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传统文化劣根性顽固地反映在社会各个方面:政治思想上存在着官本位理念及其家长制、官僚主义等组织表现,经济活动上有小农思想,科教文化上有中庸之道以及迷信愚昧观念,社会生活上有宗族、家族意念下的面子观、“义气”等。警惕和防范传统“不和”文化及其演变形式的“堕力”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培育法制观念相对于整个法制工程而言是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西方法治思想源远流长,而中国人治思想极为丰富。当前中国官方和民间存在着法制观念的诸多障碍:官方视法律为管制民众的工具,持片面的“秩序观”,对法制采取“机会主义”和“便利”态度,盛行官场“潜规则”;民间“情”重于“法“,迷信“关系”,缺乏权利观念和争讼意识。官方和民间的观念障碍又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培育法制观念既是渐进的,又是紧迫的。  相似文献   

3.
印度“信缘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主要是以印度佛教、印度教为精神支柱,并且融入、影响着世俗社会的文化。“信缘文化”具有宗教性、全民性,以神话和口头传说为载体,引导今世行为规范和追求来世幸福等特征。同时,“信缘文化”对印度人的价值观念、日常生活、时间观念等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在江苏启东。许多中小学生家长以所谓的“名字决定命运”要求变更孩子名字。校园盛行更名风。家长的迷信观念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有了这样的土壤,一些人背弃良知.打着种种预测美好人生的金字招牌招揽生意。  相似文献   

5.
晚年汉武帝与“巫蛊之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蛊,是以民间礼俗迷信作为观念基础而施行的加害于人的一种巫术形式,这种迷信意识严重侵入上层社会生活,汉武帝时巫风大盛,“巫蛊之祸”亦是发生于汉武帝统治晚期的一场政治风暴。研究“巫蛊之祸”,对于认识社会史,文化史之间的关系,是有其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孝道是近乎于宗教戒律的伦理观念,产生于社会对家长权利的迷信,是中日传统道德中的一个最根本的行为规范。但是同为东方文化圈的中日两国,在“孝”的表现上却显出极大的差异,那是因为两国在“孝”的看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即中国人伦理学思想中的“忠孝两难全”,而日本人则是“忠孝一致”。  相似文献   

7.
迷信的碑林     
在安徽省枞阳县与庐江县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凤凰山,又叫双凤山。传说清乾隆时有母子二人因饥荒饿死,在此同穴而葬,从此后,此地便“神光普照”,“有求必应”。于是,那些迷信的中国人便趋之若鹜。 每年到春节前后,来此“祈求保佑”者每天多达数万人,除了安徽本省的以外,还有千里迢迢来自江西,河南,浙江,福建及山东等地的迷信者。这些人不仅焚香磕拜,还都供上刻有“有求必应”、“母子神灵”等字样的石碑,使这里形成占地三四亩的碑林。日前,这里又建起了三座庙宇。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教育价值观:显性的或精英的价值观;隐性的或民间的价值观。前者主要反映在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判断上,如“教育从属论”、“教育工具论”等。但另一方面,在民间,在教育机构日常的教育行为中,却存在着与之相反的、非常普遍的迷信教育的倾向,我称之为“教育崇拜”或“教育迷信”。所谓教育崇拜,本质上就是夸大、迷信教育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把教育、教学和训练的作用是极为严重的。1.教育崇拜直接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断加重的直接结果在于,它使学…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仍搞“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做法劳而少功。教师一人的批改是“一言堂”“注入式”“抱着走”等观念在写作教学上的突出表现。姑且不说教师的批、改是否都能正确无误,仅就教师以一人的是非好坏标准,去绳正几十人,乃至百余人的习作,就不够合理合情!那样做,只能将一个活泼的习作个性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彩写作天地变得黯然失色!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  相似文献   

10.
封建制度长期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小镇,旧道德、旧观念、旧习俗已牢牢地占据了人们愚昧、麻木、迷信的心灵。“吃人”与“被吃”反复上演。萧红继承了鲁迅的创作精神,对国民性格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学是民族灵魂的书写,善恶美丑、人性人情的复杂多样以自叙传的形式表现出来,她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化、普遍性、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法艺术在“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三种具有鲜明性、典型性、创造性风格中不断发展,元、明、清三代的书法家们在这三种风格的影响下.为发展我国书法艺术曾作出巨大贡献,本对元、明、清六家书艺作一浅析与探源。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是其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的一个具有丰富和特定含义的哲学思想,也是其早期的代表思想。他把总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及其辩证法的本质,认为总体性是具体的、主客体统一的,渴望总体性就是渴望领导权。对于卢卡奇早期的总体性思想,我们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看待,既要看到它在整体上具有的片面性、局限性,也要看到其具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鲁迅论屈原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等论著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科学的评论,一方面充分肯定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作品的主流价值,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屈原及其作品的局限性。鲁迅论作家作品,不仅顾及“全人”、顾及“全篇”,而且顾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为文艺评论树立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文脉"的载体是十分明显的.中国"风水"的延续应以转型为前提.所谓"转型",一方面指"风水"在延续中要尽力剔除其中的迷信因素;另一方面,"风水"的延续也要借鉴借助于当代科学,提升自己的科学品位.目前,要谋划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风水哲学"、"风水美学"、"风水诗学"、"风水景观学"、"风水地理学"、"风水建筑学"、"风水规划学"、"室内风水学"、"风水心理学"、"风水微气候学"、"人体风水学"等学科.陈志华教授和李中教授发文对"风水"全盘否定.我理解两位教授对以"风水之名大贩迷信者的愤怨之情,但是,我又不同意二位教授一概否定"风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巫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但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与中国古老的巫术文化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三国演义》描写到的巫术类型就有相术、占星、占卜、通天等。这些巫术描写,对于丰富小说的文化内涵、表现小说的宿命论思想、形成小说的显隐双线结构、增加小说情节的曲折性,形成小说多方面的叙事艺术技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毋庸置疑,也宣扬传播了封建迷信与宿命论,损害了小说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对《三国演义》巫术描写的这种负面效应,我们也应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语文教育"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教育改革一直都在锲而不舍地进行着,然而尚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今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可参考以下思路:提前识字、早认多识;加强自学、大量阅读;识写分步、强化写字;喜欢交流、敢说善说;乐写能写、顺畅表达。此间的保障措施有:1.创编兼具识字和传承文化功能的《新蒙学读本》;2.编写在教学内容上有更高的确定性、能切实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小学语文教科书;3.阅读教学要改变思路与教法;4.习作教学要亲近儿童、贴近生活;5.语文教育要落实"大语文""生活语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慧远是中国早期佛教的著名高僧.他的思想理论对以后的中国佛教产生过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从慧远的佛学思想来看,他接受了说一切有部的毗昙学说,特别是其中"一切法实有"的思想,因而认为法性是法真性,是不变的实体.这与"缘起性空"的般若学说是不一致的,所以受到鸠摩罗什的批评.另一点是慧远十分欣赏犊子部一系《三法度论》所说的"有我"思想,以为"我"(慧远称之为"神")是一种超乎精神与形体之上的东西,并因此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一文中,以形尽神不灭的议论来反对当时的神灭之说.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大学思想进行探讨时,学者们始终绕不开大学理念、大学人和大学制度这三个关键词。在现实中,人们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和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常常出现重制度建设,轻价值理念与人文关怀的现象。雅斯贝尔斯曾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深入论述和阐释过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学人是大学的根本,大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大学制度是大学得以运行的外在保障。雅氏的大学思想对扭转时下工具理性迷信的世风和促进国内大学健康良性发展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是中国60年成功发展的先导。毛泽东打破了对苏联建设经验的迷信,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江泽民把解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了“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力量。胡锦涛把坚持改革和完善改革相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以新的理念报道新农村建设是媒体职责所在。在具体报道中,应力求做到以“新”字为切入点,把握报道尺度,确定报道思路;以“爱”字为着力点,开拓报道空间,扩大报道容量;以“农”字为突破口,改进报道形式,增强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