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歌德创作《浮士德》的过程及歌德的生活经历入手,探究分析了该小说主人公浮士德的精神发展史并指出浮士德的精神发展史反映了歌德的精神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运用根纳普理论,发现《浮士德》潜藏着“通过仪式”原型,并结合荣格“阴影”“自性”“阿尼玛”等概念,挖掘《浮士德》的艺术魅力。《浮士德》的心理学内涵在于浮士德之路即是追寻人的完整自性之路,魔鬼即是人的阴影,人要学会同化和控制阴影。海伦等形象是浮士德的阿尼玛,起着内心导师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根纳普理论,发现《浮士德》潜藏着“通过仪式”原型,并结合荣格“阴影”“自性”“阿尼玛”等概念,挖掘《浮士德》的艺术魅力。《浮士德》的心理学内涵在于浮士德之路即是追寻人的完整自性之路,魔鬼即是人的阴影,人要学会同化和控制阴影。海伦等形象是浮士德的阿尼玛,起着内心导师作用。  相似文献   

4.
《圣经》作为歌德创作《浮士德》或隐或现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使得这部诗剧的思想、情节、结构等不可或缺的创作要素都可在《圣经》文本中找到原型。同时,由于作者歌德本人生活时代的变迁,又使得《浮士德》文本创造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而形成了原型的"归化"与"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歌德的《浮士德》从开始到完成历时近60年。《浮士德》对于歌德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忠实记录了歌德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创作《浮士德》又一次次将歌德从精神危机中拯救出来。它是歌德一生智慧的总结,又成就了歌德这位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6.
"分裂人格"指人格的善恶二重性.文艺复兴以来,不少作家一反中世纪不是将人视作天使就是视作魔鬼的看法,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具有"分裂人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歌德的<浮士德>是其中充满辩证法的杰作.本文从<浮士德>中两个贯穿始终、对立统一的人物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入手,通过具体分析,旨在说明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善与恶是人性的一分为二,恶中有善,善中有恶,善恶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由此构成活生生的变化着的人.本文还以歌德为例,说明这种"分裂人格"即使是在这些伟人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陈晓娟 《文教资料》2008,(23):45-47
<浮士德>是歌德的精神自传,歌德一生经历丰富,他把自己很多想法和理想赋予浮士德.解读<浮士德>,要了解歌德的所处的时代和其经历.  相似文献   

8.
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已成为西方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几百年来,诸多作品都围绕浮士德这一形象展开,其中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歌德的《浮士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若按亚里士多德和朱光潜的悲剧理论来解读,《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与《浮士德》两部作品的悲剧起因、净化作用以及生命力感等都不相同,其在悲剧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作为英国戏剧的先驱,“大学才子(”University Wits)中最才华横溢的一员,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出色地完成了完善无韵体诗(blank verse)的历史使命,使其成为以后英国戏剧的主要载体;他还独创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全新的男主人公形象——有个性、有抱负,敢于面对一切挑战的核心主角,这种人物设置也成为莎翁戏剧中的主要创作手法。马洛冲破了传统戏剧的困宥,开启了走向更新、更完善的戏剧类型的道路,为后来莎士比亚时代戏剧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者资料: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歌德出生于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1765年遵父命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因咯血辍学回家养病。1770年他病愈后到斯特拉斯堡继续学习,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但对歌德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在这里结识了赫尔德尔这位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  相似文献   

11.
论文立足于文学文本,力求在异质文学之间寻求一种文本解读方式.据此,笔者以灵肉母题范型为主线,将中西方两部文学经典--<红楼梦>与<浮士德>互为参照,展示出灵肉母题呈现过程中的同步性和相似之处,彰显中西方两位文学大师的精神契合点,并发掘文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反思教育与时间的关系是教育哲学最核心的任务。现代教育哲学深受知识论哲学的影响,而知识论哲学与“浮士德时间”哲学之间具有天然而密切的关系。“浮士德时间”哲学对时间理解的线性,易控性和可计量性为知识教育哲学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而知识论教育哲学则相应获得“浮士德时间”哲学的一切品质。现代教育如果不能在时间哲学上超越“浮士德时间”,就不能超越知识论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瓦尔普吉斯之夜”为出发点,探讨了歌德对“狂欢节”这一古老民间活动的辩证思考,梳理出《浮士德》中“狂欢节”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展现了《浮士德》中的狂欢世界。  相似文献   

14.
范畴化、原型范畴理论是人类认知世界规律的概括。人们在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知命名的过程中,总在遵循着这种规律。然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秽世间事物命名的范畴化过程、视角或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因而即使是最简单的翻译也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范畴认知转换。英汉语“笔”概念的范畴认知转换就足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浮士德几个阶段的不懈追求代表了现代社会人类不同层面的生存体验,追求不息、奋斗不止的"浮士德精神"体现了现代人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肯定和追求,这种追求目标蕴含着一种对永恒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浮士德》的现代性典型特征。同时,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性所传承下来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在《浮士德》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展示。作为同源于启蒙精神的《浮士德》与现代性,二者之间有着不容忽视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浮士德》这部作品洋洋大观,涉猎极广,出现了多样母题,如死亡与重生、爱情、巫术等,而行文紧凑,结构精巧,母题的纷呈没有影响其整体意韵,反而赋予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分析其中的主要母题,从全新的视野解读了这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对英汉“爱情”进行了认知原型分析,由此可知,英汉情感概念“爱情”是以人类身体体验为基础,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通过隐喻认知机制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英语词汇教学有较强的解释力。从认知角度重点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英语词汇有范畴等级之分;基本范畴词是构词的基础;基本范畴词的原型意义是理解多义词的关键;基本范畴词的隐喻用法多,使用频率高。重视基本范畴词汇教学符合词汇认知规律。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对语言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