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集锦     
《教育情报参考》2006,(7):52-52
从“工具性教育”到“生命化教育”:让教育为生命而存在,课程改革应突破文化阻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建军认为,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成全”生命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但“工具性教育”偏离了生命的原点,陷入了功利之中。这种教育,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个人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二者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自由教育”强调独立人格培养,以及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功利教育”强调追求功效和利益,培养个人的生存能力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由”与“功利”均是成功教育的应有之义,认真挖掘两种教育的内在价值,同时避免使各自走向极端,对当代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功利价值和超功利价值是教育价值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片面地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是错误的。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的超功利价值被人为地贬抑了,存在着唯功利价值是从的倾向。教育要想实现历史和现实赋予它的应有价值,就必须正视教育超功利价值被人为贬抑这一现象,使超功利价值得到合理性提升。  相似文献   

4.
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使文学教育缺乏独立性,被世俗功利所牵制。文学教育不应该追求“当世之用”,应该发挥其传承民族精神、提升个体灵魂的“无用之用”。  相似文献   

5.
李老师提出的“不能愧对中等生”的命题,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真正的教育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但现实生活中,由于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确实存在中等生群体被有意无意忽视的现象。面对“中等生现象”,教师应该在理念和行为上进行根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功利、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功利观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重新审视“功利”概念,客观评价“功利”观念的地位及意义,努力在大学生功利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大船出现了生命“存在”的精神迷失,被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迷雾遮住了双眼。它正在现代的核动力的推动下,迅速地远离荷尔德林所吟咏的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大地”。此话也许有些偏激,但反观一下我们的教育,功利、浮躁的现象也确实比比皆是。有的学校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课堂教学外的任务,随意不求实效地举办几个特长班或兴趣小组,  相似文献   

8.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当下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斥着“策划”的时代,它如影随形,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商家的各种“策划”,但我们的教育仍然不能被“策划”,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教育的方针政策,切切实实地按教育自身的规律办事,多一些平和,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功利,让它能够更接近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假如我们也热衷于“策划”,我们的经验是“策划”出来的,我们的成果是“包装”出来的,那我们的教育必然会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教育往往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封建时代主张“学而优则仕”,近代主张“经世致用”,今天许多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自我”。这种纯功利的思想波及到教育的每一个方面,也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因此,许多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是惩治学生不良行为的“杀手锏”,是裁定学生品行的“判决书”,是维护教师尊严的“护身符”。牢牢掌握这张“王牌”,就能顺利完成教育任务。因而,操行评定的目的被简单化为你怎么做我就怎么评,评完了就教完了,家长会一开,通知书一发,一学期的工作就完成了。这种简单而狭…  相似文献   

10.
茹宗志 《教育探索》2004,(10):40-41
教育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新的论述,它渗透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突破了“物”的教育和单纯“功利”教育的束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准,用开放的、大众化的、优质的教育服务于民,是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被认为是教育研究无法绕过的“多年煮不烂的老问题”。而在对老问题的争论中,教育理论总是处境不利。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最为严重的是研究的功利味太浓,以至研究不是围绕问题转,而是围绕利益、职称、房子和票子转,由此,粗制滥造、  相似文献   

12.
王建强 《四川教育》2004,(12):F002-F002
浮躁、功利的现实教育,源远流长的“雅”化精髓,众多思想智慧的碰撞,厚重的校本历史化积淀,归于本真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的执追求……“雅教育”在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陆枋的脑海中萌动、隐约、渐显清晰。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追求认知的统一,强调知识的标准化。特别是在上级组织的考试中,如果某个学生有什么“标新立异”与“标准答案”不符,常常要被扣分。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功利性评价的今天,大多数教师心中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情结,  相似文献   

14.
计荣海 《湖南教育》2001,(16):21-21
当前教育最大的弊病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被一种知识的传播和训练代替了。塑造灵魂的教育在某些学校变成了一种追求功利的手段。重新认识“素质”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教育有时真的很奇怪,一方面把本来复杂的教育现象化简了,譬如化简了培养对象精神上的东西,只剩下眼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分数”;在教育目的上。完整的人被简化为功利的人等等。男一方面,我们又常把简单的教育哲理复杂化:教育理论遍地开花,教育中充斥着繁文缛节,教育研究异化得玄妙无比……不知不觉,我们迷失于自己亲手制造的教改森林之中。  相似文献   

16.
兴许是浸淫在中因封建文化中太长时间的缘故,“利”字,往往被扣上“唯利是图、利欲熏心”之类的帽子,只要触及“功利”,人们往往谈之色变,似乎为人所不齿,更不用说一向自命清高的文人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目标上存在着“失衡的人文陶冶”、“短视的专业教育”、“极端的功利导向”的积习。在中小学科目中主次泾渭分明,政治、历史和地理科目被打入副科行列,学校不重视,教师没热情,学生没兴趣。学科歧视明显,文科投入得不到保障,排课老是被边缘化。每年的文理分班最让文科教师痛苦,优秀生很少问津文科,只有理科吃不消的将就进入文科班。在“最不愿学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排在第三位,政治科目的情况更糟。这与僵化的“目中无人”的应试训练,从而导致求知趣味的迷失。死记硬背、临时应付和枯燥乏味使文科教学积重难返。特级教师韩军指出了语文教学科学主义的过度和泛滥的大体表现,并一直倡导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反对过分的工具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功利的角度阐释了“美即有用”观点提出依据及其缺点,以及康德等何以能从非功利的角度来界定美,通过分析认为,美学要走出功利问题二难混乱,走出“有美无学”的尴尬,只能靠“能力说”。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有不少人担心过于重视高等教育的功利价值会导致教育对人的“异化”、社会道德水平滑坡、经济畸形发展等严重后果,纷纷呼吁加强人文教育。不可否认,确实有些高校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做法,只关注本地区、本校、某些人的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但将教育上的急功近利、物质至上主义等同于教育的功利性,是对教育功利价值的片面认识。首先,我们要充分肯定教育功利价值的作用,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积极推动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过于重视教育的工具性、忽视…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教育改革,实际上是直面落后、功利、虚假教育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黄梅县提出办“真教育”的理念,找起真办教育的大旗,向被极端功利主义绑架的教育教学体制、被落后的教育观念钳制的思想、从虚假教育中获取好处的既得利益者挥起了改革的利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