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教第五册笔算乘法中的一位数乘二位数时,教师复习了后,紧接着出示教材上的例1:,让学生尝试计算,并问学生乘的顺序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还是十位。学生甲说:“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十位1得3,积为36。”学生乙说:“也可以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得3,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积也是36。”学生丙说:“两种方法都要得。”教师表态说:“还是丙说得对,像这道题,甲和乙的方法都可以。”说完又出示一道题:,让学生探索后,再问学生乘的顺序怎样。这时,学生丁…  相似文献   

2.
正在与香港同行共同备课时,赫然发现:香港的乘法竖式(港称"直式")计算,是"从左乘起"的。如24×12,其计算过程如图1。2 4×1 22 4 0……24×104 8……24×22 8 8图1当然,说是"从左乘起",却也只是先用乘数左边十位上的数乘被乘数,再向右用乘数个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时,又都是从右乘起的了。像图1的竖式中,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24"时,个位先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出现了两种错误 :其一 ,乘数12去乘被乘数23时 ,十位上1去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所得的积“3” ,不是跟十位数对齐 ,而是与个位数对齐写在个位上 ,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所得的积“2” ,也就写在了十位上。其计算结果是 :第一次部分积46加上第二次部分积23得69 ;其二 ,第一次部分积是先用乘数个位上的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得“6” ,写在个位上 ,再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得“2” ,写在十位上 ,得部分积26。第二次部分积“23”对位正确 ,其计算结…  相似文献   

4.
一、重难点浅析本单元知识内容是两位数乘多位数和三位数乘多位数。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的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只有当出现乘数是两位以上的情况后,才能把乘法的法则完整化,即“用乘数的每一位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然后把每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而学生只要懂得了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第五册《两位数乘多位数》第一教时的教学重点是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数的定位问题。为了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了两道准备题。根据目前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底子与接受能力。只凭这两道准备题的学习是还不够的,可在学生自学这两道准备题的基础上,补充几道如15与2个“ ”相乘得30个“ ”即300的练习题,先用横式口算答数后,再用竖式表示书写位置,如;为解决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数的定位打下基础。(?)教学例1“12×34”时,不要急于出现坚式的计算方法,可启发和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能用乘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二、教学重点: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多少个“十”的理由及乘得的部分积在竖式中如何书写。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五册第73页例1 教学目的: 1.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步骤,初步归纳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 2.明确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积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3.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和学具:磁性黑板一块,0~9数码一袋,长方形、正方形黑色小铁片各一块。可在座位上演算的小黑板每个学生一块。  相似文献   

8.
三位数乘多位数是在学生学过两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数百位上的数与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的末位写在哪一个数位上的问题,是该内容的教学重点。我是从以下四个环节来突出这个重点的。一、复习、准鲁,迫近重点新课伊始,出示准备题:“一个县有52个养猪专业户,平均每个专业户养猪236头。这些专业户一共养猪多少头?”让学生复习计算,并指名板演。评点时有意识追问:乘数十位上的数“5”与被乘数“236”相乘,得数末位“0”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这样在新知赖以发展的知识点上追索算理,诱发思维,从而把学生认知引向了新知。  相似文献   

9.
“两位数乘多位数”是“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教学重点。首先要教好准备题,分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这一教学难点。在此基础上,可巧妙地对乘数进行分与合,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乘法的意义和数的位值原则,深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一、运用类推法,教好准备题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一位数乘两位数是在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就知识内在关系而言,表内乘法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工具,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竖式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在方法格式上的必要准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也是有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由乘数乘被乘数个位的积与乘被乘数十位的积合成的,如13×2=3×2+10×2。这就是乘数既要乘被乘数的个位,也要乘被乘数的十位的根据和原因。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三个问题:一是学生没有学过乘法分配律,对于一位效乘两位数,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一单元是讲珠算乘法。课本中采用的是“留头乘”,同时并指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习惯,选用其他的方法来教”。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用“隔位头乘”教珠算乘法比“留头乘”更具优越性。兹介绍如下: 珠算“隔位头乘”的布数与笔算书写横式的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12.
统编课本《数学》第六册第一单元“珠算乘法”先讲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讲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本文对这一单元的教材作简单分析,并对其教法作粗浅/研究。“珠算乘法”采用的是“留头乘”,所用的基础知识有:(1)在算盘上布出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2)乘法口诀,(3)积的定位法,(4)乘的顺序。教材开始就作一简略说明:“用珠算做乘法,要把乘数拨在算盘的左边,被乘数拨在算盘的右边,并在被乘数的右边留下适当的空位,以便把乘得的积拨在那里。”“珠算乘法的口诀和笔  相似文献   

13.
将两位数至六位数乘法一步直接计算出乘积,可以极大提升计算的效率.笔者现将研究成果演示如下: 一、特殊情况和确定条件下,两位数乘法一步计算出答案 (1)当被乘数和乘数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之和为10时,可直接写出答案.步骤:①个位数与个位数相乘之积写后边;②(被乘数十位数+1)×乘数十位数之积写前边即可.  相似文献   

14.
(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甲、教学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和建立倍的概念。乙、教学难点:①建立倍的概念;②理解求一个数几倍的含义;③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及乘数与被乘数每一位相乘连续进位和积的对应。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认识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四位数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推算;②能对一个乘法算式用两种读法,即25×4读作25乘以4,或4乘25;③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过程,知道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④掌握被乘数中间、末尾有O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⑤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结果得0,在连乘算式中,只要有一个乘数或被乘数是0,这个乘式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要培养创造力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位数学老师在教三年级“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先让学生计算 206×358。因为学生已学过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很快用竖式算出得数。当学生算好以后,教师说:“你们的计算是否正确,可以用交换被乘数和乘数位置的方法自己验算一下。”学生验算好以后,教师进行检查,发现全班五分之二的学生在验算时,用0乘这一步省略掉了。学生的验算正是这节课要教学的例题:358×206。在老师没有教学的情况下,学生自己省略掉用0乘这一步,就是一种创造。 类似例子,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16.
在“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中,两位数乘多位数是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对两位数乘多位数的知识掌握得好,学习三位数乘多位数就容易得多,因此,本文着重就两位数乘多位数的教学,谈一点肤浅的看法。教好准备课孕伏法则在教学两位数乘多位数之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到的是多少个“十”这个关键问题。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32页在讲例1之前,特意安排了以下四道准备题:  相似文献   

17.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围绕教材重难点,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消分,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在讲清为什么“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应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算理后,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纲的要求,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乘数是一、二两位数的珠算乘法。教学中应给予足够重视。这里谈谈我在珠算乘法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讲清定位法则在珠算乘法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在乘以前,先从被乘数的个位起向右数一位,定为积的个位。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在乘以前,先从被乘数的个位起向右数两位,定为积的个位。积的定位法则是珠算乘  相似文献   

19.
其一,求联系。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大部分新知都是以前学过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教师先复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让学生回顾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要把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是表示有多少个十,这时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  相似文献   

20.
“被乘数中间有0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教学设计张金梅,雷美华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被乘数中间有0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与“被乘数中间没有0乘数是两位数乘法”内容的延伸,它是乘数为两位数乘法中的一种特例。学生掌握好本节内容,能完善乘法知识结构,为今后学习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