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与考试》2023,(15):17-18
<正>34岁的唐尚珺高考复读13年。从第一次的300多分到第四次的500多分,不断进步的唐尚珺不满足,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再冲一冲。尽管后来还拿到过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他后来始终无法摆脱对中科大的执念。在大多数人眼里,他都与社会时钟的安排格格不入。尽管年龄一岁岁增长,他的生命似乎永远停留在了第一次复读的那年。  相似文献   

2.
彭悦 《求学》2023,(13):35-36
<正>那年深秋,太阳仍是火辣辣的。我拖着疲乏却内心坚定的身体走在偌大的大学校园里,痴痴地看着手中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的退学申请表。我意识到是真的要退学复读了,我没有退路了。辅导员问我退学原因,我说:“复读可能会失败,但是不复读我肯定会后悔一辈子。”所以为了这“灼人”的遗憾,很快,次日我就搭上了从头再来的末班车。  相似文献   

3.
潘亦娜 《家长》2023,(4):11-12
<正>2016年,一位“任性”的学霸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新洲一中的邹英杰同学在2013年以664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然而两年后,他毅然决然地向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书。经过一年的复读,他再次踏入高考考场,并以705分的高分成为了新洲的高考状元,进入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读。当记者问及他背后的原因时,邹英杰只是淡淡地表示自己想换一个喜欢的专业,他说:“如果继续在清华就读,将来工作后养活自己没有问题,但是想在这一行有所发展,就很难了。我不愿意这么将就。”邹英杰的经历让一众网友惊呼:“学霸就是学霸。”  相似文献   

4.
《南昌教育》2006,(9):31-31
王翔是四川省达州市一所中学的“高五”学生。“高五”是他的自嘲说法,因为这是他第二次复读高三。性格憨厚的王翔并不是差生,他的学习成绩在文科班一直名列前茅,两次高考成绩都远远高于重点本科线。“读高五,是因为我想考北大,但两次都擦肩而过!”王翔的声音显得低沉而无奈。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在与侄子的交谈中,我侄子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情:他们政治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他们的政治老师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当他还没有说完的时候,他们班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政治老师当时就气极了,对着那位同学大声说:“你给我滚出去!”  相似文献   

6.
晨读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思考题:中东为什么一直战火不断而成为世界的焦点?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专心读书。突然,一个声音骤然响起:“老师,我的笔没有了!”学生们都抬起了头,我寻声望去,是王飞!这个王飞,考试成绩向来是班级倒数第一。一看是他,我没好气地说:“你的笔没有了,关我什么事?”我想他会知趣地安静下来,没想到他竟然反驳到:“老师,关你的事,你刚才用我的笔了……”我一愣,我什么时候用过他的笔?仔细想了想,哦,原来刚才我统计小组长检查背诵的情况,顺手从他桌子上拿过一支笔,用完后竟然不知随手放到哪了?哎,我这个脑子!怎么办?抬头一看,  相似文献   

7.
奇迹     
姚琅琅 《课外阅读》2006,(11):28-29
那年,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  相似文献   

8.
“赶马车”     
提起我班的小朋友小A,幼儿园里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也没有一个不为他而摇头的。这个小朋友好动,不好静,容易兴奋,自控能力较差,往往为所欲为。记得有一天中午,我班小朋友都陆续走进寝室准备睡觉,只有他还独自站在楼梯上不肯上楼,于是我喊了一声:“小A进来睡觉呀!”他却对我说:“我不睡觉,我要到教室拿手帕。”我一听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他不是去拿手帕,而是想去拿玩具。烟为早晨检查时他根本就没有带手帕。)我便对他说:“等小朋友睡着了,我和你一起去好吗?”过了片刻,我便拉着他去拿“手帕”,到了教室拿完了“手帕”,…  相似文献   

9.
明天 《家庭教育》2014,(12):10-11
没有理想的生活太病苦了 “妈妈,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当10岁的儿子问我时,我随口答道:“理想?那多着呢!想当老师,当作家,当记者,还想当苗圃的园丁,还想当……”“妈妈你可真幸福,你有那么多理想,可是,我发现我什么理想都没有!”我这才发现儿子情绪低落,忙坐下来,认真地对他说:“你不是想当科学家,想当宇航员,还想当画家吗?”“哎呀,那都是小时候瞎想,太幼稚了,现在什么理想都没了!”儿子不耐烦地摆手。我安慰他:“没理想也没事,长大了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位政治老师讲课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时,他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1.
<正>“老师,我终于找到您了,我都找了您两个课间了!”心理委员小胖飞奔而来。看着他气喘吁吁的样子似乎有很要紧的事情要说。“老师,这个学期都快结束了,心理委员每学期组织活动的目标我还没有达成呢……我很着急啊,急得吃不下睡不好的,都瘦了好几斤了……”原本挺严肃的事儿,却一下子被他逗乐了。我想说,从“外表”看,你也没有那么“着急”。“看来你是真的很想完成好这项任务啊,这么上心。”我忍住笑回应他。看着小胖认真而无助地点头,我继续问:“那咱们怎么做才能把这个活动做好啊?”  相似文献   

12.
当选小队长     
沐阳讲述:下午第二节课下课时,我想起来去小便,我还想起来要喝水。我怕回家后妈妈又叫起来:“你的水怎么又没有喝完啊。”妈妈的声音很大,楼下都能听到,就像动物园的老虎。我在厕所旁边遇到了欧阳,他是我幼儿园的同学,可是他好像不认识我了。  相似文献   

13.
一位语文老师讲课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名学生正在数说他“我想大家都知道时”,他叉说了一句“最近.在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4.
永运的森林     
杨朔是散文大家,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里说:“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这  相似文献   

15.
有两个高中生,理想的目标都是考上清华大学,高考揭晓后,他们的分数都够了重点线,但都没有被清华大学录取,甲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复读,上清华是我最大的梦想,否则,我将遗憾终生。”  相似文献   

16.
学会等待     
美国一位知名主持人林克茉特访问一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行员。”林克茉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灭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哈……”顿时全场的观众都笑了,林克莱特却没有笑,只是注视着孩子。稍后,他发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孩子露出了一个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正是林克茉特些许的等待听到了这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  相似文献   

17.
(四)不结婚的坏习惯毛小弟这个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语文老师。他和我们就像哥们一样。你想,老师和你就像哥们一样,那么你不喜欢他还喜欢谁?毛老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没有结婚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说:“幸亏我还没有结婚,要不我生了一个小孩和你们一样烦,那我肯定头痛死!”他这么说了以后就问我们:“你们以后结婚吗?”我们就齐声回答:“我们以后不结婚!”我们齐声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的。“为什么?”“因为不要生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烦!”可是马儿帅指着汪小中说:“他会结婚的!”汪小中就生气地说:“…  相似文献   

18.
心情心事     
自《笑傲江湖》上映后,我与好友都注意上了“巍子”。接着,我们又在《没有家园的灵魂》、《非常接触》、《温柔陷阱》中看到他,并越来越喜欢他。课余,我们总会侃侃“巍子”,看到屏幕上的他,心中甜蜜蜜喜滋滋的。有时我俩也傻乎乎地想:天涯何处不相逢,多多查找报刊和网站,说不定就能找到他的联系地址。可是,“现实总是有些无奈。美好的结局漫漫期待……”任贤齐的歌声在耳边盘旋,我边吟边想:追星怎么就如此无奈?我只是想了解一个真实的他,见一见他,和他说几句话。我知道这也许是个无法实现的遥远的梦,可是,我真的想圆心中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普九”,学校动员中途辍学的人回校复读,我班分来一个姓杨的学生,外号叫“大哥”,年满14岁了,身高一米六多。当初他是因厌学,经常旷课而辍学的,报名时竟连自己的姓名都写错,教育这样的孩子,老师们都为我捏一把汗!俗话说嫩树易弯也易直。我首先对他予以关照:坐第一组第一号。这样,既不挡他人视线,又便于我对他辅导。其次是给予大胆启用。我心里想,他既然有能力当“大哥”,说明他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应该以其“长”制其“短”,因势利导,促进全面发展。于是我推举他当了体育委员。恰逢学校举办篮球运动会,由他组队参赛…  相似文献   

20.
再向高三行     
清晨,早早地起床——已经很多天没有睡懒觉了,我拉上好友吴骑着车向白下区招办去。“你怎么一天一个主意。原来要去上民办本科,后来想上南大专科,现在又决定到外地复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