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上海豫园掇石空间格局,分析豫园掇石营造空间的手法以及形成的六种空间效果:空间对比、导向空间、空间渗透、丰富空间、空间延展和空间连贯。指出豫园在掇石空间营造方面的不足,并以之为例,提炼掇石营造空间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作文要求: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高度、宽度表现出来。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适用的范围较广,有相对形象的空间,如宇宙空间、生存空间、自然空间、地域空间、住房空间等:也有相对抽象的空间,如发展空间、学习空间、自由空间、思考空间、想像空间、心灵空间、感情空间等。请以“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学生作文原文与修改文对照(括号内为修改后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游戏空间集主体性、物质性、社会性、教育性、游戏性和关系性于一体,是儿童成长的意义空间。空间的完整性缺失、空间的自主性剥夺、空间的生产性沦丧、空间的生命力衰败和空间的支持系统欠缺是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失衡的主要表现。对空间意义的忽视、空间主体的缺失和空间的限制是导致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确立游戏空间的儿童主体地位,以"空间公平"为导向、"关系均衡"为核心建立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支持系统是儿童游戏空间走向"空间均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公共空间不同于一般的公共空间,既体现出教育的"空间性",又反映出空间的"教育性"。大学人需要在当下大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来一次"空间转向",迎接教育空间时代的到来。其实,无论是古代大学还是近现代大学,都十分注重公共空间的创设,可以说,一部大学史也就是一部大学公共空间的创设与治理史。当下大学公共空间有许多不令人满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公共空间文化缺失,生活空间与教育空间分离,公共空间布局失调,网络教育空间不足,教育空间创设不足,为此要强化实体教育公共空间和网络教育公共空间的转型与治理,实现从一般空间向文化空间、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从传统空间向现代空间、从落后空间生产向先进空间生产、从空间生产向教育空间治理的转型,打造"空间育人"的特色与品牌。  相似文献   

5.
借助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和相关理论,重新审视教学空间就会发现,教学空间不单单是一种物质性空间,更是一种社会性空间,内在包含关系空间、权力空间、情感空间等多样的空间形态。关系空间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关系状态;权力空间展现了课堂教学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权力制约和规训机制;情感空间则融注着个体情感和集体记忆,是空间主体情感归依和社会认同的场域。以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再审视教学空间,是想提醒人们正视教学空间的价值以及充盈教学空间的社会学内涵,更是希望借此视角来透视课堂教学生活、揭示教学空间背后隐匿的教育理念,进而推动学习环境的改进、师生双方关系的和谐建构以及促进教师空间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面对西方空间正义思潮的指摘,学术界亟须捍卫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的真理性与完整性。马克思恩格斯聚焦空间正义“何以产生”“何以突围”“何以实现”三大核心议题,建构起“空间批判——空间革命——空间重构”的空间正义新范式。其中,空间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微观空间区隔化、中观空间断裂化、宏观空间对抗化的资本动因;空间革命提出了生产力革命、伦理革命、暴力革命的无产阶级空间解放方案;空间重构展示了正义生长的崭新制度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平等空间、美好空间与良善空间的建构中,塑造生产正义、分配正义与伦理正义。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正义思想为21世纪的城市规划与美好空间生产提供了理论指针、行动指南与制度指引。  相似文献   

7.
乡村空间的资源和权益在城市更新、城市扩展等大规模城市化运动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公正对待,从而导致乡村社会存在空间发展不平衡、空间共同体疏离、空间优秀文化发展乏力、空间环境污染和差异性空间丧失等空间社会问题。这些现象的产生可以从空间实践的历史逻辑、空间表征的资本逻辑和表征空间的文化逻辑中获得解释。乡村空间生产的良性发展,需要遵循新时代空间正义原则,在新时代价值引领下构建乡村空间内外协同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乡村空间治理多元主体的作用,用积极开放的空间民主,大力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因地制宜促进乡村空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室里的各种空间位置,既是物理意义上的存在,也是承载一定教育功能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好各种教室空间资源,包括整体空间、座位空间、教室后方空间、墙角空间、黑板空间和墙壁空间等,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各种空间位置成为有多元价值的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9.
安吉拉·卡特被盛赞的短篇小说《染血之室》改写了蓝胡子童话,从空间对立、空间转换、空间变动三个视角展现性别空间的权力斗争。文本以整体空间、个体空间的对立凸显空间性别化;阈限空间更迭推动了空间斗争意识萌芽;串联空间、首尾紧扣完成性别空间构建。安吉拉·卡特性别空间建构的目的是推动女性成长,彰显了通过空间变动争夺权力的女性诉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理空间要素发展学生空间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形状和空间大小是地理空间要素的基本内容。联系空间形状进行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对空间形状的敏锐性,促进空间观察、空间分析综合、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结合空间大小进行教学,对于向学生渗透"改变分析的空间尺度"认识地球表层、按空间"大小"总结地理有序性规律的思想方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环境支撑。为全面了解中小学教师空间的应用现状,文章基于面向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开展的问卷调查,从空间使用环境情况、空间认知度情况、常态化应用情况、空间应用培训情况四大方面展开分析;影响教师使用空间的因素包括网络响应速度、软硬件环境、激励机制、空间认知度、空间应用培训和资源供给等。基于调研结果,提出空间应用提升的策略:创新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空间认知度、优化空间功能及软硬件环境,引领空间升级,以期为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升级和常态化、规模化应用提供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镇籍乡村教师作为乡村儿童拓展视野的重要他者,“逆行”至乡村后其存在空间发生了位移,具体表现为物理空间从垂直空间转向水平空间、社会空间由生人空间转至熟人空间、意义空间从想象空间转为体验空间。空间的三重位移导致其空间身份悬浮,即物理空间中“面的融合”潜伏“里的隔离”,社会空间内“熟人逻辑”撕扯“生人逻辑”,意义空间里“城乡差序”充斥“唯美憧憬”。因此,城镇籍乡村教师需要基于“乡土性”再造空间,完成空间适应性再造;同时以“安身立命”之态度扎根乡村,实现其生活、心灵、意义再栖居。  相似文献   

13.
巧用教室创设地理空间意境,包括创设经纬网空间意境、创设世界政区和中国政区空间意境、创设天球空间意境、创设大气环流空间意境、创设世界气候、自然带空间意境、创设气旋、反气旋空间意境等等,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在当代学界获得高度关注,也在一些实践活动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如何理解其空间理论,依然聚讼纷纭。其中,空间和语言的关系是其空间理论的关键之一。空间和语言的关系研究在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空间哲学以及有关空间的经验科学比如建筑学中获得颇多进展。在列斐伏尔的视野中,空间和语言的关系非常紧密,语言不能离开空间,空间也不能离开语言,不能夸大语言或者夸大空间,而需要从社会生产作为空间和语言的中介,从空间、活动和语言三者互动的角度去理解空间三元辩证法,即空间实践、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道德空间既是一个由空间社会学中社会空间概念延伸而来的范畴,也是伦理学的一个新范畴。它指个体与自身、与外界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是个体的道德气度,是个体在道德关系场域中的得居其位和与外界的共生、共处,也是个体与外界道德关系的充实、充足的展开。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表象空间等相较,道德空间是人的空间,具有属人性;是心理空间,具有内隐性;是精神空间与行为空间的统一,具有内外融贯一致性;是价值空间,是一种道德价值;是个体独立空间与关系空间的统一,具有独享分享并存性。就道德空间与生活的关系来看,道德空间依赖但赋能生活,生活承载并展开道德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先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使得各类教学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其灵活、便捷、有序、高效的运用。根据场域学习与空间资源的相关研究,从高职场域学习的吸引力、活跃力、驱动力与拓展力等方面系统分析场域学习的技术投入、技术呈现、技术管理与技术成效等要求。从物理空间、信息空间、技术空间、资源空间等多维度解析高职教学的空间资源。通过技术赋能,注重物理空间、信息空间、技术空间、资源空间等各类空间教学资源与场域学习的教学设计,提出高职教学资源设计途径,提升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17.
拓扑空间是度量空间的进一步抽象和推广,具有可数稠密子集的拓扑空间称为可分的空间。这里主要论述、证明了T_0、T_1、T_2、T_3、T_4空间以及度量空间之间的蕴含关系。 定义1 T_0空间——设X为拓扑空间,若x,y∈X,x≠y,则或者x有开邻域U使得y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空间活动大国,在空间碎片研究技术方面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在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空间碎片减缓立法体系不完整、缺乏统一管理空间碎片的机构、空间碎片政策与空间碎片减缓立法不协调、责任保险制度缺失等。在我国空间碎片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中,应规范空间碎片减缓立法体系,明确空间碎片损害责任,统一空间碎片主管部门,完善相关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空间尺度思想是地理学的四大思想之一。新的高考改革强调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空间尺度与区域认知关联度大,区域作为空间划分的基本组成单元,使得空间尺度及其思想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近5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为例,依据空间尺度思想从空间尺度划分、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效应、空间尺度选择、空间尺度转换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了系列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社会空间的深度变革中,对课程的理解要革新空间观念、建立空间思维、拓展空间视域、探索空间方法。未来课程的空间建构着眼于课程的空间本体与空间生成,探讨课程空间中主体的生存状态、交往方式、发展途径等问题。围绕人与未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未来课程空间可以理解为“学习机会”“资源集合”“交往规约”“经历场景”。通过创造学习机会、聚合学习资源、构建交往情境、重塑学习场景,有助于在教育实践中有效生成课程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