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移动短视频兴起,为我国文化走出去增添了新的渠道.当前短视频海外传播以国外平台借道出海、国内平台海外延伸、中外合作平台三条路径为主,机遇与风险并存,存在着中外文化阻隔、审核机制缺陷和内容类型单一等现实困境.对此,应重视草根化、特色化、价值同化的内容策略研究,同时加大政策、经济及外交领域在传播过程中的积极建设,为文...  相似文献   

2.
【目的】新媒体、短视频在国内呈现出爆发式地增长,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在新媒体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的短视频广告传播的重要性。【方法】文章在研究中主要使用理论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希望可以丰富短视频广告传播方面的理论基础。【结果】要求传统的电视节目要在新媒体的基础上,采用短视频的形式,与新媒体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播。【结论】通过阐述新媒体传播概述、短视频广告传播的特点、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广告传播的困境,提出了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广告传播的科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积极推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旅融合类短视频凭借其内容特色和传播优势,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新型传播手段。文旅融合类短视频将地域特色、历史传统和民族风俗等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再以影像的形式生动展现给观众。本文结合实例,对文旅融合类短视频进行简要概述,并从内容、叙事和互动三个方面对文旅融合类短视频的创作策略提出建议,旨在为文旅融合类短视频创作者提供可借鉴思路与方法,以取得更为可观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华 《视听》2023,(2):154-157
作为网络视听产业的重要生态领域,我国短视频行业已经展现出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与交互、新业态持续涌现、应用场景不断更新等特征。短视频在适应和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为经济后发地区红色文旅品牌的打造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参照国内红色文旅品牌的传播现状,结合部分红色文旅品牌优秀成功案例,南宁红色文旅品牌可借助短视频平台,从渠道、内容、受众等层面,塑造特色品牌,打造传播矩阵,建立达人圈,建构大众共创机制,增强资源数字化建设,健全营销队伍,从而提升品牌美誉度、传播穿透力和热度持久力。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环境下,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短视频发展势头迅猛,短视频平台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阵地。本文试图在国际传播视域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以中华文化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运用后经典叙事学流派中的数字叙事理论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文化短视频数字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子柒系列短视频成功地将中华文化本土情境接入全球话语体系中,在国际社交平台上获得了海外公众高度关注与认可。本文通过对李子柒在YouTube发布的系列短视频进行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其视频采用了带有中国特色文化符号的视觉修辞为东方"田园想象"赋魅、以共享文化价值观构建情感勾连、以及微观日常视角叙事、沉浸式场景塑造等多元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效增强了视频文本的文化亲近性及情感卷入能力,提升了海外公众的跨文化认同,对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出海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源 《视听》2021,(5):166-167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的异军突起解构了传统视觉传播格局,传统的视觉文化传播机制在传者和受者层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短视频日渐成为重要的信息消费方式和社交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视觉传播的隐忧.短视频时代,洞悉视觉文化生产和传播新机制,对于短视频实现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河文化的传播是一个系统性的宣传工作,其中包括黄河文化传播的内容、运作方式方法和相关载体等方面.在文旅融合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应对河南省黄河文化的景点、文化遗存和历史典籍深入挖掘,在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同时,深入推进黄河文化传播创新性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需要正确认识到短视频传播视域下媒体传播的新要求,通过正确应用短视频进行主题类报道,推动媒体吸引力和传播内容影响力的提升。文章分析了媒体依靠短视频开展主题类报道时存在的思想守旧、创新不足、形式单一等问题,从提升选题质量、开拓传播平台、坚守舆论阵地、转变叙事角度、挖掘新闻细节、创新报道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主题报道吸引力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媒体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虽然新兴技术以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输出带来了技术优势与发展契机,但是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困境.为此,必须加大力度探索中国优秀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文章通过对2016年以来李子柒发布的短视频进行研究,探究其短视频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从各类传播技巧出发,揭...  相似文献   

11.
谭熠 《采.写.编》2022,(5):102-103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助力弘扬和传播红岩文化,实现红岩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短视频的出现,为传播和弘扬红岩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有助于打破红岩文化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从而加强红色文化传播的速度和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红岩文化在短视频传播中遇到的困境,进而探讨红岩文化在短视频背景下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引领新经济形态发展的一种潮流,文旅融合与全媒体传播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何通过全媒体传播搞好文旅融合、利用文旅融合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让二者相加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受媒介融合发展与媒体传播形式的创新影响,短视频逐渐成为深受大众追捧和喜爱的一种新型视频传播形式,并且对电视节目的短视频化发展与媒介融合传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将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分析,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媒介融合传播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当前国家层面关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标准化发展政策部署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面临新的实践需求。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视角出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的融合首要的是把握好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能定位。当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公共文化场所与旅游景点“二合一”,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向旅游服务领域延伸,三是旅游服务进入公共文化场馆。针对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旅游文化服务给原有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带来干扰,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出现资源难以为继的现象等问题,标准化工作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总体来看,现有文旅融合标准数量较少、标准内容仍不均衡、兼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标准结构尚未形成,一些新兴的服务领域、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需要通过标准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可通过四条路径构建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在已有体系基础上调整完善,以服务为根本考量,修订与制订相结合,兼顾共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融合语境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制定实用、有针对性的新闻传播策略,在保证新闻传播发挥最大价值的同时,增强电视新闻作品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科技改变生活,现代社会,人们主要通过移动设备获取想要的信息,“互联网+”模式的出现使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各尽所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走向融合。因此,电视新闻媒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探究短视频化传播策略,进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移动视频的消费门槛逐步降低,受众通过收看新媒体移动短视频获得资讯已成为内容传播行业的新形态。而与此同时,传统电视行业的电视开机率与节目收视率均不理想。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借鉴新媒体短视频的特性对传统媒体电视节目进行短视频化,从而提升电视节目内容的传播能力,以此达到节目内容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智能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得到全面普及,新媒体也因此迎来了快速发展。现如今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已逐渐呈现碎片化趋势,在此背景下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途径。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电视媒体节目的收视率不断下降,发展与生存形势不容乐观。为了推动电视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电视节目应当对内容及形式予以创新,朝着短视频方向靠拢,同时积极探索媒介融合传播策略,才能扩大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媒介融合传播策略展开研究,旨在为媒体从业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国内外针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网络媒介的兴起为闽台文化媒介融合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如何把握时代脉搏,提高闽台文化媒介的市场竞争力,谋求更大的发展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从媒介融合概念、两岸和海外研究现状、闽台文化媒介的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对闽台文化媒介融合的制度创新、平台创新、内容创新、人员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为闽台媒介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面对出版业融合发展与健康科普的需要,文章对抖音平台中出版机构账号的健康科普短视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出版业的健康科普短视频生产存在科学语言规范、专业知识表达、作品生产技术的问题,未来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产环节,发挥出版业在媒体融合中的主体优势,转换编辑思维,完善效果评价体系,在健康科普传播中维护公共利益并创出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