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创新培训形式,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培训形式进行高层次人才培训,得到了学员的充分肯定,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请进来,与名家对话 管理技术水平的落后,根本原因是知识的落后。把资深专家请进来,与学员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沟通,让学员的思想观念在交流中实现嬗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院师资队伍的现状出发,以“九五”师资培训为主线,阐述师资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首先是树立正确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除了积极补充高学历的教师外,更重要的是把着眼点放在校内现有的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上,从政治业务素质、学历结构、梯队建设、实践技能等方面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争取在“九五”末,能形成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层次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合农技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其次明确师资培训的重点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突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和教师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是促进师资培训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晓月 《职教论坛》2005,(4S):48-48
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积极作用.普遍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教育部决定组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计划要求各地区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动员组织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山东省平度市针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实际,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强化措施,“五式并举”,不断探索改革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依托式”。主要借助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师资优势,分期分批组织干部培训。去年以来,共选调2批共100名优秀中青年基层干部,赴天津大学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外经外贸知识的集中培训;组织100名镇级干部先后赴京参加了跨世纪企业发展高级研修班和经营培训班。同时,“送、引”结合,依托莱阳农学院,分别在市农广校和市第四职业高中开设…  相似文献   

5.
教师"校本培训"的理念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文 《继续教育》2004,18(4):38-40
九十年代开始,“校本培训”已成为西方国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流之一。我国进行“校本培训”研究,起步于九十年代后期,是随着“八五”师资培训的开展而逐步探索和研究。1999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校本培训”因其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现已越来越受到各地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以师范学校教师的培训为调研蓝本,在理论与实践、共时与历时、受训与培训的多维层面上,以受训的视角,探讨了何谓“元培训”,如何实施“元培训”以实现培训效益与学员收益的最大化和持久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教师需要系统培训的实际,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制订的《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一五”培训工作规划》明确指出:“为了适应未来五年中教育发展的变化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水平,‘十一五’培训将采取分段培训的方式,即2006年为第一培训阶段,2007年一2008年为第二培训阶段,2009年-2010年为第三培训阶段。在每个培训阶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培训的目标和方法,与时俱进,使教师‘十一五’培训成为动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尹长俊 《吉林教育》2006,(12):10-10
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于2006年11月10日在长春召开,省教育厅厅长李军、副厅长迟学智,省教育学院院长张笑庸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了“十五”期间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对“十一五”期间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进行了部署,来自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进修院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9.
困扰人才培训工作者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培训的效果问题,一旦培训效果不好,培训主管就抱怨浪费了培训的经济成本被培训者认为收获不大,浪费了培训的机会成本;培训组织者费了半天劲,还要承受各方面的指责。究竟问题出现在哪?  相似文献   

10.
杨多 《教学与管理》2007,(12):24-26
继中小学校长岗培、任职资格培训之后,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已走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历程,总的来说已取得较大成绩。一大批参培校长经过培训,办学方向更加明确,领导、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整体素质发生了可喜变化,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