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清理满柜的旧衣服,是刚搬到小城不久。母亲在一旁帮忙,一边将那些旧衣服往包袱里塞,一边不住地叹气:“这些衣服还能穿,扔了多可惜!你们不是想买房吗,得省着点花啊!”我脸红了,可转念一想,再穷也不能穷面子,就是吃得差点,也要穿得体体面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丁超 《老年教育》2007,(5):35-35
街上的商场、超市鳞次栉比,能留住我脚步的却惟有书店,即使一本书不买,在这里浏览一番,心情也格外舒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母亲终于重见光明了!她看看这里,瞅瞅那里,满眼新鲜,满脸欣喜,我那颗沉甸甸的心也落了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的一天,乌云密布,阴雨连绵,家里只有我和老伴。她突然幽怨地说:“你知道吗,我可能得了重病。唉,你当然不知道,你从来都不关心我。”我感到莫名其妙,一肚子委屈:“什么重病啊?你从来没说过,让我怎么关心!”长久地沉默后,老伴哽咽道:“两年前,我左侧乳房长了个蚕豆大小的疙瘩,不痛不痒。当时我向你提过,你没在意,我也不愿往坏处想。最近这个疙瘩长得疯快,又痛又痒。”那一夜,我失眠了。窗外,雨仍下个不停,我心中更是一片阴霾。  相似文献   

6.
缪福祥 《老年教育》2006,(10):35-35
退休后,迎来了“双喜临门”。先是走进杭州老年大学摄影班,体会重当学生的乐趣。不久,外孙女出世了,我荣升为“外公”,家里有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老年教育》2008,(3):32-32
许多老同志上网后,只发发电子邮件,或者只看看新闻,或者只玩玩游戏,或者只是在聊天室聊天……除此之外不知上网还能干什么;更多的老同志从没有上过网,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9.
退休后,每天重复着孤寂与乏味的生活,我时时自问:人们常说的人生第二春,难道就是这样萧瑟吗?我不甘心。  相似文献   

10.
11.
《老年教育》2008,(1):35-35
许多老同志上网后,只发发电子邮件,或者只看看新闻,或者只玩玩游戏,或者只是在聊天室聊天……除此之外不知上网还能干什么;更多的老同志从没有上过网,不知道上网能干些什么。其实,在网上能做许多事,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休闲等各个方面都日益与网络密不可分,好多事足不出户,便能在鼠标轻轻的一点之间就轻松搞定。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的高考渐行渐远,我从校园生活里退出来,回到温馨的家,回到女儿身边,回归“母亲”的角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汪培君先生最近在《小说界》上发表了一篇小小说《另一种孝顺》,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中国社会家庭生活中“孝”的问题。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写了3个人物——阳阳、奶奶和妈妈,而其中着重描写的是阳阳。故事的发生很简单.就是讲阳阳把自己中午吃菜的钱节省下来为奶奶买鸡蛋,先是送鸡蛋给奶奶,然后回家去抚慰妈妈。  相似文献   

14.
父母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可以完全由学校负责。这些父母没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已经成为“差生”,已经成为“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努力,这个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15.
老子生活的时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面对社会现实,老子建立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道法自然”(二十五章)的天道法则观照下,老子将“仁义礼智”等价值体系看作社会的“附赘悬疣”。因此他提出“自然”、“无为”的救世方针,认为只有弃赘去疣、返朴归初,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课文很长,如何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首先得让学生们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快速地阅读,迅速地捕捉文中所传递的信息。第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相似文献   

17.
黄琼 《初中生》2005,(12M):19-22
有人喟叹这世界充满欺诈,有人感伤这世界缺乏真诚,而我却喜欢这样向生活倾诉:生活真的好美丽!(①这一段明明是要交代“我”对生活的看法,为什么还要写“有人”的看法呢?)  相似文献   

18.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作文对每一个中学生来说愈益重要。不仅为了“应试”,更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20年来的作文指导实践告诉我,只有让学生学会不断地“读”,在“读”中感悟作文的真谛,才能让生命在“读”中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德育》2006,1(9):86-86
由孟育群教授主编的《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一书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资助项目“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的研究”的主要科研成果。 该书通过教育实验的方法探索了中小学校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模式与机制等问题。该书在概述家庭德育的特点、功能和家庭德育内容的起点后,重点抓住了在我国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必须解决的家庭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几个关键问题。该书的独创性体现在:①认为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良好亲子关系的特征。②强调了中小学生在调适亲子关系中的主体作用,如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与创造性等。③对父母的角色差异(如抚养角色、教养方式、管教态度、家庭教育价值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④提出中小学校指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的方法与机制以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与模式。⑤深入研究了家庭德育效果与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⑥梳理了家庭德育与社会教育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教育设施的建设、社会教育活动创新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个人”是洪子诚为当代人文学者面临的困惑而描述的精神现象;“第一文本”则表征学者进行学术探索的精神原动力。洪子诚的《我的阅读史》为解读其“问题的个人”背后的“第一文本”之特殊结构提供了样本。“第一文本”有三个层面,其一,精神层面;其二,与生命信仰相连接的学术人格与伦理层面;其三,思想层面。第一、二层面和第三层面之间形成的裂缝,由此形成了“问题的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