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昆明池臣瓒注《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发谪吏穿昆明池"句下,颜师古注引[晋]臣瓒日: 《西南夷传》有越嶲、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 以习水战,在长安西南,周回四十里,《食货志》又日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遂乃大修昆明池也。(中华书局点校本)此后撰者、注家,每每据此以说解昆明池成因及得名由来。如今本《三辅皇图》卷四《池沼》:  相似文献   

2.
论据乎?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社会科学论文选》中,《王勃生卒年考辨》一文,认为王勃集中《与契苾将军书》非王勃所作,理由之一为:王勋为王勃之弟,而《与契苾将军书》却称王勋为“舍弟”,故知是信非王勃作。(见该书第23页)此考证读之令人不以为然。舍弟,对他人称己弟之谦辞,乃极普通之常识,该文作者何连此亦不知?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书局1974年版点校本《明史》卷八二《食货六》"俸饷"一节,有文刊曰:吏员月俸,一二品官司提控、都吏二石五斗,掾史、令史二石二斗,知印、承差、吏、典一石二斗;三四品官司令史、书吏、司吏二石,承差、吏、典半之;五品官司……吏、典八斗……光禄寺等吏、典六斗。(第7册,2002页)按,这是对不同品级衙门中各类吏员之薪级的记载,但诸"吏、典"并其底本之"吏典",皆误,当校为"典吏",并依例出校记。  相似文献   

4.
那天,《无极县志》总编刘宗诚打来电话说:你见到3月22日《燕赵都市报》“时事凝眸”版上的《朱基言论录》了没有,其中录有朱总理喜欢一条古训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明。廉则威。”对于这天的《燕赵都市报》我还真的没有注意。找来细读才知道这家报纸是摘自《特区文摘》。朱总理喜欢的这条古训,在十几年前已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1980年吧,听说无极县人民政府院内扔着一块方石,石上有字,我与朋友占国、归国去看,才知上面的文字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眼吾公。谦则吏不敢慢;公…  相似文献   

5.
明人赵贞吉是一位忠直敢言的大臣。他的政治思想丰富,在如何治民方面,有如下主张:以德治民,齐之以礼;感民之道,其本在上;对民不要太刻;不以天下奉一人;使民知爱亲、敬祖;以德服人。  相似文献   

6.
天梯考     
所谓天梯,乃神话故事中神灵、人类或动物赖以登天之工具。据袁珂先生介绍,《艺文类聚》卷六二引刘歆《甘泉宫赋》中"缘石阙之天梯"乃天梯一名之始。东汉王逸的《九思》中也有"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的句子。天梯是神话传说中常见的想象,不惟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就是在我国各少数民族至今犹存的神话及域外各民族神话中,都不难寻到它的踪影。  相似文献   

7.
校雠学同目录学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主要的不同看法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古典目录学应属于校雠学的范畴。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清代学者章学诚,他说:“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大体。……近人不得其说,而于古书有篇卷参差,叙例同异当考辨者,乃谓古人别有目录之学,真属诧闻!”(《章氏遗书外篇·信摭》)舆章学诚同时的全祖望也认为目录之学不过是有些人作为赚饭吃的一种手段,不能称之为一门科学。(见全祖望《丛书  相似文献   

8.
柴秀波 《兰台世界》2006,(23):57-58
孟子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教育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由于他对教育的重视,决定了他对教育者也提出许多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于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孟子从教育者的知识素养、职业道德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教育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对教育者知识素养的要求。孟子认为,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学养丰厚,知识渊博。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  相似文献   

9.
拜读了《新闻战线》上有关电视深度报道的几篇文章,收益匪浅。作为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由衷地感谢贵刊对电视新闻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说是个大题目,在一篇文章中要阐述清楚这个问题,也不是太容易的,这里,我只谈两点。 (一)图像不等于浮浅海外有些新闻学者认为:电视新闻浮光掠影,是小报作风。我们有的同志也认为:“深度报道乃是一种能够发挥报纸之长,而克电视之短的新闻信息组合,是‘只有报纸才能充分利用的报道方式’”(见《新闻战线》1988年第8期)。在这里,电视新闻被排斥在“充分利用深度报道”的新闻媒介之外。为什么报纸、广播没有受到如此“冷遇”呢?我认为,这与各  相似文献   

10.
马王堆汉基帛书出土已三十馀年,其研究也已成一专门学问。不过对于帛书文体的研究,尚有许多工作值得做。曾有学者认为帛书《称》不成文章,其实在帛书《称》之前,有《武称》、《小称》,郭店楚简《语丛》等,帛书《称》之后,有《为吏之道》、《谈丛》等,杂录熟辞的文体一脉相承,并直接影响到后世类书。  相似文献   

11.
“编次之纪”是南宋郑樵的编辑思想之一。郑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和史学家,他一生“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扬雄。居夹漈山,谢绝人事。久之,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宋史》第12944页)。可见他抱负之大,欲与硕儒刘向、扬雄一比高下。虽居深山老林,却时有出游,访书读  相似文献   

12.
“雍巫”考     
春秋时有名“雍巫”之人,《春秋左传正义》认为他是主管国君饮食之饔官,前人注《左传》者也多主此说;又或以为雍巫是巫人。本文认为雍巫既非饔官,也不是巫人;雍巫之“雍”应当是雍巫之氏;并认为雍巫可能本即齐国人,乃雍廪同族。  相似文献   

13.
近读清人袁枚著作,发现这位才子,常以饮食之道论诗文,或以诗文之道论饮食,盖诗文大家亦一老饕也,乃证昔放翁言“功夫在诗外”,而习诗文“世事洞明皆学问”,“功夫”无所不在。札记数则,以飨读者。不广尝则脾困袁枚在笔记小说《新齐谐》(即《子不语》)序中自称:“余生平寡嗜好……文史外无以自娱”。说得太谦虚了,不说别的,他的《随园食单》专记菜谱,难道不是嗜好使然?这篇序中还有一段话:“……嗜味者餍八珍矣,而不广尝夫蚔醢、葵菹,则脾  相似文献   

14.
在现存的各类大型丛书中有大量的官箴文献,它们在思想内容上多相互重复,基本上没有越出儒家思想的范畴。文章以 《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的几本官箴为基础,对它们的思想作了简单的归纳,并对官箴的产生原因作了分析,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官箴。  相似文献   

15.
王充(公元27—96年左右)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人。他的家庭,起先是农民,后来做小商販。到王充才弃商业儒,但他一生只做些小官吏,最高是揚州治中,也不过是州刺史的佐吏。王充的一生,政治上既不得意,生活上也十分困頓,但在学术成就上,却有着杰出的貢献。他的著作存世的有《論衡》八十四篇,佚《招致》一篇。另有《政务》,《譏俗节义》十二篇,《养性书》十六篇,可惜都早亡佚了。  相似文献   

16.
步趋与知变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是晚清的著名讽刺小说家,也是颇有成就的报人。他在我国最先创办文娱小报,先后在上海办过三种小报。《指南报》(1896年创刊)、《游戏报》(1897年创刊)和《世界繁华报》(1901年创刊)。他的办报方法,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阿英在他所著的《晚清文艺报刊述略》中,提供了这样一段史料:“周桂笙《新庵笔记》卷上有《书(繁荣》狱》一条说:‘昔南亭亭长李伯元征君创《游戏报》,一时靡然从风,效颦者踵相接也。南亭乃喟然曰:何善步趋而不知变哉!遂设《繁华报》,别树一帜。一纸风行,千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湖北崇阳县1200多名农民工前往敦煌戈壁滩打工,崇阳县组织"农民工专列"为其送行.《咸宁日报》在头版开辟《关注崇阳农民工抱团掘金西部》(以下简称《掘金西部》)专栏,连续刊发7篇跟踪报道,10多家网站转载;北京、上海、甘肃、陕西等地媒体纷纷打电话和发短信给相关企业要求采访;许多读者以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方式向记者或编辑部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庄绰生年考庄绰,字季裕,存诗不多,《全宋诗》卷一九二三仅录存其诗三首,但他的《鸡肋编》,在宋人笔记中,却是较为重要的一种,其价值"可与后来周密《齐东野语》相埒"。然因资料不足,庄绰的生卒年一直付之阙如。今人萧鲁阳《庄绰生平资料考辨》认为庄绰的卒年,当在绍兴十三年(1143)至十九年之间,至于其生年,则未予考定。今按,宋人程俱《北山小集》卷十有《送庄大夫绰赴鄂州守》诗日: 白首同经本命年,君临方面我归田。应无卫尉一钱直,空  相似文献   

19.
“朝鲜”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传》、《史记》、《山海经》、《战国策》等典籍之中。汉唐人认为“朝鲜”一词来源于水名,这是不正确的。后有人指出“朝鲜”之名乃指日出之地,这个说法已接近本义。其实,“朝鲜”一词与时谷《汤谷》、明夷一样,均属汉语言文化系统,来源于东方海上日出之象。朝阳从东方海水(甘渊、汤谷)中升起,海水为之沸腾,明丽新鲜,光华灿烂,  相似文献   

20.
一冯福宽个性内向,少言寡语,见了面总是和蔼地点点头,平时很少和人开玩笑,从不在人前表白自己。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许多人和他同在一个大院工作,只知他是一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编辑,而不太清楚他在事业上有着突出的贡献。近年来,冯福宽陆续出版了一些著作,有《回坊风情录》、《艰难的脚步》、《秦坊见闻录》、《穆斯林之歌》、《黄土魂》、《山花赋》(合集)、《中国·陕西回族穆斯林》、《消逝在声音里的青春》等。每出一本,他都送来,认真写上我和老伴的名字,并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