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17):118-119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育变革提供了更多的视角,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翻转课堂、慕课等新事物,为微视频教学模式提供了可供发展的机会。在美国,学校根据自身地区特点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产生了巨大成效。翻转课堂中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提供给学习者,它以"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在国内,微视频概念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开来,各地教育都有"微视频大赛"开展。虽然微视频教学有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为快捷、方便的教学方法,但并不能完全取而代之,鉴于此,本文主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药理学课程为代表,探讨“对分课堂+工作坊”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实施路径和效果。课程组经过教学分析,将教学内容重组为七大项目,细化为五类共36个阶梯递进式学习任务,扩充拓展线上、实践和第二课堂教学资源,通过课前自学、课堂点拨、课后内化、隔堂讨论、课后拓展和项目实战环节,实施“对分课堂+工作坊”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的活力课堂。经过改革,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显著提高,综合素质显著提升,课程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在线课程建设和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入手,分析了雨课堂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对“雨课堂+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将在线资源和雨课堂等教学软件有机结合,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授课模式,课前阶段主要以发布教学任务为目的,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和路径;课中阶段以针对性教学、师生互动、分组讨论的翻转课堂为关键;课后阶段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旨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资源,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魏鹏 《教书育人》2024,(6):110-1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公共基础课,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该课程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理论水平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指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影响,进而提出通过慕课、微信公众号平台、微视频教学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应用的流程,最后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使得现代化教学进程不断地推进,新理念教学不断地革新,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不断。微视频、慕课、PPT+语音混合式、雨课堂等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将对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微课”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这种以微视频为核心,用“云端”来上课的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翻转”(亦称“课堂反转”)。但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对“微课”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层面,甚至陷入了某种意义上的误区,这将有碍于目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革命。鉴于此,本文以“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为例,从“微课”的起源入手,就“微课”的本质与特征进行探讨,以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教学模式的真正翻转。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52):110-111
以《新目标英语》八、九年级阅读文章为例,分析"一图四步"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具体运用。本文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运用"一图四步"教学模式,既能让阅读课堂更加高效,又能促使学生认真观察、体会语言知识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该文先对慕课、翻转课堂、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三个概念简要叙述,然后分析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并从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式的发展、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兴趣、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三个方面介绍“混合式”慕课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最后从教学准备、课程设计、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混合式”慕课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为更多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打造民办应用型高校混合式“金课”,既是教学模式和课程建设的要求,也是改革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推动课堂革命的重要力量。本研究立足于疫情防控背景下应用型民办高校视角,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民办应用型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路径,以期对“金课”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梁晓丽 《广西教育》2023,(24):143-147
本文阐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理论,分析高职教师口语课程的性质以及该课程与“对分课堂”模式的契合度,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中“轻声”教学内容为例,从课前准备、教学目标设定、具体教学过程三方面论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球的公转”为复习案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复习中的应用.综合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的教学阶段,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优劣互补,可以准确了解学情、节约课堂时间,达到精准复习知识点、精准辅导后进生、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作业质量效果,最后达到提高初中地理复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混合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广大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强烈兴趣,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课堂派”就是使用较为广泛、体验较好的一个混合式教学平台。本文通过对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对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前准备、课堂讲解以及课后评价等各个环节过程进行了反思,为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是目前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金课”教学质量,突出财经类信息技术专业“互联网+经济”的专业特色,探索“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以“MOOC+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混合式创新教学实践。通过改革与完善课程教学设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课程辅助资源建设与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并进行立体式评估与考核。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可为构建特色专业金课教学模式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主要针对教学思想和教学平台两方面的研究,在具体的教学单元中实施“主导-主体”的教育思想,采用“预习”课前“,主导”课堂“,主体”课后的授课方式,建立该课程混合式教学资源学习平台,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詹宇 《教师》2019,(1):80-81
在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增强了课堂的实践性,但学生必须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才能掌握良好的实践能力,所以通过“微视频”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学习,从而为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利用“微视频”的整合性,拓展学生学习内容的广度;利用“微视频”的动态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利用“微视频”的层次性,体现教学的进阶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对基于“以学定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然后论述了基于“以学定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内科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接着阐述了基于“以学定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内科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案例,最后分析了基于“以学定教”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内科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于云班课平台功能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流程。聚焦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内容重组和教学内容呈现等三个方面进行“工程图学”混合教学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线下教师主导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走上讲台翻转课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反馈结果调整不同的授课方法,使得知识能够有效传递和共享。通过“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可以看到创新的教学方法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混合式教学模式给“工程图学”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生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腾讯课堂”“对分易”“腾讯文档”等网络教学工具各具优势,可以融合应用到传统面授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实现多班级协作教学、实时教学反馈、高效过程性评价、多样化课堂讨论、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课堂和线上教学的优势,因此更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梁陈倬 《广西教育》2023,(21):108-112
本文针对泰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兼顾双线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等问题,分析在泰语口译教学中实施“双线混融”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因素与总体要求,提出将“双线混融”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到泰语口译课堂教学中,即从课前环节、课堂环节、课后环节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双线混融”教学,以提高泰语口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