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石荣  罗潇 《今日教育》2023,(10):16-21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的出台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育人“蓝图”。如何从“蓝图”转化为实践推进的“施工图”,来自一线的教科研工作者、学校办学者和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因此,本刊编辑部特别邀请了部分区县教科研机构的校长、原副所长,学校校长和学科名师来畅谈他们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认知以及所在区域、学校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印发,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往前再走一步”,其中的“教学评价牵引行动”对学校教学评价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将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工作的深入发展,从而实现“更上一层楼”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资讯     
《青海教育》2023,(6):3-4
<正>抓住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深化核心素养导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入贯彻党中央、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等“五大行动”“14项举措”,系统擘画了2023—2027年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育人蓝图,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对于提升基础教育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新时代每一所学校都必须要回应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5月9日,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它是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颁布22周年后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性和很强的针对性与引领性。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方案,我提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将“科学素养提升行动”纳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重要体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促进基础教育从“知识灌输”向“素养培育”转变,要将科学教育视作全社会共同事业,从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促进科普活动服务校内科学教育、提高实验教学装备配备水平和使用效果等三个方面部署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路径,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基,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基础教育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的出台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落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鼓舞了信心,将成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福建教育》2023,(27):4-5
<正>策划人语:在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被党和国家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近年来,为推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其密度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2023年5月,时值“双减”政策实施将近两周年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一周年之际,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这为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转化落地绘制了清晰的行动指南,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再次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上海基础教育从整体上对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梳理与思考,在以“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致性”为基本原则与策略,整体架构深化课改思路的基础上,确立了以项目的方式逐步推进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提高教学质量。[1]这就意味着教学必须由“教”向“学”转变,“遵循学理逻辑”便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举措。郑娜老师执教的《竹节人》一课厘清了学理逻辑,落实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新课程方案和学科新课标的颁布,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作出了系统的行动部署,从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教学方式变革、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牵引、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五个方面提出了14项举措。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响应,分别出台了诸如课程领导力提升行动计划、课程实施规划的研制、课程教学评价及教学成果转化和孵化等政策和实施行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23年1月21日发布的《关于启动全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中,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提出,至2027年,形成配套性的常态长效实施工作机制,培育一批深入实施新课程的典型区域和学校;总结发现一批教学方式改革成果显著、有效落实育人要求的教育教学案例;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与学方式改革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
1999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改革目标。为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这一《决定》,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于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称“课改”)就成了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本文…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各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不断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引向深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实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以“润泽教育”为引领,构建了“润泽德育”的课程体系。其中,“润”指向育人方式和过程,回答“怎么培养人”的问题,要求教师像细雨润物一样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引领学生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和方向,就学习过程、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一个组成部分的小学科学教学(现行的“自然学科”,课改后的“科学课程”)在此次课改中亦有了较大的变革。一、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纲要》规定,小学科学教育的学科课程由原“小学自然”更名为“科学”;由小学1-6年级开设,改为在小学3-6年级开设。科学(3-6年级)(以下简称小学《科学》)…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课程改革的成功,需要教学改革的支持,而教师作为教改的中坚力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4月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教学评一体化。2023年初,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提出了教师应具备5项数字素养,多角度阐释了教师数字化应用的具体内容,“数据”一词在该文件中高频率出现,如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理解数据模型等,相关细节均展示了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赋能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聚焦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学精准评价。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今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也同样是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教育部去年通过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改纲要》)。在《课改纲要》中,全面规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组织与实施等九项内容,给基础教育工作者勾绘出一幅完整、系统的新课程蓝图。而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蓝图中,又是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作为这一轮课程…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5月9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指出,要“深化育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其重点任务是推进学校教学方式变革,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与学方式改革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然而,当前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方式多样化不足,较难厘清各种教学方式内涵、特征,仍以传统讲授为主;二是教学方式运用形式化,未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实质功能,“表演”成分较多;三是教学方式实施静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