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迅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编辑家,长期的编辑实践,使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编辑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编辑思想:他主张办刊物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他倡导刊物要有战斗的文风和鲜明的个性;他要求审稿要严格、细致、及时、全面;他非常注重书刊的编排之关和版式设计;他视校对如同创作,将其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学习、探讨鲁迅的编辑思想,对我们做好今天的编辑工作,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国新化运动的闯将与旗手,他的小说创作以人物形象的个性鲜明,思想内涵的深刻而称于世:鲁迅又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对中国小说历史的研究更见功夫,有《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对鲁迅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拟就《故乡》来分析《红楼梦》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浙东地域文化、中国士人传统、任侠尚气时代风潮等方面,理出鲁迅侠义精神的来源,以探寻侠义精神如何从一个"他物"化作"精神界的战士"鲁迅的精神内质的.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古典情怀”在现代性的解读;承传与择取;自出新裁、别立新宗等几个方面特别鲜明地表现出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具有深厚的学养,开阔的视野,对于创作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思想最重要的内容和最鲜明的特色。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中国的社会、历史和人民,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他的思想具有极为鲜明的中国特色。鲁迅不大从事抽象理论的思辨探索,他无意建筑自己理论体系的高楼大厦。他同时是革命家、文学家,他运用自己熟悉的工具和方式,为革命事业服务。他的思想,体现在他一生所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和大量的杂文之中。  相似文献   

6.
王统照深受鲁迅的影响,他与鲁迅有许多直接的亲切交往,但更主要的是“神交”。他对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天然的敏感期待;对鲁迅的人格有天然的敬仰热爱;对鲁迅的爱情婚姻观有天然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家庭生活背景和文学创作道路;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现代知识分子;又都具有余英时所说的传统的“宗教承当精神”。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是当代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乡土小说继承了鲁迅小说的传统,也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贾平凹具有强烈的世俗关怀精神,对中国古典文学具有很深的造诣.他的小说创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8.
王代轩是三峡地区有名的儿童学作家;他的儿童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农村气息,蕴涵着鲜活深刻的思想意蕴。在儿童学的创作方法上,他十分重视强调情节的作用。这为其儿童学创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中的月亮,是鲁迅创作的又一具有稳定意义的意象。月亮作为自然景物,鲁迅将它寄托了深刻的含义。月亮出现在黑夜,他将美好的月亮与黑暗的社会环境写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经过独自长期苦闷的探索,将久久的积蓄喷发出来,化成一条岩浆长河,隐藏着鲁迅灵魂深处的秘密,蕴涵着独特的美学内涵和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鲁迅小说研究中,许多人认为只有《狂人日记》“取法”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比较明显,其实鲁迅的“取法”不仅如此。他受外国许多作家的影响,但可贵的是仍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因而具有其他作家所无法企及的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茅盾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同时具有学者的渊博和艺术家秉赋的作家,他们的历史小说在以主人公的态度研究和分析史料、在体现历史感和时代感、用不同艺术手段联系现实和鲜明的创作个性方面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在他的小说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把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取名作一下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人物的取名也是鲁迅先生别具匠心创作的。他们有的有名有姓,有的借用丈夫的名字或姓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有的利用人物的外部特征代号,有的用人物个性特征取名。  相似文献   

13.
张相宽 《文教资料》2010,(34):12-13
体制内的身份和高度的责任感,使王蒙的创作与主流意识形态息息相关;敏感的艺术直觉和积极的探索精神,使王蒙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先锋性。直面政治身份和文学身份的微妙关系,是王蒙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这也使他走上了孤独而执著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病态     
《新读写》2011,(11):37-37
鲁迅在情感方面,是远胜理智的。他的过度发挥其情感的结果,令人不禁想到他的为人在某—方面颇有病态。 以一个创作家论,病态不能算坏。而且在一种更广泛、更深切的意义上,一切的创作家,都是病态的:你看,别人感不到的,他感到;别人不以为大事件的,他以为大事件;别人以为平常.他却以为不平常;别人以为不值一笑,他却以为大可痛哭……这不是病态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谈鲁迅文章中的省略号和林县一中刘英鲁迅先生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许多作品都写得鲜明生动;不过,在有些作品中,他故意写得不很鲜明。请看:①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创作环境描写的技巧非常出色:他不仅能极简约地写出在怎样的环境下、人物在思想、在行动;还通过人物的行动,写出环绕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还在于他用极俭省的笔墨通过民俗环境的勾勒,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场景.从而使作品具有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7.
李彪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1):25-29,56
鲁迅肯定、主张文学艺术的功利性。创作是为了改造社会和改良人生。他的小说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功利性的主张。鲁迅小说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写出了中国的特别国情,形象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鲁迅又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审美结构完成创作,感染读者,折服人心。审美价值受到功利的制约,功利价值又是建立在认识价值的基础上,而认识价值又是通过审美价值表现出来,最后达到功利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一生是爱恨交织的一生。他痛心于国人的“瞒和骗”,批判他们麻木地追求“圆满”;但同时,他深爱着我们这个民族,他不愿看到国人悲苦的命运和民族前途的灰暗。因此,他在小说创作中有时使用“曲笔”去添加“圆满”。鲁迅对待“圆满”的矛盾心态,形成了他部分小说与杂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对于小说人物的命名是十分重视的。他曾说:“创作难,就是给人取一个称号或诨名也不易。倘使有谁能起颠扑不破的诨名的话,那么他如作评论,一定也是严肃正确的批评家,倘弄创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正因为鲁迅先生十分重视小说人物的命名,在小说人物的命名上精心构思,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姓名都已成了“颠扑不破的诨名”,意味深长。例如,“阿Q”已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孔乙己”已成了”书呆子”的代名词;“九斤老太”已成了“一代不如一代”的代名词;等等。那么,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出色的演说家之一 ,他的讲演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鲁迅对讲演抱着复杂的心态 :排拒与无奈、严肃和负责。鲁迅讲演的个性风格鲜明独特 :冷峻内敛、质直自然和有真性情 ;鲁迅讲演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 :用事实说话 ,抓住关键、要言不烦 ,深入浅出、寓庄于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