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研究的意义2014年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发布的》中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关于德育的目标中指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通过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地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反映出国家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贯彻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纲要》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9月正式推出一套供初、高中生学习使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本套教材供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使用,每个年级按学期分为上、下册,共8册。  相似文献   

4.
<正>《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古诗是性情之文,其教学应让学生发于情,止于析,成于悟。这"情"与"悟"便是学生的审美自觉。然而面对考试压力,教师往往把诗歌课上成了考题课、技术讲解课;学生也努力地将那些美好的文字肢解成分数。世易时  相似文献   

5.
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并明确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同时,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  相似文献   

6.
正一、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鉴于各级各类课程在吸收和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不系统、不全面的现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的课程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  相似文献   

7.
《四川教育》2015,(Z1):18
【编者按】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条指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2014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在"活动目的"中指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  相似文献   

8.
<正>在五千多年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地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和传承理念。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制定并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意见》。2021年4月,中央宣传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党和国家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优秀传统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8):147-148
在强调民族振兴、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2014年提出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理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这一纲要的提出,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向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文章论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地理课堂,实现课程开发的多元探索,提升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贯彻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讲话精神,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明确了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和实施步骤。其中,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在青少年学生处世修身、人格养成上是极为重要的阶段。学校德育应遵循《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滋养青少年学生心灵,激活青少年学生心中传统文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1],有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教育部在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语文教学中,用国学经典来感染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养成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部在2014年3月26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在中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一纲要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语文教学在传承优秀文化方面的价值,但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人格素养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各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政治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张燕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师》: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您认为这有何意义与价值?张燕玲:教育部是在今年3月的时候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相似文献   

16.
赵雪美 《天津教育》2022,(15):40-42
<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早在2014年,我国教育部就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德育课作为一门培育学生理想人格、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增强学生道德品质的科目,中华传统文化理应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教师视角出发,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状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什么、进多少、如何进”的问题强化顶层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进一步明确,考试命题工作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国家观、文化观”.由此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4月1日,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是,"国学"又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经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全文共分七章二十四条,系统地阐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实施、条件保障等内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受到了政府机构与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