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败自己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有一个美国年轻军官接到调动命令,人事令上将他调派到一处接近沙漠边缘的基地。他原本反对新婚的妻子跟着他离开都市生活去受苦,但妻子为了证明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情,执  相似文献   

2.
<正>心态让泥土变为星星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陆军基地,每天丈夫都奉命去沙漠演习,她只好一个人留在基地的小铁皮房子里。夏天的沙漠气温很高,即使有仙人掌"庇护",温度也达到华氏125度,让她热得受不了。她身边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并不会说英语,没人陪她谈天,更让她十分寂寞和难过。于是,她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两个人从牢中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星星。这两行字永远地留在她心中,也改变了她的生活。塞尔玛读到这封信后,决定要在沙漠中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一位军官接到命令,要他一个人前往靠近沙漠的地方驻防。那里的生活条件很差,这位军官不想让新婚的娇妻跟随他一起吃苦,但是妻子一定要跟他去。他们在靠近印第安人村落的地方找了一  相似文献   

4.
一位名叫塞尔玛的妇女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 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 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50多度。她没有人可以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 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 家去。不久,她收到了父亲的回信。信中只有短短的两行字:"两个人从牢房的 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读了父亲的来信,塞尔玛觉 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相似文献   

5.
素材卡片     
泥土与星星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极有启发。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她没有人可谈天,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一群马有这么一群马,它们时常以一种怀才不遇的口气叹道:“唉,要是伯乐…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宝物     
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他妻子说:"这太瘆人了。"尤其有一夜,他妻子去洗手间,走出来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个黑影,吓得她一声尖叫。他也醒了,跑出来打开灯,只见母亲正端坐在客厅中一言不发。他问:"妈,你怎么坐在这儿啊?"母亲站起来,摇摇头,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客厅的。  相似文献   

7.
寻找星星     
一位叫塞尔吗的年轻女子,陪伴丈夫驻扎在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远方演习后,她独自留在小铁皮房里,炎热难熬,寂寞难耐。当地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都不会说英语,无奈之下,她写信说要回家。父亲回信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了泥土,另一个人却看到了星星。”从此,塞尔  相似文献   

8.
年轻的妈妈去世的时候,儿子却没有一丝悲伤,因为他相信妈妈是去天堂里种枇杷树了,并会静静地等着他。年轻的母亲,不幸患上癌症,在生命不多的日子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4岁的儿子——星星。从儿子生下来起,她与儿子就不曾有过别离。她不敢想象儿子失去她后的情景,曾试着问过儿子,要是不见了妈妈,星星会怎么办呢?儿子想也没想地说,星星就哭,妈妈听到星星哭,妈妈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爱情证据     
母亲是农民,父亲是军人。父亲在遥远的边疆孤独地仰望蓝天白云,他想起温柔的妻子和乖巧的儿子,沧桑的脸上写满笑意。他的妻子,孩子的母亲这时正坐在院子里的芭蕉树下,摇着摇篮,轻轻抚摩婴儿柔嫩的小手,仿佛从孩子身上看到了他父亲的影子,给孩子讲她爱情的故事,但孩子不懂。风中婆娑的芭蕉叶逗着孩子,孩子以为芭蕉叶是父亲宽厚的大手,就咯咯地笑了。母亲见孩子咯咯地笑,以为孩子听懂了爱情,说的就更多了。可等孩子长大后,母亲却什么也不肯说了,她只是笑。孩子读小学时,父亲转业回家乡任镇长。他这时候才觉察到妻子与他的差距。他需要美丽、浪…  相似文献   

10.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美国一位名叫塞尔玛的年轻女子。丈夫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她一个人留守在陆军的铁皮小屋里。天气炎热难耐,她的周围只有墨西哥人与印第安人,他们不懂英语。她寂寞无助,烦躁不安,于是写信给她的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父亲的回信只写了一行字:“两个人同时从牢房的铁窗口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繁星。”  相似文献   

11.
星星男孩     
很久以前的冬天,一颗星星从空中掉落下来,一位樵夫在森林中找到它,这是个裹着金线斗篷的婴儿。善良的樵夫不顾家里的贫寒,带回去和妻子把他抚养长大。但这个长成后的俊美男孩却很邪恶,他欺负弱者,虐待动物。一天,村中来了个穷苦的乞丐婆,男孩带着伙伴欺侮她。当乞丐婆听说了男孩的身世后,认定星星男孩就是自己曾遗落的孩子。但男孩嫌恶她,讥讽她,不肯认她做母亲。乞丐婆离开后,男孩突然变得丑陋无比。他明白这是自己的报应,于是寻找母亲要认错,却遭到嘲笑和冷落,被他残害过的小动物更是不肯帮他。恶的法师买进一座城堡,他要…  相似文献   

12.
<正>泄密的邮戳在二战中,有一位法国的排长到前线参战。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每天都会写一封信给她。刚好,他的妻子有一位要好的女友,特别喜欢集邮,所以这些信上盖有邮戳的邮票一张不落地被她的女友搜集去了。这样持续了约半个月,排长的妻子又接到了丈夫的来信,信中说:"德国间谍的情报实在太准确了。你知道吗?半个月之内我们转移了五次阵地,德军的炮  相似文献   

13.
他叫马修,一个年轻的美国大兵,2008年,他被派往动荡不安的伊拉克。和所有人一样,他怀着报效祖国、保卫和平的梦想前往伊拉克。可就在他被派往伊拉克不久,就接到家里的电话,他的妻子苏迪怀孕了。他即将成为一个父亲。  相似文献   

14.
每每想到母亲,北原武就头疼,因为母亲总是向他要钱,只要一个月没寄钱回家,母亲就打电话对他破口大骂,像讨债一样。而且北原武越出名,母亲要钱就越凶。母亲去世了。他回故乡奔丧。一回到家,想到自己多年在外,没有好好照顾母亲,真亏待母亲了,母亲虽然老要钱,不过养育之恩比海深,不禁悲从中来,号啕大哭了一场。办完丧事,北原武正要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大哥把一个包袱给了他,对他说:“妈妈交代我一定要交给你。”北原武伤心地打开小包袱,里面是一本银行存折跟一封信。“小武,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妈妈已经不能在你身边了。你们几个兄弟姐妹当中,妈…  相似文献   

15.
10好习惯之十积极选择有一位女士叫塞尔玛,她随丈夫去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的地方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子,她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是摄氏52度。更糟糕的是,后来他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没办法,她只好写信给父母。好不容易盼来了回信,急忙打开一看,塞尔玛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她,也没说叫她赶快回去,上面只有三行字:“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塞尔玛反复看,反复琢…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宝物     
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呆症。 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  相似文献   

17.
年轻的母亲不幸患上癌症,生命无多的日子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4岁的儿子星星。从儿子生下起,她与儿子,就不曾有过别离。她不敢想象儿子失去她后的情景,曾试着问过儿子,要是不见了妈妈,星星会怎么办呢?儿子想也没想地说,星星就哭,妈妈听到星星哭,妈妈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信守诺言     
信守一个诺言能让心灵得到震撼。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在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连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玩打仗游戏时被派到街角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不许撤退。而其他玩伴早已回家,把他忘在了这里。执拗的孩子坚持要接到命令才肯回家,无奈中她想到请一位军人帮忙。军官没有说什么,脸上充满着柔和而肃穆的神情。他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是湘西的儿子。1902年,沈从文生于湖南风凰县。1922年,他离开湘西,到北京、上海追寻五四思潮。1934年1月,得知母亲病重,沈从文回阔别十余年的故乡探望。临行前,他和新婚的妻子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记下沿途见闻。这些书信,在沈从文回北京后,加工整理组成比较完整的篇章,自4月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1936年结集出版了《湘行散记》。1992年,张兆和在沈从文去世之后,将部分幸存的50多年前的信和画编成《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合集为《湘行集》出版。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孩子,写一封信给他的小朋友。信上说:“倘若你接不到这封信,请你回一封信,把正确的地址告诉我。”有个学生写信回家要钱,用一张明信片,除了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外,全信只有三个大字: “爸:钱!儿。”某政治人物接到一封信,里面只写着“笨蛋”两个字。有一次,他在演讲时提到这件事,说:“我常常接到匿名信,不过像这样只有名字而没有写内容的信,我还是头一次收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