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文侠 《成才之路》2012,(18):33-33
和谐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的最佳表现形态和最高境界,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各种要素关系和谐,最主要的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和谐,让语文课堂达到"净""竞""敬""靓"四境之美,即"简约之美""竞争之美""尊重之美""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2.
刘娜妮 《教师》2010,(16):8-9
当今社会要求人们“五讲四美”,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准则。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讲求“五讲四美”,“五讲”,即讲“读”、讲“写”、讲“交流”、讲“质疑”、讲“创新”,这是语文课堂的基本功训练;“四美”,即视觉美、听觉美、感觉美、自觉美。这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做到这“五讲四美”,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3.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就是要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方式、和谐的教学过程、和谐的学习内容。这样,学生才能享受语文及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剖析和研究,借助生物世界中的"蚁群效应",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凝聚力,加强合作引导,选择合适有效的方法,从而创造高效、自律、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努力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一、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是师生心灵融通,实现情感共振的绿洲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师首先应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全身心地关注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首先,应让课堂洋溢浓浓的爱意。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有了浓浓爱意,课堂显得宽松,教师方可游刃有余地教,学生也才能轻松自主地学。有了爱意,就多了一份宽…  相似文献   

6.
语文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塑造人的文化理念并使人立足于社会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须超越现实的物质世界;既要立足于生命,又须传递超越于生命的永恒精神。构建和谐真实的,使人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语文课堂才符合时代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努力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冲突既是一种破坏性力量,也是一种建设性力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功能冲突既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有效构建,又有利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本文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阐述师生冲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生动、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及时、合理评价学生,追"活"求"实",就能赢在课堂。  相似文献   

10.
太极文化哲学蕴含着“和谐平衡,阴阳共生”的理念,它是阴阳之间的内在平衡和动态平衡,是一种永不间断的稳定状态。同样,以“言”“意”兼得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就能兼顾“物质”和“精神”,既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语文课堂应该是平等的、宽容的、生成的、生态和谐的。课堂上,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和教师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都得到最大激发,才会洋溢真正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应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新课程基本理念也重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学的和谐.和谐的教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么令人憧憬的教学境界。新课改呼唤语文课堂的和谐。笔者将教学中发掘、创造、发挥和谐语文新元素的一些有益尝试阐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是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场所,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性,富有诗意,色彩斑斓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积极营造浓郁的语文"文化"的氛围,学生耳闻目染,使"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美好情感的渗透有机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味"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中,要努力体现闲味、读味和趣味的和谐统一。让语文味回归语文课堂,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实践、体验;另一方面要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情景。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重视课堂文化建设,创建一种"和谐、自主、多元、进取"的课堂文化,也就是"生动"课堂文化。这种课堂文化的内涵包括体验、多元和生长三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紧扣学情,定位目标;"清洗"教材,简化设计;多元生成,自我促进;厚待生长,慢待过程,以此实践这种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叶军 《文教资料》2011,(3):55-57
语文课堂需要"冷静"一下,教师要静下心来静心地做好课前准备,保持一颗冷静的等待之心,即要培养学生平心静气地默读、安静用心地倾听、冷静凝神地思考的习惯,使语文课堂真正地和谐起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获得共同发展的地方。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堂模式——生态性语文课堂模式应运而生。生态性语文课堂的价值取向与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不谋而合,乘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生态性语文课堂的建构是可能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生态性语文课堂,确立生态和谐的新课程观是前提:创设心理安全、心情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是保证;采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基础;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往是关键;向学生的经验、生活开放是支点;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不仅是传播和学习文化的场所,其本身也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文化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异化的语文课堂也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而经常出现,造成我们的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现象。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得到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笔者经过实践,认为提升农村语文课堂教学实效要做到以下"四视"。一、正视学生,以生为本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所以,在备课之前,教师首先要正视学生,结合学生的实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呼唤"语"和"文"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在"文"的学习中感悟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从教学内容设定和教学形式的选择这样两个角度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语"和"文"和谐统一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