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影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塑造、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在西方文化强势输入下,影视中中国国家形象在自我构建与顺从他者视域中博弈。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视角,分析新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电影中构建的多种中国形象,研究反"他者"与"自我他者化"的倾向,探讨电影创作在解构或建构西方既定权力话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蓉 《传媒》2015,(4):79-80
媒体是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工具.在媒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主体呈现二元结构,在国内媒体之外,又有作为“他者”的国外媒体.以“他者”的视域进行反观,在实证的基础上了解“他者”视域中的自我,进而解读其生成的原委,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形象”的内部结构,强化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针对性和目标性,避免主观臆断或误读误判,为“中国形象”的塑造争取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形象,作为西方文学中的“他者”,是蕴含着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创造者在认同与颠覆两极张力作用之间所做出的文化选择,其中呈现的是西方文化表征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西方的"他者"形象存在。本文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的中国形象为研究对象,指出中国的"他者"形象是西方为了肯定自身价值的一种想象和建构。西方媒体正是这种建构的共谋。  相似文献   

5.
杨柠 《新闻传播》2010,(4):17-19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媒体对中东欧的报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实地考察,本文将聚焦关注转型中的中东欧社会,揭示中国媒体报道与中东欧现实情况的差异,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综合多种因素,就如何减少信息误差,力求再现"他者"的真实面貌,提出一些思考和想法,并力求通过媒介的跨文化对话了解现实的传播障碍,交流彼此对新闻传播意义的理解,解决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6.
波伏娃以一种女性主义的视角和对女性的“他者”境遇及生存状态做了全方位的剖析。本文试图对波伏娃的女性生存论的“他者”角色进行解读,认为“内在性”“绝对性”和异化是女性“他者”的重要特征,只有充分认识到女性的“他者”角色,才能,找寻一种适于实现女性超越性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7.
新媒介技术侵入“日常生活”,破坏了“日常与非常”、“公共与私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边界.这一现象要求彻底修改“日常生活”的理论.媒介化的“日常生活”成为建构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道德的与社会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卢迎安 《新闻界》2007,(3):57-58,51
本文运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克赛尔·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分析了当前媒介对他者负面建构的几种模式,并从承认理论三种蔑视形式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负面建构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农民工与市民在城市生活中信息传播关系,以及对自我身份以及对方身份的认知与想象为出发点,指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身份是他者,市民对农民工的想象也是作为他者的想象,农民工的自我体验使得他们在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中均有了他者的感党.因此,建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理应从农民工群体和市民群体的社会心理建构出发,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周翔  魏丰钰  靳雨洁 《新闻界》2022,(12):37-52
中国-欧盟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外交关系之一,探究欧盟媒体中国形象构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两家欧盟媒体EURACTIV和Euronews为研究对象,筛选出9年时间段里167篇代表性文本样本,运用批判话语分析法,揭示这两家欧盟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所使用的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探究其构建的中国全球治理形象以及这种形象建构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从而解析出欧盟媒体“他者化”中国的一套系统的话语机制。欧盟媒体关于中国形象的叙事,本质上不是在解说中国,而是欧盟构建自我的一种需要和体现。中国被形塑为一个挑战欧洲、“颠覆”国际规则、推动另类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其核心的意识形态是“经济霸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义霸权”和“话语霸权”。欧盟媒体借助于分类标签、互文用典、国别化、集体化、异化等一系列手法,将中国“他者化”。无论中国被界定为机遇还是威胁,中国皆为“他者”,用于区别乃至反衬西方对自我的想象和塑造。这种中国形象的构建受到“欧洲中心论”的历史惯性和“冷战思维”残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一直是外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国制作了诸多关于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此类纪录片带有着强烈的预设前提下的他者意味,多数呈现出的是一个妖魔化的中国形象,而韩国KBS制作的2015特辑《超级中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形象,本文以贯有的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为铺垫,通过分析《超级中国》的中国形象探索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的塑造、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一种再现的文本,是意义的生产者,其对报道对象的形象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先从前人对“他者”的研究入手,然后把“他者”概念引入新闻报道领域,试图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从新闻刻板印象、媒介框架、意义建构与解读、符号分析、新闻生产等几个角度切入,分析日常新闻报道过程中形象再现的他者化倾向产生的机制和表现,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从而理解新闻报道的他者神话.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4,(17):17-20
在全球传播时代,他者的建构形塑国族认同中的作用更为突出。本文从文化心理机制、政治与商业机制、策略机制三个方面对他者的建构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他者的建构是必要而且不可避免的,但如何认识和对待他者仍然是全球传播中的交流难题。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民俗最能反映土家族历史的“生活相”,是记录土家族发展、演进历史的最重要符号.在长期的岁月流变中,土家族民俗在不断变异,但民俗传播过程中的误读是土家族民俗传播中更为突出的信息失真现象,不利于外界准确认识土家族民俗.本文以“改土归流”和土司“初夜权”为例,阐释了这种误读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不断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好莱坞电影也不断地融入更多中国元素.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表征的是西方对东方的"凝视",既是美国对中国"东方主义"异域想象,又是作为界定"他者"、确认自我的文化霸权.在新时代全球化文化对话的演变中,只有寻求电影文化的多元对话,才能使得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绽放其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是一种再现的文本,是生产意义的重要工具,它对报道对象的形象塑造和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的暴发与传播的过程中,媒体承担了再现疾病及其暴发地族群的重要角色。本文从刻板印象、媒介框架、符号分析等几个角度,分析此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过程中他者化倾向产生的机制和表现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7.
韩敏  敖利 《东南传播》2022,(11):80-83
近年一批在华“洋网红”的自媒体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以及海外的YouTube等社交平台走红,他们为西方互联网用户开启了“近距离”“全景式”观察中国的一个新的信息渠道。本文以在华“洋网红”与西方主流媒体的论辩视频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他们与西方主流媒体的对话与论辩策略。“洋网红”视频作品以“我”在中国现场的真实生活经验有力破解西方偏见,并且通过对话主体多元化、对话视角全面化、对话身份多重化等多重对话机制与西方媒体展开论辩,为国际用户知晓真实的中国图景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18.
杜佳 《视听》2021,(4):183-185
他者理论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西蒙娜·德·波伏娃关于女性的他者理论来探讨现代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媒介对拟态环境的建构,悄然为女性塑造了一个他者世界,使女性商品化、性对象化、被观赏化.因历史文化的桎梏和消费文化的影响,当今女性仍旧没有真正摆脱他者身份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9.
胡凯  秦舒娅 《传媒》2022,(18):94-96
后疫情时代,我国的对外传播面临着艰难的舆论突围。“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抗疫故事在增进国际认同,淡化意识形态抵触,为世界话语提供中国叙事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日籍导演竹内亮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制作的系列纪录片,真实客观地呈现了中国为应对疫情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回应了西方对中国的污名化攻击,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为诠释中国抗疫故事提供了新视角,也为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5,(24):62-67
技术性观视在当代青年那里,体现为他们对城市空间的媒介把握,即青年自己创建的"第三空间"及其"空间生产"。当代青年对城市空间的在场欲望投向了新媒介技术所建构的媒介空间,空间场所与身份建构的关系被重置,特定空间在他们的技术性观视中被重新语境化。当代青年在"场景"中生产出有异于正常空间秩序的"他者",在技术观视中进行媒介想象。他们在这种重新语境化的空间中建构出他们的"空间‘他者’"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