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作: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相似文献   

2.
<正>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他斜坐在阴湿的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路人借问遥招手,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1)蓬头:形容头发乱蓬蓬的样子。(2)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3)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4)映:遮映。诵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人介绍胡令能(785—826),唐朝诗人,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 “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四首。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20,(1):90-94
介绍有关胡令能生平的典籍记载情况,根据唐代范摅的《云溪友议》、五代何光远的《鉴诫录》和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相关记载,就胡令能里籍作一番考订,并钩沉有关史书、方志、诗文及今人研究成果,考得《云溪友议》所录三首诗作皆为唐代福建诗人胡令能所作,其里籍是福建"莆田",而非河南"圃田",其弃官后归隐于家乡莆田,从事"钉铰"之业。  相似文献   

4.
胡令能(785~826),唐代一位独特的诗人,隐居在圃田(河南中牟县)这个地方。年轻时,他家里很贫穷,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别人就管他叫"胡钉铰"。后来,由于一段奇特的经历,他成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所以大家都叫他"钉铰诗人"。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21课是《古诗两首》,其中的第二首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的《小儿垂钓》,课文配有一幅整页的插图。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一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本诗叙写初学垂钓的稚童天真可爱,勾勒了一幅生动、有趣的小儿垂钓图,尤其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小孩钓鱼时的专注,一副干正事的派头,一副行家的模样。  相似文献   

7.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我国古诗的发展在唐代达到了顶峰,各种风格的诗歌层出不穷,异彩纷呈。唐人胡令能的这首《小儿垂钓》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真纯、无限童趣。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一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本诗叙写初学垂钓的稚童天真可爱,勾勒了一幅生动、有趣的"小儿垂钓图",尤其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小孩钓鱼日寸的专注,一副干正事的派头,一副行家的模样.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歌大意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娃娃在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布满青苔的大石头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路过的行人向他问路,隔着老远他就摆起小手,唯恐大声应答吓跑了鱼儿。  相似文献   

10.
钓鱼去     
唐朝诗人胡令能写过一首诗叫《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可见,在古代就有孩子喜欢钓鱼了。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垂钓这项活动主要是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和闲暇时光,调节紧张的神经和修身养性。然而,我的老公却经常带我们的女儿去钓鱼。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一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本诗叙写初学垂钓的稚童天真可爱,勾勒了一幅生动、有趣的“小儿垂钓图”,尤其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小孩钓鱼时的专注,一副干正事的派头,一副行家的模样。  相似文献   

12.
徐静 《辅导员》2011,(17):18-19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七言绝句&lt;小儿垂钓&gt;采用了白描的笔法,勾勒了小儿垂钓的画面,活现了垂钓小儿的情态,创设了幽静神秘的意境,读来美不胜收.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审美教学,在对古诗的鉴赏中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诗的解释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儿在河边学钓鱼,当过路的人要来问路时,小孩儿老远就摆手示意,不让对方走近,也不应声。他怕发出声响,把鱼吓跑不来上钩。”如果按上文的解释理解,那么,学生学完这首诗后就多少会对这位头发蓬乱、忙着学钓鱼的小孩产生一种看法:这孩子有点不懂事,没有礼貌,为了忙着学钓鱼,连路人的问话都不理不睬,未免太那个了……可是,只要我们认真地琢磨、查对一下,就觉得…  相似文献   

15.
这是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胡令能,唐代人,生卒年月不详。根据《唐诗纪事》、《南部新书》记载,后人知道他是莆田(在今福建)隐者,并且是个手工劳动者(“少为负局锼钉之业”),经别人指教和自己苦学而遂能吟咏。然不废钉铰(钉铰:一种金属零件)之业,故远近都称他“胡钉铰”,本名“令能”反不如这个雅号广为人知。他大概可以算是那时的民间诗人,不过,流传下来的诗很少,只有四首。《小儿垂钓》是作者仅存的四首诗作之一,纯用白描的手法,把一个质朴机灵的乡村钓童写得形神飞动、呼之欲出。近体诗讲究扣题。此诗首句即逐字与诗题相扣:“稚子”即“小儿”,“垂纶”即“垂钓”。“纶”为钓丝。  相似文献   

16.
《小儿垂钓》(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30课)的作者胡令能,是生活在唐代贞元、元和年间的诗人。他曾一度“隐居圃田”,熟悉农村生活。《小儿垂钓》就是一首描绘农村儿童生活的小诗。《小儿垂钓》是一首七言绝句。一、二两句紧扣诗题,交代了人物与环境:小河如带,绿草如茵,一个“蓬头稚子”正在岸边聚精会神地“学垂纶”。“蓬头”,源于《诗·卫风·伯兮》中的“首如飞莲”。莲是蓬草,这种草干枯后根部断开,遇风旋转。“蓬头”,是说他的头发未加修饰,散乱、蓬松,状如蓬草。诗人抓住这么一个特征,就把钓鱼孩子的质朴形象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这个农村孩子的钓鱼技术并非十分娴  相似文献   

17.
一、积累与运用(巧分) 1、下列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豁亮(hu乙)虐待(nu色) 坚韧(沱n)深恶痛疾(劫 B、赊欠(sh色)溃退(k曰) 存段(咖)分外妖烧(苗。) C、沽污(zh加)踌躇(eh6u) 减否(vl)挑拨离回(ji加) D、精据(j众)辈翠(化i) 匿名(n1)万贯家私(动)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人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 读书使人知道天高地厚,__;读书使人通情达理,__;读书使人自强自励,__;读书使人知道进退取舍, A、能医萎靡不振之气 B、能治夜郎自大之症 C、能除欲火攻心之灾 D、能疗怨天尤人之疾 3、按要求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共4分,任…  相似文献   

18.
假如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会给那些四肢不健全的小朋友们画出适合他们的好胳(ɡē)膊(bo)好腿(tuǐ),让他们和正常的小朋友们一起,在操场上尽情狂(kuáng)奔(bēn)。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我会研(yán)制一种神奇的药,人只要吃上一颗就能体格强健———盲人能看到多彩的世界,行走不便的人能行走自如,得了不治之症的人能马上康(kāng)复。假如我是一名发明家,我将设计一种神奇的电椅,让行走不便的人坐在椅子上,一按电钮,电椅就能把人送到想去的地方。假如我是一位服装设(shè)计(jì)师,我会为自己设计一套宇航服。我要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在太…  相似文献   

19.
脑筋急转弯     
1.在农民(nóng mín)伯伯眼里,有一种人最忠于职守(zhí shǒu)。你知道这是什么人吗? 2.什么东西没有嘴却能(què néng)发出声(shēng)响,没有脚却能跑遍天下?  相似文献   

20.
睡眠(shui mian)是人类谁都不能缺少的“宝贝”,经常失眠、夜不能寐(mei)的人常常会心烦意乱。吃安眠药虽能使人早些入睡,但药物有许多副作用。于是,科学家开始琢磨(zhuo mo)催(cui)人入睡的新招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