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食文创是当前各大博物馆文创商品开发的热门类别。为了厘清博物馆的美食文创设计风潮本质,通过梳理我国主流博物馆的美食文创商品案例和设计案例分析,剖析了饮食类商品载体形式与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关系,归纳总结美食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路径,提出面向文化消费的美食文创体验维度,并立足于设计创新角度对博物馆的美食文创开发潮流进行了发展反思。充分结合食物设计创新观念与文博IP资源的创意转化,才能真正提升设计内涵层次和文化体验品质,并通过多业态联动开发促进构建新型博物馆生活形态,实现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健康繁荣。  相似文献   

2.
吴焕姣  林建 《出版广角》2023,(15):21-26
近年来,古籍出版社在贯彻落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主业,抓住机遇开拓文博考古板块,抓住优质文博资源,做好顶层策划思路和框架,创新出版的内容、形式,探索多层次、多角度考古文博图书出版,塑造了考古文博品牌,开拓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构建了新时代传统文化出版的新格局。对古籍出版的新驱动和出版新实践进行探讨,展望古籍出版社文博考古图书的出版发展方向,有助于古籍出版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仙 《新闻前哨》2020,(2):87-88
近年来,楚天书局以书为媒,对出版主业进行延伸扩展,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传播传承荆楚文化,经精心策划、缜密论证推出的"荆楚有礼"文创产业项目,乘风而上,顺势而行,在文创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楚天书局"荆楚有礼"文创项目扎根荆楚大地,围绕荆楚文化大力开拓,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耕耘和培育,在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发展势头迅猛,在省内外书店、文博系统、景区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多次荣获文创设计比赛大奖,社会反响热烈。本文以"荆楚有礼"文创开发为例探寻出版企业跨界文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建设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信息化时代,文创产品开发已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其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是对图书馆特色文献的充分挖掘、提取相关文化元素、融入审美特征、突显创意创新的整个过程。文化IP的出现,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带来了更多的创意表达。本文基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了文化IP和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提出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文化IP在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重要作用,论述了文化IP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几点策略,旨在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元宇宙、Web3.0、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带动了国内文博数字藏品市场的持续升温,推动博物馆数字文创产业跃迁升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注入新力量。文博数字藏品是历史、科技、文化、经济四位一体加乘赋值的博物馆虚拟文化创意作品IP的数字资产凭证与新模式新业态,其IP赋能价值的发行逻辑实现了实物资产、数字资产与产业价值的深度绑定。当前,文博数字藏品在知识产权、资产属性、市场模式、平台技术等层面存在风险,亟须立足边发展边治理的前瞻性思维,推动文博数字藏品善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为文博数字藏品行业共创、共享、共建、共治提供新思路:既要以优质的IP创意内容为核心,积极利用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为用户打造文博藏品数字资产的高参与式、强体验化场景;也要平衡好技术与文化融合的尺度,坚守文博数字藏品精神价值体系的初衷,加强对行业失范行为的政策引导与法律监管,打造守正创新、清朗安全的文博数字藏品行业生态。  相似文献   

6.
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文博类数字藏品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一种新载体,能够促进文化传播、培育新业态、催生新消费。文博类数字藏品在收藏普惠性、展示多样性、文物保护性和版权保护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国主要有博物馆藏品开发和非遗项目开发两种开发模式,在其发展路径中,主要面临导向、创作、展示和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就文博类数字藏品发展路径和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沿黄九省(区)的博物馆、图书馆等与时俱进、腾“云”驾“网”,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技术,让藏在深闺中的文博机构资源、品牌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走进千家万户,为黄河文化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受众。文博机构还通过联动的形式,围绕同一个主题来传播黄河文化,或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创新黄河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创新举措,都是黄河文化传播的有益尝试,值得在推广实践中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8.
将科学元素注入文创产品,一定程度上为科普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新思路。科普文创产品连接着科学与受众,为公众汲取科学知识、感悟科学文化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基于科普文创产品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从感质理论和新4C理论层面提出科普文创产品的设计与传播策略,突破传统文创产品的设计形式和传播方式,为科普文创产品的发展提供多维度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探索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结合的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之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研究设计/方法]分析国家重大战略、业态创新与技术进步等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需求,凝练新文科实践中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理念,归纳实践,提出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思路。[结论/发现]新文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要强化思政引领,以提升人才综合能力为目标;守正创新,加快推动专业课程数智化转型升级;构造贯通培养与微方向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水平引领型创新人才。[创新/价值]推动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为新文科实践中传统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经济时代与用户消费升级的驱动下,开发数字文创已经成为推动档案馆发展的新趋势。首先,探析面向新文创的档案数字文创供给转向。其次,基于供给要求提出档案数字文创供给机制。最后,以新文创为核心提出档案数字文创供给策略。通过对档案数字文创的供给问题详细描述,对其供给策略进行探究,为探索档案数字文创开发和市场化运作策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朱逸伦  郝雨 《出版广角》2019,(12):18-21
新文创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走向,它在实现产业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面向当下、面向世界的展演舞台。新文创与传统文化互为表里,传统文化为新文创赋予底蕴深厚的精神内核,新文创则为传统文化重焕生机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网络调研、邮件访谈和文献分析的方式,考察英国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文化创意产品的物质载体、文化创意内容、开发模式和营销策略。在总结归纳英国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得出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启示,包括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和营销体系三个方面。表4。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3.
廖坤  武坦 《出版广角》2021,(11):61-6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国民思想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对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各种媒体的多方引导下,文创产品的开发持续呈现新气象,而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焕发新的活力,两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安廷山同志在1997年第四期《中国博物馆》杂志发表的“全国文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国28个省市、126个文博单位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其调查内容涉及到组织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并提出了我国在文博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七项建议。笔者认为,这项调查对于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文博人才的培养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报告”的发表,除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外,其中的一些数据可为我们培养跨世纪的文博人才,制定周密的培…  相似文献   

15.
彭忱 《北京档案》2021,(9):32-33,41
在"互联网+"模式提供的框架下,以开发数字文创、创新开发流程、开展跨界合作、建立自身品牌作为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思路,打造面向用户、高效运作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档案文创产品营销体系,既是互联网时代提升档案文创产品附加值、讲好档案故事的有效途径,也是突破档案文创事业发展瓶颈、增强档案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王薇 《采.写.编》2023,(9):103-105
当下社会各界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共识度越来越高。“文博热”不断破圈,文博类图书出版持续升温。出版业界普遍认为,做好文博类图书的出版,是出版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体现了其生存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由传统的纸质载体阅读转向“文字+视频+音频”的数字化全媒体阅读。本文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博类”图书融合出版实践为例进行探究,以期为推动出版行业加快融合发展、实现新增长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对文物修复、保护、利用,再到博物馆、古城、创新等工作的指示,希望广大文博工作者能够深刻体会到文物与博物馆工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优势和重要性;能够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文物、古迹、古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能发挥的精神引领作用。作为文博工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多种途径使文物活起来,从而使展览、交流、文创等以文物为主体的文化活动成为国家真正软实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文创是全媒体时代实现档案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当前,档案数字化文创产品开发实践已通过多种路径取得显著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如开发意识不足、开发水平良莠不齐、协同创新不足等问题。应遵从强调意蕴提炼与情感赋值、突出艺术表达与设计创新、体现智能设计与科技增效的设计策略,为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超  谢雨 《图书馆建设》2020,(2):111-118
本文在分析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合作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图书馆首届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为契机,介绍了山东省试点图书馆+高校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情况,构建图书馆+高校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模式化流程,并提出文创开发需要限定主题、创意空间服务文创、争取政策性激励以支持文创合作三点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新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创新驱动力度的加大,新文创战略应运而生,呈现从技术赋权到技术赋能,从泛娱乐到新文创,从娱乐至上到价值至上的转变。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新文创的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和品牌化转向是大势所趋。由此,在技术赋能下,新文创产业的发展应立足内容,聚焦质量与创新,以技术先行,统筹效率与场景,以跨界合作助力新文创产品“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