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数的美术史学者、古画鉴定家都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光,而此番邮票却选在今年10月的金秋时节发行,似乎令人不解和遗憾。其实,对于《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两字,历来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即“节气说”和“地名说”。持“地名说”的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汴梁外域东郊一个叫“清明坊”地方的风俗人情,而且从画面上的西瓜摊、卖新酒、儿童光身、驴驮木炭等诸多场景也说明了并非清明时节  相似文献   

2.
今年邮票发行的“重头戏”之一《清明上河图》,集中国名画题材、大套票(全套12种)诸优势于一体。如何将这一古代风俗巨制打造成当今的邮票精品?笔者认为,在版式上认真作文章很重要。 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为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生活景象,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针对其长卷特点,为保持完整性,邮票适合用连票形式来表现。T158《韩熙载夜宴图》就是成功的范例。但考虑到《清明上河图》原作比《韩熙载夜宴图》还要长193.2厘米,若将邮票全套连印,势必不易收藏。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1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清明上河图》邮票1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绢本设色卷轴画,为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作,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描绘了北宋京都汴梁清明时节的繁盛景况。此前台湾“邮政总局”在1968年6月18日也发行了另一幅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画卷的邮票特53《清明  相似文献   

4.
《清明上河图》是由北宋晚期的宫廷待诏张择端所画的一幅反映东京开封的社会风俗画。这幅长528.7厘米高24.8厘米的巨作描绘了清明时分汴梁从城内到城外郊区的一路景象。画中的城郭、街市、舟桥、车马刻画精细;商贩、农夫、工匠、艺人、隶役、官绅、仕女、僧侣等各种人物神情皆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5.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张择端所作,多年来公认为此画体现的是北宋都城以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市俗人物景观,但细观此画,画中多处表现出来的不象清明时节的景象,画中不少景物更象是秋色。首先,画中有一张农家短篱内长满茄子类的作物,赵太丞家门口的垂柳枝繁叶茂,河边岸小贩的桌上陈列着切开的西瓜。就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这些肯  相似文献   

6.
《清明上河图》与宋代休闲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清明时节汴河及其两岸的都市风光,再现了古代开封人以"上河"为中心郊游踏青祭扫的全部活动,表现了"出郊"、"上河"、"赶集"、"扫墓"等内容,生动地反映了千年前北宋京都地区的繁荣景象.显示了当时人们在清明时节进行踏青休闲体育活动的盛况.  相似文献   

7.
侯增福 《钓鱼》2010,(11):9-11
清明时节无雨星,路上行人急匆匆,不为祭祖扫墓去,只为挥竿去垂纶。话说今年的清明节,并不像古诗中所说的雨纷纷,而是艳阳高照,春光明媚。今年不光是云南广西大旱,我们这里也是好久没有下场透雨,到处都是缺水,大水面变成了小水面,小水面干的见了底,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我国将发行"清明节"邮票,邮票主要表现祭祖、踏青和插柳三个内容。提到清明,总会让人想起杜牧的那首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相似文献   

9.
刘家序 《收藏界》2010,(5):125-125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独具个性和特色的节日。清明节内涵幽远,内容丰富,始终承载两大不变的主题:一是祭奠先人,即孔子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是迎接春天,即唐诗中所说的"春水晴山词"。因此,清明既是伤悲与欢喜的交集,又是回首往事与展望未来的交汇。中国民协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实施者,其主要任务就是继承、挖掘、整理、弘扬、繁荣优秀的传统文化。罗杨表示,此次活动之所以称为"我们的节日",目的就是让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真正承载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让传统节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希望年轻一代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加热爱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真正把它过成一个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意义的文化节日。开封是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一幅家喻户晓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出北宋开封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一部脍炙人口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北宋开封的都市风貌和民俗风情。三月的开封,正是"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的美丽季节。本次清明文化节,不仅有《东京梦华录》文化精髓的传承和《清明上河图》宏伟场景的再现,同时还有清明传统民风民俗与现实社会的对接,有远古呼唤与当代文明的对话,从而让传统文化在与当今生活的碰撞激荡中薪火相传,让我们的节日在时代变迁的历史进程中焕发生机。——罗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国家邮政局将于2004年10月18日把古画《清明上河图》搬上方寸,这一热门题材是今年新邮的重头戏。《清明上河图》自然明信片版本较少,笔者仅见4种。较早的有上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开封市邮票公司发行的《清明上河图》明信片,全套共9枚。明信片画面摄取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展现清明上河图首段郊  相似文献   

11.
清明时节,春光融融,草木萌茂,气候宜人,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春光美景之时,人们走向大自然,到野外去春游,这种民间习俗,古已有之,称为“踏青”。踏青,在我国原是一种节日,为踏青节,是南北各地最普遍的民间活动,早在汉代以前形成,唐代已很盛行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踏青时间有所不同,最早的于农历正月开始。《月令广记》说:“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冶游。”《岁华纪丽谱》上说:“二月二日踏青节。”魏晋以后,上已节在三月二日,恰值清明前后,所以清明时节春游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2.
一、系列题材居主流在2005年发行的新邮计划中,系列邮票依然是发行中的主流板块,其中生肖邮票、木版年画的入列是意料之中的,而《洛神赋图》作为压轴戏,基本上已确定了2004年《清明上河图》的延续,也能够看出作为古代绘画作品的新系列,已从《清明上河图》开始,其特点就是全套邮票构成一个小版票格局。由于《洛神赋图》的名气不亚于《清明上河图》,因此可以说这套邮票是2005年最撩人眼球的重头戏。风光邮票倾向于发行世界遗产和自然保护区题材,是近年来一个较为显著的特色,由于邮票的宣传,一些过去在国内默默无闻的景点被人们所熟知,2005年安排的《鸡公山》、《城头山遗址》和  相似文献   

13.
郑毓宏 《上海集邮》2004,(11):i003-i003
1998年4月5日,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发行了全套5枚的《清明上河图》电话磁卡。同年,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清明上河图》方形银币1套。2004年10月,国家邮政局将发行两个横六连形式的全套12枚的《清明上河图》邮票。不同形式的邮、币、卡,依其各自的特征展现了我国千年古画长卷《清明上河图》的无穷魅力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北宋京城—东京开封府(又称汴京)风貌的中国画,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最近,我在整理研究《清明上河图》极限片的不同版本时,发现和邮票第2枚票图  相似文献   

15.
全国各地以《清明上河图》为题临摹创作的各种材料的、不同工艺的各类工艺品不胜枚举。巨幅铜雕《清明上河图》,长750厘米、宽26.5厘米,由靳先生历经5年艰辛,呕心沥血制作完成。最大的樟木雕刻《清明上河图》由三块樟木独板合并完成,  相似文献   

16.
徐云山 《上海集邮》2004,(10):29-30
一个也许永远说不清的话题,便是《清明上河图》的历代摹本或伪作到底有多少?据我国美术史权威王伯敏教授最新专著《中国绘画通史》(此书被称为迄今最完备、最全面、最具规模的一部关于中国绘画的学术专著,三联书店,2000.12)介绍: “……南宋时,《清明上河图》就有许多复制  相似文献   

17.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10月18日发行了编号为 2004—26的《清明上河图》特种邮票。《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传世名作,它和我国其他一些传世名作一样,其真伪、作者、背景、内容都有颇多争议, 主要有以下几个分歧。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20,(10)
"泓社丛谈"上期刊文《佯弄红丝蝇拂子》,探讨名画《簪花仕女图》(图1)中仕女所持拂子的形制、时代,与同期壁画中所绘拂子进行对比,本文为续篇,再次找寻此画中鲜被关注的角度,以求新发现。  相似文献   

19.
藏界资讯     
《收藏界》2008,(3)
《清明上河图》真迹发现者杨仁恺逝世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鉴赏家、书法家、博物馆学家,辽宁省文史馆名誉馆长、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31号5时25分在沈阳逝世,享年93岁。据悉,杨仁恺是新中国成立后追缴末代皇帝溥仪遗失国宝行动的重要成员,是他在一批故纸堆里发现了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并在几年之后发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业内评说,如果没有杨仁恺的重大发现,中国的古书画史可能要改写。  相似文献   

20.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10月18日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长卷绘画为蓝本,发行一套邮票。我国台湾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一幅清代乾隆元年由宫庭画师陈枚、孙祐等奉敕摹画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台湾邮政部门于1968年6月18日以此卷《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发行一套邮票7枚。其中主景单票2枚,长卷后半部分连票5枚。虽然主景单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