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把国家课程与每一所学校的条件、环境、特色充分融合,既是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必然路径,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整体设计,对国家课程标准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同时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3.
课程(Curriculum)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核心方式,课程发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永恒课题。品牌学校是优质学校的代表,是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教育组织,因此品牌学校的课程发展是最受关注的办学实绩之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了“1+X课程”整合的探索,形成了系统的具有特色和实效的学校课程整合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必须充分认识《公益劳动》课程教育的重要意义1.1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知,深刻认识劳动创造论。作为承担培养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的高校,学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学校,快乐的课堂教育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师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对此,乡村学校要深化乐读课程建设策略,使儿童能喜欢读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探究乡村儿童乐读课程建设与学习实践,使学生越来越乐于读书,爱上读书。“乐”是儿童在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快乐的学习状态,农村学校高质量课堂是快乐的课堂,快乐课堂不仅会使学生获得启发,还会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想保证儿童能快乐的学习,就要研究乡村学校儿童乐读课程建设,通过课程的设置,使儿童在学习的体验中获得快乐。  相似文献   

6.
黄婷 《学苑教育》2023,(35):76-78
劳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召唤,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核心素养”是21世纪教育的研究热点,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劳动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劳动教学氛围,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多方位地投入劳动教育资源,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实践面临的主要困境展开探讨,并提出核心素养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以期能有效培养并深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情感。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地域文化对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适切性、课程体系建设、价值体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挖掘地域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增强了学生的地域认同感。一方面能够传承、创新、发展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促进地域性课程建设实施常态化。这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了学生探索现实生活的兴趣,满足了劳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陈华晓 《师道》2023,(9):33-34
<正>多学科融合的学校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一种新形态。本课题针对广东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湛江市第八小学的劳动课开展研究,主要以三个学段多学科融合的劳动实践课为中心,辅之以家庭生活劳动、种植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形成协同教育,探讨其实施路径及成效。湛江市第八小学近几年来常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主要是农作物种植方面。虽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欠缺对劳动内涵的深度思考,劳动素养也难以提升。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学校教学中所出现的“知识结构孤立、教学形式僵化、学习整体割裂”等问题,架构了更具“真实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社会性学习框架,并从“指向育人价值彰显的学习空间营造”“指向社会关系卷入的学习圈层构建”“指向认知发展进阶的多样学习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校本化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作出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主体,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系统开展劳动教育、全面实现劳动教育目标必须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对课程领导力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有很多问题亟待厘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10年启动了"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课程领导力进行探索。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一项目,随着项目的推进,对课程领导力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2.
统整课程是系统地统领整合课程,充分落实学校培养目标,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课程。本文认为在课程统整建构中,"儿童立场"是出发点和创新点,遵循儿童价值,还本真于儿童,课程统整设计才符合科学性。基于此,本文从"主题性""项目性""实践性"课程实践统整这三大板块,具体阐述了如何建构和实施课程统整。  相似文献   

13.
14.
《河西学院学报》2015,(6):121-124
高等学校设置《公益劳动》实践课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沟通、协作、实践能力。河西学院自1991年秋学期开设大学生《公益劳动》实践课教学工作以来,通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有效实践、激励机制、完善内容和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在培养大学生劳动品质、美化校园环境、激发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和树立大学生主人翁精神家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5.
奉化市莼湖镇中心小学地处滨海重镇莼湖,毗邻中国第一渔村桐照。在"十二五"蓝海战略的引擎拉响后,学校打造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意义更为深远。但是,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们发现促进儿童发展才是校园文化的本原性目标。只有在现代儿童观的指导下研究儿童,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新形势下勤工俭学工作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提高教育为农民服务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在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中,劳动教育已经独立成一门单独的学科。当下,各小学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顽疾:重视劳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劳动品质的锤炼,劳动意识的磨砺,劳动场域单一化,劳动方法局限化等。进阶式劳动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不同年段的学生设定由低到高的劳动教育目标,在劳动场域环境、课程模式、评价体系上作出探索,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开发校本课程,凝聚学校特色早已成为基层学校办学的一条思路。在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的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发挥课程文化的影响力,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和“魂”。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笔者认为需要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来做好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9.
儿童参与课程开发是课程回归儿童的方式,因为学校课程从根本上说是儿童的课程,这关涉儿童生命的成长。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坚持"儿童必须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的课程理念,以学校长期的教育哲学——"学会交往"为基点,开发了"儿童交往学院"课程,让儿童参与其中,培养学生温文尔雅、自信阳光的品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