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积累的革命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民族精神的延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应该充分了解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情感中。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作用,强化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同,创建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种类全,是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燕赵大地的红色纪念地、革命遗迹记载曾经的烽火岁月,刻录永恒的历史丰碑。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好河北红色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展现河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进行经典研读、理论授课、红色体验,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等多领域高质量融合发展,激励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征途上迸发出更强烈的爱国热情,焕发出更昂扬的奋斗激情。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在新媒体时代下挖掘河北红色资源,并寻找实践路径,在沉浸式实践体验中真切感悟革命精神、追寻先烈足迹,用红色文化赓续伟大精神谱系,用光辉历史涵养革命澄澈初心,用信仰之光谱写美好时代华章,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受西方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冲击。通过追溯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很好地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本文通过阐述淮海战役精神,找出淮海战役精神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从而提出增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植根于革命年代的红色实践,发扬于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红色传承。将红色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对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响应,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思想肃清,是对“原理”课程内容的丰富深化。因此,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精心夯实融入的理论基础;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扩宽融入的实践机制;依托现代新媒体技术,大力拓宽融入的传播渠道;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提供融入的各种契机。  相似文献   

5.
在淮海战役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战争形势和发展需要,对广大军民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广大军民战斗和革命热忱,从而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淮海战役时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沂蒙红色文化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用什么培养人提供了丰富的沃土,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受社会环境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现实中青少年对沂蒙红色文化认知不足,认同不够,践行意识不强,致使沂蒙红色文化与青少年产生"疏离"现象,故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库、建设全媒体学习平台,强化实践养成是我们消除沂蒙红色文化认同疏离,建构沂蒙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开封“文化+”战略发展,助力开封发展更加出彩,以开封革命历史为基础,探寻在时代变革中的开封红色革命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纽带,结合当前开封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提出建设性的发展对策.即以“红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栽体,坚持全域发展观,拓宽红色文化传播途径,打响开封红色文旅品牌,继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从而推动...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现逐渐成为新时期思政教育的时代强音。为了解高专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状况,以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湖南幼专)为调查样本,进行红色文化认知现状的问卷调查和学生代表座谈,揭示高专大学生红色文化认知状况存在认同度较高、一知半解、选择矛盾等问题,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专院校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地验证。我们应把红色文化与本土的革命传统巧妙融合,积极钻研思政教学中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料,拓展实践中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深广度,不断提升红色文化在高专大学生中的精神地位,以期真正呈现红色文化在高专院校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红色文化是指以和平时期与内蒙古战争年代的遗址标志物、纪念地、革命文献所记载的革命事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人物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形态,在当代科技文明领域具有其深厚的内涵及底蕴。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弘扬内蒙古红色文化教育功能,对当代青年个体成长及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我国传统价值观及文化思想受到社会多元思潮的侵蚀,当代青年频频出现道德缺失、急功近利的现象。如何规范青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发展内蒙古红色文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内涵,探析内蒙古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理想信念功能及健康情感教育功能,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以我党党史文化及改革文化为核心,反映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绩、历史的先进文化。高校思政课作为我党先进思想观念传递的主要载体,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中,能够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生教育中实践,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党性与革命观念,进而彰显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开展价值。对此,立足于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的关联,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价值,提出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延安以革命圣地而著称,革命年代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延安在革命年代所留下的红色文化并没有过时。由于历史、现实、未来的需要,必须传承和发扬延安红色文化。当前,我们正在推进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以文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延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以借助媒体,依托旅游,或者在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发扬延安红色文化。其目的是要发挥延安红色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并增强其塑造民族精神的能力,继而提高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依托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是对青年认知历史、提升修养的过程,也是在新形势下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特色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平市为例,对以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做好青年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宁夏红色文化资源鲜明的革命历史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作为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对宁夏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现状做简要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滋养学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相似文献   

14.
宁夏红色文化资源鲜明的革命历史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作为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对宁夏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现状做简要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滋养学生的“拔节孕穗期”,引导莘莘学子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外语教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存在教师对红色文化资源收集不够全面、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缺乏深刻认知、外语教学与红色文化资源缺乏深度融合等制约因素。化解制约因素的路径是提高教师红色文化素养、创新红色文化外语教学、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胶东地区作为革命老区和革命根据地,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从文旅融合的要求来看,胶东地区红色旅游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播拥有良好的融合基础,具备较好的融合发展条件.但是,当前胶东地区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发展尚不成熟,融合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7.
红色体育文化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救亡图存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那个时期所形成的特殊体育文化形式,在当今小康社会与体育强国建设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通过文献资料及案例分析,对红色体育文化的内涵、红色体育文化的历史意义、红色体育的时代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方芳 《池州学院学报》2023,(4):106-108+138
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生态、格局、手段等发生深刻变化,安徽红色文化传播面临传播主体分散、传播内容繁杂、传播形式固化、传播渠道单一的困境,制约安徽红色文化传播力、引导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构建多元化红色文化传播主体、深耕多层次红色文化传播内容、打造多维式红色文化传播形态、搭建全覆盖红色文化传播矩阵是全媒体时代提升安徽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微”传播语境下,探索红色文化传播策略、培育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时代挑战与机遇,我们应立足于当下“微”传播语境,与“微”共舞,加强“微”平台建设,注重“微”内容引导,培育红色文化传播的“微”力量。关键在于运用“微”媒介讲好鲜活感人的红色故事,挖掘其深刻的价值内涵,增强吸引力、震撼力、感染力与传播力,培育与建构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使他们对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李大钊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挖掘、修复和再现成为了保护红色文化资源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以李大钊数字形象为例,详细阐述了李大钊数字人形象设计的方法与原则。同时利用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精准化、个性化传播,有利于促进全民红色文化教育,鼓励全民对于红色文化的参与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