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柳娟 《教师》2023,(29):108-110
文章作者以中职电商专业短视频运营课程为研究对象,旨在培养中职生短视频策划、拍摄与运营的能力,从短视频运营课程任务、目标、教学团队、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短视频运营精品课程设计的探索,最后总结并提出了后续课程开发的建议,为中职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蔡晖  夏琳 《教育艺术》2021,(3):21-2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以其内容短小、信息量大、传播形式丰富立体、趣味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教学中引入短视频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中对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参与性强,热情度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3.
抖音短视频让城市形象传播从高冷走向亲切,用更细腻的视角与话语彰显城市文化品格,为城市文化传播带来生机与活力。分析短视频时代哈尔滨城市形象的影像书写与文化表达,可以揭示"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对城市文化传播的意义和可能。  相似文献   

4.
乡村教师在短视频中的媒介形象从多方面影响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中的乡村教师形象进行梳理发现:当前乡村教师呈现守护型、阳光型、压力型、悲情型、污名型五类媒介形象;形象塑造存在媒体的报道框架固化,对选题的挖掘度不够;乡村教师的自我建构欠缺,对媒介的利用度不够等问题。重视短视频中的乡村教师形象塑造有利于增进身份认同,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有利于提高从教意愿,保障乡村师资的稳定输入;有利于增强社会认同,提升教师轮岗交流的成效。据此,从“他塑”和“自构”的视角提出了短视频中乡村教师形象的塑造建议:一是新闻媒体账号要重塑“他者”构建下的公众认知,丰富报道议题,同时做到客观真实报道;二是乡村教师群体要勇于进行自我形象的建构,提升媒介素养,也要涵养自身素质,主动解构污名形象。  相似文献   

5.
王博姝  李丽 《甘肃教育》2022,(17):27-32
短视频以碎片化、多样化、新颖性等特点被大众所关注,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代表,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和形式,但其“浅”“新”“碎”“多”也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基于此,本文章分析短视频和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与所面临的问题,探析了短视频+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借助消费主义的助力蓬勃发展迸发出强劲势头,呈现出景观消费商品化的特点,并在市场消费逻辑和媒介的滋养下之下成为了社交媒体的一道媒介文化景观,短视频景观对大众的思维意识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建立和社会体系构建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何把握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尺度,避免过度娱乐化和消费化,达到大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娱乐,形成对短视频景观消费的正确价值判断,实现短视频景观消费的有效传播,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社会命题。  相似文献   

7.
<正>【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端正对学习材料(包含网络渠道获取的信息)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七年级的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较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较为薄弱,学生很容易过度依赖短视频。因此,本课从沉浸理论和信息茧房效应两个角度分析过度使用短视频的原因,接着,引入停止信号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教会学生学会合理使用短视频的方法,从而提高其自控力。  相似文献   

8.
在地理教学领域,短视频是深受师生喜爱的教学素材,可以用于情境创设,营造教学氛围,也能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强化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文章从短视频的种类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出发,分别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探讨了短视频素材的综合应用问题,旨在为提升地理教学效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钱诚 《江西教育》2022,(36):92-93
短视频的发展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本文提出,教师要解析短视频,为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要合理择取短视频资源,为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铺设新路径;要根据短视频的特性,活用短视频,拓展更多教学策略,优化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10.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将视频时代的航船推进深水区,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催生了新的影像记录手段和方式,让移动视频的传播成为媒介生活的一种常态。短视频社区中的媒介生活给传统的视觉人类学学科研究拓展了新场域,自我与他者的边界消弭、“全民”影像的合力成为时代的记录与见证,视觉的“接力”形成影像叙事的传承,而技术的发展又会“赋能”学科新优势,“虚拟的田野”考察研究将成为未来人类学者必须的技能,种种变化都为视觉人类学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曹静 《林区教学》2023,(2):19-22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而大学生作为短视频用户的主力军,必然会为短视频应用贡献大部分使用时长及频率。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发展能否紧跟时代步伐,能否适应大学生的新需求,是关系其教育作用能否发挥最大效用的关键。分析短视频的现状和特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其合理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既贴合时代发展特点,又能契合大学生当下关注的热点,对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商行业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缺点也逐渐显现。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了近几年最热门的短视频方式来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讨利用短视频进行电商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项,最后阐述了利用短视频实施电子商务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短视频,顾名思义是指播出时长较短的视频,一般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短视频是在新媒体平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播形态,具有生产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内容更新快、观看途径多样等特点。短视频的内容包含了如幽默搞笑、健身达人、技能传授、社会热点、广告宣传等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本文以抖音短视频为例,来谈谈短视频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4.
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认为,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交通和通信速度的每一次跃迁都大幅压缩着人类时空,重构着人类感知模式,在此过程中,滋生于现代科技语境的电影、电视适时出现并成为调节人类时空经验的知觉后勤。在数字时代的光速传播背景下,时空压缩更进一步迈向时空折叠的境地,而短视频则成长为数字媒介时代的新型知觉后勤,它将原本不可见的转换为可见,并以具身传播方式为观众带来临在化的知觉体验。当然,在大数据和算法的作用下,短视频可能沦为一种“统计型影像”,但算法的多样性和用户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也为营造多元、生动的短视频文化景观提供了足够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一、创作思路《朱红》的创作初衷是"东艺制片"视频团队成员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日常的课程学习及外出考察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传统艺术之美,作为中国画专业的学生,有责任传递中国传统工艺文化,揭开中国传统艺术的神秘面纱,并通过年轻人的视角转译之,将创意和传统相结合,使大众在娱乐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又让大家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和依赖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更好地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随着信息技术浪潮的大规模推进,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互联网和新兴媒介,以无穷大的体量和无穷快的速度,霸屏各大移动终端和  相似文献   

17.
短视频成瘾是媒介成瘾问题的新兴议题,学界多从量化角度分析成瘾的严重性、成因和影响等,较少审视短视频应用的可供性及其引发的主体性问题。通过对短视频用户的深度访谈,以媒介的可供性视角切入,发现短视频应用的交互逻辑与底层算法既为用户创造了“无限”的娱乐体验,又为其提供了“有限”的控制选择。可供性作为调控策略让用户深陷于技术环境的社会压力中,又游移于自我控制的抉择之间。基于这样的媒介逻辑,用户更愿意拥抱技术,而将“上瘾”问题归咎于自身。短视频应用制造了可被“驯化”的假象,又使用户成为“反驯化”的对象。短视频“生成”和“制造”上瘾的机制,为理解算法时代的人机关系、主体性等伦理问题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运用短视频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性与时效性的应然选择。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片面注重短视频宣传作用、过度追求外在形式、盲目沉浸短时爆款的应用误区,需正视短视频育人功能、合理规划内容、探索师生共创方法,在虚拟与现实的联结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抖音App上的数学教学短视频,总结出抖音教学短视频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形式新颖、授课方式多样等特点,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它与一般微课的主要区别是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流量大,受众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迅速发展,迎来了移动社交网络时代。拥有轻量化、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等特点的短视频迅速崛起。许多视频内容更是爆红网络,走出国门。在短视频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高效运用整合多重符号,尤其是非语言符号,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李子柒的视频为例,从非语言符号与短视频跨文化传播、视频作品中关于中国元素的非语言符号运用等角度出发,探究非语言符号与短视频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