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曾到某小学的一个班级听课。这个班级的最后一排有张课桌,课桌边单独坐着一位男生,这个学生粗看衣服整洁,眉清目秀,但是上课了竟然有书不拿出来,有作业本不用,却旁若无人地玩着纸飞机。我就坐在他身边听课,忍不住提醒这位学生说:“上课了,快做好准备。”前面的同学马上转过头来对我说:“老师,他不算的。”我忙问“什么不算?”同学答:“我们老师都不去管的,只要他不影响上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的李强同学来信问,怎样看向老师打“小报告”?答:词典中解释“小报告”是一个贬义词,指私下以不正常的心态,向老师或领导反映别人的缺点。可以说,打“小报告”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那遇到一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要区分反映情况和打“小报告”。当老师为了做好班级工作向同学们了解情况时,学生有责任把班级里存在的现象、问题报告老师。不仅要帮助反映大家的困惑、烦恼,还要反映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学们的进步。这种反映情况的行为要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老师工作,并希望看到同学们进步。而打“…  相似文献   

3.
当同学犯错误或者违反纪律时,要不要把同学的行为告诉老师,这是许多中小学生都面临过的痛苦抉择。有时,老师会为了维持班级的纪律或仅仅是为了维护教师的尊严,要求学生“揭发”那些“坏学生”或背地里向老师“打小报告”。利用学生间谍提供的“情报”,常常成为某些老师控制班级的重要手段。对这些做法,大家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去想它意味着什么,对学生的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 在我从事“青春热线”心理辅导的这些年里,碰到这样一些个案:他们有的是因为“揭发”了同学做的错事,而被同学疏远、排挤和孤立,倍感痛苦与孤单;也有的是…  相似文献   

4.
“老师,眭军把沈明打得鼻子出血了!”学生冲进办公室后急切的喊叫声,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如果说沈明欺侮眭军,这似乎还顺理成章,事情怎么可能倒过来呢?会不会是学生汇报错了呢?我很纳闷。 眭军,班级里最胆小怕事的一个小男孩,虽然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长得却比有些二年级的学生还要矮小瘦弱。平时,他很少开口,每当老师问他问题时,他总是低着头,回答的声音很轻很轻,像蚊子叫。他与同学的交往很少,从不惹是生非,即使别人惹他,他也一直躲着,忍让着,从不还手,也不告状。倒是班里有些调皮捣蛋的男孩会好玩似的欺侮他,有时用…  相似文献   

5.
马彦 《宁夏教育》2005,(11):61-62
教师在办公室里闲聊的对象常常是学生。那一年,坐在我对面的王老师接了一个班,才没几天就听见他喜滋滋地说:“我今年运气真好,班里的学生素质很整齐,学生家长也挺愿意配合,尤其有一个学生,将来有可能成为领袖人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王老师这么看好这个学生的未来?原来,当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和同学都不太熟悉时,这个学生已成为班里的孩子王,他没有一点霸气,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班开始有了“差等生”和“优等生”的分别。没有谁宣布过谁是“差等生”,谁是“优等生”,可谁都心里明白。要不信,你看看老师的态度就知道了。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吧。我观察,老师对爱提问题、敢提问题的同学通常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优等生只要有提问的示意,老师总是停下正在做的事,满脸笑容,和蔼可亲地说:“有什么问题呀?”尔后提问的同学总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有时还能被老师夸几句:“勤学好问,很好……”老师如果对任何同学都这样那就皆大欢喜了。可是同样的问题,如果换了…  相似文献   

7.
“唉。真烦人,明天又要考试了。在学校里老师考我们,在家里家长考我们,整天考考考,当家长老师的就知道出题考我们,我们这些学生可真是倒霉透顶了。什么时候我们也来考考他们呀?让他们也尝尝这考试的滋味……”准又是聪明的“调皮鬼”代云飞。他今年11岁了,脑袋瓜儿特好使,又特好提问题,可就是好“惹是生非”,整天把班里闹得“鸡犬不宁”,经常有同学打他的小报告。这不他又在发牢骚,“扰乱民心”了。不行,得想个办法制制他。怎么办呢?对他我可是“仁至义尽”了,可就是不见效。他凭着自己的那股聪明劲在班里还颇有人缘呢。如…  相似文献   

8.
他是同学心目中的“坏孩子”,乱吐口水,随便打骂同学;他是老师心目中的“问题”学生,上课坐不端正,说小话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与老师打架……
  从一年级始,小杰便是办公室里的“常客”。待到二年级我接手时,便有些先入为主:每当小杰跟同学打闹犯错,我先“请”到办公室来的,必定是他。  相似文献   

9.
“老师,您为什么不生气?”这天下课后,语文课代表又一次问我。“老师,班上有位同学期中考试作弊,又破坏公物,损害了班级荣誉,您为什么对他一点都不生气?这不是纵容吗?”我还是笑而不语。  相似文献   

10.
考试刚刚结束,童德平同学就跑了过来,冲着我直叫:“老师,勾股定理!勾股定理!”他的脸涨得通红,显得很兴奋,眼睛盯着我,在期待着我的答复。课代表陈慧斌也过来了,“老师,最后一题,我用了勾股定理去做,非常简单,可不可以用呀?!”又有几个同学围过来,我问了问李杰:“你是怎么做的?”“我利用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面积来做的,挺繁的,也不知道对不对?”“老师,你快讲啊,我们这样做,可不可以呢?”他们俩在一旁催促起来。  相似文献   

11.
张渊 《内蒙古教育》2002,(10):37-37
一、重视“学会做人”学习新知时,注意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成为思想者、发现者,并为他们创设理想的问题情境。在学习完《我的战友邱少云》之后,我问学生:“对于课中的人物表现,你们有什么感想?”大多数同学都对邱少云赞不绝口,有的说他意志坚强,有的说他有集体观念,有的说他有极强的纪律性,有的说他是一名伟大的战士。这些说法各具见地,我很满意,觉得这堂课有很大的收获。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文中的‘我’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我和同学们都很惊奇。他接着说:“‘我’和邱少云是战友,我眼睁睁地看着…  相似文献   

12.
林群 《四川教育》2002,(11):27-27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后,要求学生口算“536÷59、1225÷45、3572÷78”……在校对得数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口算这些分数除法题有更简便的算法:只要把分子相除的商作分子,分母相除的商作分母就可以了,但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是执教教师和很多听课教师事先都没有想到的。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翘起大拇指激动地表扬了这位学生:“这位同学可真了不起,他把被除数、除数、商的分子、分母进行了比较,创造了计算分数除法的另一种方法,并且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问题,同学…  相似文献   

13.
最近,班级里同学问取绰号的现象非常普遍,时不时就有学生向我投诉:“老师,XX叫我‘马屁精’。”“老师,XX叫我‘黑妹’。”“老师,XX叫我‘果冻’。”我又气又好笑,你别说,有的绰号还挺有想象力和创意的呢,可有的就太损人了,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是严厉禁止,还是有效引导?我认真思考着。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的责任心同教育的效果成正比,班主任对班级投入的越多,班级教育教学质量就越高。实践证明,班主任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影响,也是一个强大的激励。正如有的同学所说:“每当我看到老师的认真劲儿,听到他语重心长的叮咛,我都感到有一种动力在驱使我前进。”可见,班主任的责任心多么重要。可以说,班主任的责任心牵动着学生的进取心,影响着学生勤”。“手勤”是指班主任不能只是做指挥者,在有些时候还要亲自实践、身先士卒。当同学们劳动时,你成为其中一员,就会身教胜于言教。“眼勤”是指班主任要善于察言观色,可…  相似文献   

15.
星期四,我吃完午饭,就往三楼办公室走。刚走到三楼的拐弯处,发现一个身影在办公室门口徘徊。“是哪位同学?”我停住了脚步,仔细一瞧,原来是周亚同学。“周亚,找我吗?”我边问边迎了上去,他也发现了我,在原地不安地摆动着身子,支支吾吾好久也没说清楚一个字,脸上涨得通红,目光一直躲着我。“你一直在等我吗?有事你就说吧。”我拉起他的手,一起走进办公室,顺便给他倒了一杯水递到他手中,“先喝杯水吧。”这时的他脸上显得轻松多了,终于抬起了头,轻声地问:“老师,这学期的思想品德能给我优秀吗?”他是我班的特殊学生,每…  相似文献   

16.
初中的新一年刚上课,不几天,身为班主任的我在班级的自习课堂上巡视着……“老师,这个代数题怎么做?”习惯了小学时语、数学一个老师教的学生,向我这个语老师问上了代数。我热心地看着题,呀!一时还真不会。就在我为难之时,提问题同学的同桌说话了:“老师,我会了……”他如此这般地讲清了这道题。我抬起头,仔细端详了这个“机灵鬼”一番。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77-77
“陈老师,陈老师,李强强同学偷了人家的钱!”几个学生在办公室门口大声喊叫。这时,办公室的老师都在看着我,顿时我满脸通红,好像被谁打了几巴掌。班级里出现了这种事,就意味着“优秀班级”与本斑无缘,倾心管理班级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我火冒三丈,摞下书本,快步走出办公室。楼下人头攒动,围了许多学生。我小步并作大步下了楼。“陈老师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都向我涌了过来。“陈老师,李强强同学偷了我10块钱。现在只剩5块钱了,你是怎么教育学生的,你看怎么办……”没等我开口问明缘由,学校门口摆摊点的老大娘就冲着我说个不停。我更加恼火,血液直往上涌。“这孩子,怎么干这种事!欠揍!”我心里狠狠地想着。  相似文献   

18.
下班半天了,我整理东西正准备回家,走到楼底下,突然发现教室的灯还亮着。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那几位准备元旦节目的同学还在排练不成?我对李老师的儿子说:“你去告诉排节目的同学,天晚了,让他们赶快回家。”李老师的儿子非常乖巧地跑到楼上,回来时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没有人排节目,是你们班的范东方同学在修凳子。他说修完凳子就回家,请您放心,他一定会把门窗锁好。”听他这么说,我心中感慨不已。由于学校配置的凳子时常出现问题,再加上有个别学生坐凳子时很不注意,结果是凳子三天两头坏,我也时常会为一堆坏凳子而犯愁。第…  相似文献   

19.
张凯 《教书育人》2006,(8):38-38
一次自习课上,正当同学们埋头写作业,我辅导一名学生解答问题时,突然,有位男同学高喊:“老师!”我抬头一看,是一位学习成绩很不错的男同学。他正举着手。我以为他有不会的题要问,便请他继续说下去,但是没想到他站起来却说出了我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师,她总看我,使我全身不自在。”  相似文献   

20.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里,我总是问孩子怎么样?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一点哪个同学发言,哪个同学就总是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