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正>早前国内不少知名媒体报道了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现象,《三联生活周刊》甚至用“农村留守儿童正在塌陷式沉迷手机”作为报道标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夏柱智的课题组调研发现,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学校及家长反映手机管理是普遍的难题;其中占用留守儿童最多时间的就是刷短视频和打游戏。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乡村儿童沉迷手机、电视屏幕的情况特别严重,急切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各方引起高度重视。丰富乡村儿童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走出屏幕之困是摆在当下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儿童沉迷手机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屏幕之困对儿童成长的确会造成许多危害。首先,视力水平严重下降。乡村儿童本来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大自然对修复儿童眼疲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管束,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短视频、手机游戏、电视,儿童的视力水平已经开始下降,戴眼镜的学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民手机的时代,智能手机已经不是稀罕物,即便是中国最偏远乡村的孩子对于手机也不再陌生,手机也正不断地成为越来越多乡村孩子爱不释手的“精神食粮”。不久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夏柱智团队对外发布了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此份报告选取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省10县区上万个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就读,是教育主管部门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农村教育实际采取的新举措和大胆尝试。作为一种现象,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如何依据实情寻求对策,解决困难,加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思考一:意义究竟有多大1.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由于经济落后,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偏低,所以外出务工、做生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加之政府部门积极介入,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在农村,呆在家中带孩子、种地的年轻父母是极少见的。对“留守儿童”而言,父母管不…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由于乡村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乡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乡村儿童的精神生活陷入贫乏甚至沉迷于手机的困境,这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乡村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乡村学校作为乡村儿童精神成长中的主阵地,在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五育”并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促进乡村儿童精神健康成长,提高乡村儿童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几年来一直在做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根据我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调查了解,发现留守儿童中学困生占大多数。就我校而言,学困生的比重也大。通过对他们的“诊断”,我发现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有个共同点:学习习惯差。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真爱,没有得到应有完整的爱。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很少或者是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自控能力差的儿童变得不上进,学习成绩下降。正如干涸的土地,他们渴望得到源源不断的爱的滋润。如何解决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最初我很困惑,很迷茫。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基本状况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及其规模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对儿童的年龄界定有不同的选择方案:学者段成荣等所指儿童,是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有2290,4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高达86.5%,即有1980万。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通过手机教养孩子。“手机教养”由“手机依赖”发展而来,它的出现与流行不仅与客观环境因素有关,更与父母的人格特征、教养压力和生活压力等个体因素有关。“手机教养”貌似缩短了亲子间的沟通距离,但它实际上限制了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为孩子逃避与父母的沟通提供机会,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和父母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而损害其心理健康。为减少父母“手机教养”行为,社会应合理分配资源,让父母尽可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父母也要学会缓解自身的教养压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事半功倍的方式教养孩子,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固本强基。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万物皆媒体的环境中,手机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健康成长带来了挑战——留守儿童家庭尤为严重。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利用好手机媒体,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孩子树立理想、信念,端正品行、提升修养以及终身发展奠基,成为当下极为迫切和严峻的课题。从手机在留守儿童家庭中扮演的三种角色界定入手:手机是"父母的爱"、手机是"保镖"、手机是"帮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提出帮助留守儿童科学合理利用手机的几点策略,通过帮助留守儿童制定课后作息计划、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指导开展手机媒体益智游戏,组织师生、亲子、生生之间开展手机媒体学习互动、开展"群文阅读"等途径,优化手机在学习中使用实效,让手机真正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保镖"和"助手"。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打工潮的出现,农村中由于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未成年的儿童数量激增,使其成为一支数量不小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如何,这已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我们可以从隔代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和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ww.google.com上输入“留守儿童”.就会出现250000个相关查询结果.《留守儿童不应成为父母打工的牺牲品》、《预防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滑坡》、《留守儿童悲剧还在继续》、《关注中国2000万 留守儿童》等篇目比比皆是,读后令人震撼。2006年2月16日www.sohu.com网站就转载了这样的消息:四川罗江县一名12岁女生因父母外出打工遭强奸.怀孕5个月才被发现。据罗江县公安局介绍,像小华这样的悲剧在“留守儿童”中并不罕见。该县每年发生数十起儿童意外伤害及死亡事件,其中,多数是因为父母在外打工、缺乏必要监护而发生意外或自杀。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者要尊重未成年状态。”目前国际社会基本认同的童年概念包括:第一,必须将儿童当“人”看,即承认其独立人格;第二,必须将儿童当“儿童”看不能将其当作“成人的预备”;第三儿童在成长期,应尽量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生活。这是精彩的忠告,又是让人深思的警策。教育,往往把儿童视作“待超越”的初始阶段,一个尚不够“文明”的低级状态。父母、教师总是焦渴地期盼着儿童能尽早摆脱幼稚和单薄,“从生命之树进入文明社会的罐头厂”(凯斯特纳语),尽早地成为和自己一样,“散发着罐头味的人”,继而成为具有进入…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缺位、家庭结构断层或缺失,致使亲子游戏缺失。监护人对儿童游戏价值认同的匮乏,对待儿童游戏以及与儿童游戏的互动中存在着明显的封闭性。网络游戏渗透到留守儿童的生活中,剥夺了儿童亲近自然和参与群体活动的机会。农村留守儿童游戏阙失现象亟待解决,需要重视调节父母行为,促进亲子亲合;调节监护理念,呵护童心世界;调节环境变量,赋予灵性生活。  相似文献   

14.
阎晶晶 《福建教育》2023,(43):30-32
<正>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写道:“人类应当把它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予儿童。”哪有人能够定义什么是“最好的东西”?如果说可以定义的话,那便没有比儿童本身更珍贵的东西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过程,是个体探索、完善“我是谁”“我可能成为怎样的人”“我如何和他人友好相处”“我如何在群体中完成自我认同”等的过程,并在这其中获得精神和思想的成长与富足。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打工,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因素等诸多限制.多数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于是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呈增长的趋势。他们缺少父母引导、关爱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这些成了"留守儿童"的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产物。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他们普遍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在制度化的学校里,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关怀的需要也难以得到满足。关怀心灵成长是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所以学校要构建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灵成长的德育环境。这需要学校关注以下几方面: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学校管理文化;让全体教师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参与者;教师要注重与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17.
关文明 《人民教育》2021,(3):115-11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年轻夫妇外出务工,多数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生活和父母关爱,关乎儿童健康成长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等品格养成更是留守儿童的奢望。在广大农村地区,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开展劳动教育成为乡村学校特别是乡镇中心校的应有之义。安徽省太和县三堂镇中心学校依托自身办学条件和农村劳动教育资源,突出劳动育人价值导向,因地制宜开展校本劳动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B001不被遗忘的角落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外出打工的家长把尚在念书的孩子留在家里。他们或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或寄居亲朋好友家。这些“留守儿童”远离父母,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内容。鸿雁传情。组织城市儿童与农村学校的“留守儿  相似文献   

19.
陈玉华 《辅导员》2014,(22):22-22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因为他们是建设美好未来的接班人与生力军。可是在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有无数农村儿童被迫与父母分离,成为“留守儿童”,在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缺失父母亲情雨露的灌溉,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寄宿制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调查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思想状况和性格特征,得出结论;我国现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建议在父母外出务工较多地区尽可能地实行学校“寄宿制”,学校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行动上切实做到关注“留守儿童”,同时要家校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