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探索公费和非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和从教动机的差异与影响,对某部属师范大学大四师范生进行整群抽样,收回446份公费和406份非公费师范生有效数据。结果发现,公费师范生愿意从教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非公费师范生。多组潜类别分析发现两组师范生都有四种从教动机类别,其中能力与热爱驱动型、热爱与榜样驱动型和追求稳定型相同,被迫履约型与理想驱动型分别是公费师范生与非公费师范生特有类型。不同从教动机类别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教师效能感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增强师范生从教动机和从教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调查发现: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情感认同水平最高,职业意志认同水平最低;教师职业认同在一年级与二、三、四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职业意志认同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受到学校氛围、课程设置、政策满意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深化教育改革,加大乡村发展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公费师范生的选拔机制与培养体系,优化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提高公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量表测量的方法,从三个维度分析公费师范生新手物理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并结合访谈的结果研究该现状形成的内在、外在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给出了提高公费师范生新手物理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对于提升中学物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职业生涯教育对乡村公费定向师范生形成教师职业认同、坚定教育理想、激发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乡村公费定向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理论研究不足、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实效性有待增强、专业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高校应面向乡村公费定向师范生构建生涯教育理论体系,培育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专业师资队伍,推动课程及教材体系研发,构建生涯课程教学与咨询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是对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借鉴与推广,彰显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府逻辑、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高校逻辑、履行社会契约义务的市场逻辑。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地方公费师范生“留不住”、高校人才培养“无特色”、社会契约履行“低效率”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推进城乡教育师资均衡;深化供给侧改革,探索本土化培养乡村教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契约履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基于H省三所本科师范院校应届非公费师范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对非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从入学之初至毕业前夕从教意愿动态变化的类型、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非公费师范生在读期间从教意愿动态变化有积极稳定型、正向转变型、负向逆差型和消极维持型四种,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关键教学事件、重要他人和职业引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理论学习、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关键教学事件对非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动态变化产生直接影响,重要他人不仅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从教主观规范产生间接影响,非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动态变化实际上是影响因素对其从教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从教主观规范产生作用的结果。基于研究发现,研究提出强化关键教学事件影响、发挥重要他人主观规范效应等提升非公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自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践以来,无论在招生专业还是就业形势方面都效果甚佳,具体表现为公费师范政策稳中有变、招生政策不断完善以及公费教育政策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公费师范生也表现出从事教师职业动机不明确、自我专业意识淡薄、内源性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该从符号机制、文化机制与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来完善与优化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的动力机制,由此,探索出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的未来路向:首先,迈向"实践共同体",增强公费师范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其次,从"政策服从者"走向真正的"受惠主体",为公费师范生创造职业幸福感;最后,探求自我认同,激发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魏淑华自编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对陇东学院450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认同上的性别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2)文科生的角色价值观高于理科生。(3)非独生子女的教师职业认同度普遍高于独生子女。(4)来自农村的师范生的教师角色价值观高于来自城市的师范生。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19,(31)
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乡村教育师资队伍补充的源头活水,对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的主体单位迎来了发展良机但又存在一定的挑战。为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地方师范院校必须完善人才培养环节、抓好情意教育,并加强与地方政府、小学的三方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2.
公费定向师范生具有“公费培养,面向乡村”的特点,他们既有履约协议的契约精神,但同时他们也是“理性经济人”。在城乡二元结构差距背景下,他们缘何跨越城乡差异选择从教,哪些因素会促进或阻碍他们继续在乡村从教或终身从教?研究以推拉理论为支撑,使用扎根理论剖析25名职后公费定向师范生访谈材料,经过三级编码得到职后公费定向师范生乡村从教促进与阻碍因素4个核心范畴:生活品质、精神追求、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并依据核心范畴提出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品质,培养乡村教育信念;提升乡村教育职业幸福感,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非货币激励因素,以情提升续聘意愿;搭建支持发展模式,拓宽职后发展通道等建议,旨在为提升公费定向师范生续聘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教师职业认同意味着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进行了充分和深入的职业探索并作出积极的职业承诺,是师范生职业发展的内生力量。以240名地方高校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地方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职业认同认知维度上为(3.52±0.67),在职业认同情感维度上为(3.48±0.61),在职业认同行为倾向维度上为(3.58±0.52);差异检验表明:女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显著高于男生;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类>理工科类>体育艺术类;社会、高校、家庭和自身四方面影响因素都与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从政府策略引导、高校主体教育和激发自身内在动力三方面提出了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就免费师范生从教意愿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免费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并不强烈,仅有少部分免费师范生有着强烈的从教意愿,大部分则从教意愿不强,甚至有部分免费师范生根本无心从教。针对调查结果,笔者从免费师范生自身、免费师范生培养学校以及相关国家权力机构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希望对增强免费师范生的从教意愿有所帮助,同时为免费师范培养方案的实施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作为农村教育师资的有力补充,其任教意愿直接影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基于类型化分析视角,以推拉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农村任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可分为协议型、游离型和卓越型三种类型;经济因素与中间障碍不再是影响其农村任教意愿的强障碍性因素;三类师范生分别呈现注重政策环境、全推拉因素影响和乡土情感至上的特征。建议重视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的类型转变和差异培养,提升协议型学生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职业发展前景,引导游离型学生做好发展规划、重塑任教信念,生发卓越型学生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  相似文献   

16.
关乎未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师范生身份认同和就业取向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焦点话题.文章以S师范大学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身份认同、从教意向及其原因表征等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就读于师范大学的学生在身份认同和职业认同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分化现象和趋势.教师工作稳定、受家人等影响和认为教育对中国发展很重要是排在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的前三位原因.定期对师范生的身份认同和从教意向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是有效提升教师身份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18.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非结构访谈,以淮阴师范学院2016~2019级地理专业定向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对江苏省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认同度及从教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地理专业定向师范生在报考时专业认同度较高,并随着高校培养教育的深入开展而逐步提升,但其专业认同度及提升程度均低于地理专业非定向师范生。实施定向培养计划能够解决乡村教师“下得去”的问题,但只有25.61%的定向师范生选择在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乡村,“留不住”的问题依然严峻。文章针对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三条改进建议:完善招生宣传工作,确保“为振兴乡村教育而来”;优化高校师范生培养体系,确保“学得好”;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确保“留得住”。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自编问卷对衡阳师范学院467名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地方高师院校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整体水平较高,但长期坚持在教师岗位的职业意志比较薄弱;第二,地方高师院校女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程度明显高于男生;第三,地方高师院校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没有明显差异;第四,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在不同专业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第五,地方高师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公费师范生是推动未来乡村教育振兴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在师范生职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地方文化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实现公费师范生“下得去”的首要培养目标。本研究通过调查公费师范生地方文化素养的发展现状,探析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地方文化知识认知、情感认同、融入意愿、实践应用四个维度探索“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