中国” ,从中必然涉及对儒家自由主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儒家伦理思想“爱有差等”与“推己及人”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且这两者关系正是儒家伦理原则从“礼”到“仁礼”结合的集中反映。这一伦理原则有其合理性,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本身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探讨如何完善这一伦理原则,有利于提高我国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突出功绩之一就是:用白话文战胜了古文.一时间,古文成了百分之百的天敌.继白话文之后,有人呼喊过"大众语"、"口语化"等等.直至后来又刻意提倡"工农兵语言"或"革命语言"等等.中国语言这一路走来有成有败,有功有过.由于对其成败或功过缺乏理性的、冷静的判定和扬弃,致使其走得摇摇摆摆到今天.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中国人的传统,古有‘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画地为牢’的事例,这都是诚信的金科玉律。”在生活中,像这样把“一言九鼎”理解为坚守约定、诚实守信的情况不胜枚举,而这种理解是有悖于此词的原义的。“一言九鼎”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昭王十五年,秦国派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平原君的门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对"国学"概念的认识经历了认为应该"整理"到不承认,再到反对这一持续的学术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表明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所做出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有很多故事都涉及到中国一词,但是这个中国不是实际世界中的中国,这里的中国只是遥远的阿拉伯人对远方国度的一个美好想象。研究《一千零一夜》故事中有关中国的部分,有助于了解中古阿拉伯人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异域文化的接受,以及他们对异域文化达成认同的心态取向。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与西方文化的天人分裂不同,中国文化中自然既不是人化的自然,同时人也没有消失。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是对西方诗的概括,并不符合中国诗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他们是父母的骄傲、学校的宠儿、同龄人的榜样,但是为什么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考之后逃离中国?事件背景如果问一名高中学生:你愿意到国外去读大学吗?请估计一下,有多少人会回答“愿意”。记者在一所国家级重点中学进行的调查显示:83%!这真是一个惊人的结果。与此同时,众多媒体的报道早已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已经有大量的中国学生到国外去读大学了!近日又有消息爆出,预计2007年,将有3000余名超过国内高校重点线的中国学生入读美国本土大学。其他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也把招收中国学生入读大学作为一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大革命。当前搞现代实验很有必要 ,但不能“化”。当前尚未到学校进行“现代化实验”的时候。这是由社会条件和教育自身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不是50年的问题。1997年中央党校理论研究有关专题组认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大约需要100年的时间。这个时间的根本任务是集中精力 ,基本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固然有中国特色 ,也有与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类似的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发达…  相似文献   

14.
孙寅生 《历史学习》2005,(12):23-23
在笔者接触到的中国近代史专著和高校、中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对清末成立的“皇族内阁”中的皇族所占人数说法不一,有5人说和7人说。如中华书局版(第四版)李侃等著的高校教材《中国近代史》:“1911年5月,载沣颁布新内阁官制,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由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和各部大臣充任国务大臣,总揽政务,组成所谓‘责任内阁’。国务大臣共13人……(皇族)占了5人。这届内阁于是被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人教版高中统一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对“皇族内阁”(阅读课)形成表述如下:“1911年,清政府在立宪派一再要求下…  相似文献   

15.
一1996年,当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N·富尔在给《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中文版再版作序时指出:“多年来,全民教育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优先任务”。他认为,“中国始终走在这场全民教育运动的前列”。他预言:“到21世纪初,中国的教育水平将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因为,“在中国,有三方面的因素将促成这一重大进步:政策上对教育的有力而持久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保证和用革新方法解决问题”。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大教育家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这一理想被两千多年后的联合…  相似文献   

16.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茅盾向中共中央祝贺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这句话出自何处?他们是在何时说这句话的?这句话是用电报的形式,还是用信件的形式传送到中共中央的?贺电或贺信是谁拟的稿?他们对贺电或贺信有没有过目、签名?贺电或贺信除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重新认识与评价杜威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影响,作为从不同视角共同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理论应该并存于教育中.这一再认识过程深刻地影响到了对现阶段"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认识.通过争鸣与对话,促进了教育研究中对于教育实践认识的深化,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国必然要经过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中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也具备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证明这一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喋喋不休的"补课论"应当休息.  相似文献   

19.
在建国后十七年新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中,郭沫若作为有着五四背景的“左翼”知识分子,其私下的思想言论与时代的政治内容似有断裂之处,这为今天的人们在多个层面解读郭沫若提供了可能。但是,如果深入到郭沫若政治心态的内部,我们将会发现,作为有着五四“自由主义”思想背景的“左翼”知识分子,其政冶价值取向恰恰是理性和信仰层面双重选择的结果。其盲从与崇拜也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心态之中。因此,对断裂的颠覆性解读,就可能不仅误读了郭沫若,而且,还将导致对近现代史上中国政治文化走向的肤浅化理解。这显然是对历史的悲剧意蕴缺乏深刻领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受风水文化背景影响的山水画家多少会有这样的潜意识:在经营位置中寻找最吉祥的表达,这样看来,布局章法中的“龙脉”也许是他们注定的选择。本文遵循从黄公望到董其昌再到王原祁的谱系脉络,在对三者作品的排序、比对中,寻找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的轨迹,并认为中国古代画论中“龙脉”说的提出,是王原祁时代对布局章法的总结,此词在这一时期与风水的关联淡化了、减弱了,更多的指向绘画作品中的气势及整体效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寻找最佳章法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