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红色出版事业在党的领导下战胜各种困难,逐渐走向繁荣.红色出版伴随党的光辉历程,呈现鲜明的时代性和革命性.回顾党的百年红色出版历程,其发展演进在出版载体、出版技术、出版符号及内容、出版组织形态等方面皆有自身的规律和特性.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探究百年红色出版的演进逻辑和未来趋势,有利于中国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并早日建成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藏革命文献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应加大力度整理、揭示与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版了大量红色报纸,这些是重要的革命文献。文章从学术界对根据地和解放区报纸的研究现状调研分析入手,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以1937—1949年为主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红色报纸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实践,介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红色报纸概况,揭示其馆藏特点,并分析研究这些红色报纸的出版方式与刊载内容,进而阐述了挖掘与利用红色报纸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侯天保 《出版科学》2018,26(4):109-115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革命出版史是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开创了在革命根据地以指令型体制发展出版事业的成功范例.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共中央的宣传工作基本等同于出版工作、部分组织工作就是发行工作.本文通过梳理和考察中共中央在上海时期、中央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这三个关键阶段对出版机构、出版政策、出版制度和出版特征不断探索的发展演进脉络,以总结中国共产党革命出版史所积淀的出版传统资源、出版管理思想、出版管理原则等对构建新中国出版管理体制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抗日战争阶段(1937—1945年)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出版事业也曲折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出版事业,尽管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仍然出版了不少书报杂志,呈现出蓬勃气象。  相似文献   

5.
张秀丽  任天翔 《新闻知识》2023,(10):3-12+93
陕甘宁边区的红色期刊出版事业是中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忧外患、条件艰苦的根据地进行期刊出版,对党的宣传、统一战线、革命斗争、根据地建设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通过对陕甘宁边区的出版背景、出版单位、出版内容的史料综述,发现延安时期的红色期刊出版聚焦于抗战,表现出“党政办刊,加强党的建设;军队办刊,贯彻武装斗争;民间爱国团体办刊,扩大统一战线”的总体态势。基于此,其历史意义和启示在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延安精神,红色期刊出版可见性提升的策略,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6.
马泽放 《传媒》2023,(22):81-83
红色出版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路径,也是共产党百年出版史的核心构成。做好新时代红色出版工作就必须以史为鉴,不断拓宽价值边界,持续提高对红色出版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本文从六个时期入手,归纳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红色出版的发展历史和时代特点,以期为新时代做好红色出版提供有益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出版史的一根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革命出版事业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出版领域与北洋军阀政府以及国民党政府的针锋相对的斗争。这里说的是党直接领导的早期出版和在直接管辖地区(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出版事业。是在白色地区,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之下,进步出版力量结成统一战线,由党领导和影响的进步出版界同国民党进行了反文化围剿的斗争。这两方面的出版事业同国民党反动统治展开的进步与倒退、光明与黑暗的斗争,构成了中国现代出版的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8.
范军  曾建辉 《出版科学》2021,29(3):5-16
出版评论是评论主体按照个人的体验和理解,根据一定标准,对出版现象进行说明、解释、判断的一种传播行为和研究活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的百年间,既高度重视出版事业的发展,又充分注意利用包括出版评论在内的各种手段和工具引领出版活动.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出版评论在曲折中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历史的经验教训无论对于当下出版评论的开展,还是出版事业的建设,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红色出版的意涵,包括知识谱系构建和政党政治实践两个层面,因而对红色出版史的考察,具有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传播与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研究的双重意义。本文把红色出版放在时空流变的视野下,考察不同出版主体、不同时局情境、不同政治目标下的出版脉络演进,既呈现红色出版的整体面貌与动态调适过程,也阐述红色出版在作为知识传播中介与政党政治开展工作方面所发挥的多重历史作用,尤其对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版方略的运用多有着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的繁盛时期出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战期间,当时革命根据地"红色图书"的发行不但为毛泽东的著作及共产党的抉择、方针政策提供了有力的宣传,也为与国民党在前线的思想抗争取得成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研究探寻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红色图书"的出版发行,对现今社会的图书发行事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在夏天这个火红的充满激情的日子里,各种历史资料汇编、人物传记、历史研究专著、红色经典连环画,以及革命题材小说等相关庆祝党的生日的图书不断涌现,又将掀起一个红色读物阅读热潮。与此同时,过去以党政读物类出版社为出版主力的格局也正在改变,一批拥有丰富出版资源的出版集团也在成规模地推出红色读物。事实上,  相似文献   

12.
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红色歌谣是右江革命军民所创编和传唱,旨在揭露黑暗旧社会、鼓舞革命斗志、歌颂革命胜利、向往美好未来的民歌、民谣.这些红色歌谣以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唱腔为主要基调,以百色起义、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为主题,凝练了右江地区各族群众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团结务实的根据地建设精神,发出了右江地区各族群众举行百色起义的正义呼声.  相似文献   

13.
出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工具,也是党的宣传思想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出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红色出版教育,对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文化高度自信的出版传媒人才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挖掘红色出版资源、梳理红色出版发展脉络、凝练红色出版精神、传承红色出版基因.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党领导下的红色出版发挥了凝聚力量、团结人心、振作士气、引导舆论的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结合不同历史现实,因时应势、因地制宜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出版工作,其手段与措施,其精神与特质,其韬略与智慧,都值得后人去认真总结。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相似文献   

15.
海南红色娘子军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的一支代表性特色部队,在琼崖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战斗作用,它的成立象征着妇女追求解放平等的伟大进步。以纪念红色娘子军为原型的各类艺术创作和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的修建,表达了世人对红色娘子军精神的纪念与延续。  相似文献   

16.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百年大党的风雨征程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故事不可忽略.巴中,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和中心.为献礼党的百年华诞,重温那段恢弘岁月,激发新时代巴中人奋发赶超,振兴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巴中市广播电视台《巴中新闻》栏目主动作为,结合历史实际,创新采访形式,联动大屏小屏、线上线下...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走过艰辛而辉煌的90年历程,党领导的出版事业也同时历经了90年的风风雨雨,在另一条战线上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历史是一面镜子,总结中国革命出版事业90年的历史及经验,对于今天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出版发  相似文献   

18.
从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到1934年10月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伟大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度过了七年辉煌岁月。七年时间里,在毛泽东、瞿秋白、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领导下,苏区军民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经济和文化建设。根据地的文艺事业,蓬勃发展。苏区军民不仅为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还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文艺运动,先后成立各种“宣传队”等群众性宣传组织和“剧社”等文艺团体,以及培养文艺干部的“高尔基戏剧学校”。红色戏剧应运而生。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  相似文献   

19.
红色档案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是红色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红色档案资源体系构建是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可辅助红色记忆的建构,更深层地挖掘红色资源,对于红色档案的保护、红色精神的弘扬、党史教育的开展,以及红色档案资源全面化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阐述红色档案资源体系框架设计及其现实意义,分析红色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期,红色文化资源在物质、精神以及建设领域中表现出明显的新样态,为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资源传播赋予了新样貌。同时,红色文化传播也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明显边缘化、肢解碎片化等问题。因此,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实践,实现叙事引导性、内容互动性、传播技术性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有序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