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旅游宣传文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将其与旅游宣传文本翻译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了旅游宣传文本翻译行为人的特点以及其翻译要求,提出了适于旅游宣传文本翻译的三种翻译方法,即减译、增译、改译,以期为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旅游翻译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旅游景区资料翻译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鉴于旅游宣传文本的特殊性,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汉语的旅游宣传文本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达到宣传旅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曲阜“三孔”旅游景区,是古代先哲孔子之乡和儒学之源。如今,随着儒学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旅游宣传文本翻译显得极其重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结合声音、图像等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孔府与孔庙的宣传翻译文本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旅游文本英译质量的对策,以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本的功能是信息性、情感性和诱导性,文化翻译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至关重要.旅游文本的翻译原则,即适宜原则与对等原则.通过翻译实例说明以上原则,对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的独特文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宣传的成效.旅游文本有其独有的特点与翻译原则.探讨旅游文本的英译原则及其层次性,分析旅游文本英译的首要原则、次要原则及其各自重要的子原则,对旅游文本的英译实践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本翻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其质量直接影响国际形象及文化的对外宣传.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指出鼓浪屿旅游文本的主要英译错误,提出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可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本翻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其质量直接影响国际形象及文化的对外宣传。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指出鼓浪屿旅游文本的主要英译错误,提出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可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旅游文本的翻译是对外宣传中国和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和窗口,国内许多学者对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文章分别从文本分析、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要求、障碍,以及理论框架和翻译方法等方面对近20年国内的主要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希望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作为新兴产业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旅游英语文本的翻译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目前我国的旅游英语文本翻译方法还不够成熟,且相关翻译人才缺乏。该文主要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英语文本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索,对提高旅游英语文本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菲  张玲  曲宇 《英语广场》2023,(6):16-19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中央提出要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在山东流经九个城市,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对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文本的翻译研究,对于扩大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以功能主义理论为研究框架,结合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文本的翻译实例,探讨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宣传文本的翻译方法,促进黄河文化的跨文化宣传与弘扬。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文本翻译已成为向海外宣传和推介旅游景观的重要方式,在对外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伦理对于研究旅游文本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是规范翻译行为的准则和依据,是规范翻译市场的重要砝码。优秀的翻译作品可以吸引读者,从而达到旅游宣传的目的。本文根据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以云南旅游文本的翻译为例,从伦理角度分析旅游文本的英译。  相似文献   

12.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为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指导,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遵循"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原则,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实现与原文本同样的功能。汉英两种语言在风格、逻辑、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在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探索了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在目的语读者中存在较大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是宣传本国旅游资源,吸引外国游客。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必须在此目的的指导下进行。但目前我国的旅游文本存在着很多问题,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旅游文本是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但当前旅游文本的翻译问题层出不穷。基于诺德的翻译误差四分法,本文主要从语言层面、语用层面及文化层面对汉英旅游文本翻译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译者和相关部门两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旅游业的发展也异常迅猛。为更好地宣传和介绍风景名胜,在英译过程中使用何种翻译策略就成为旅游翻译课程教学的重点和核心。以旅游翻译课程中的教学文本—《五大连池户外解说词》的翻译为例,探讨如何在旅游文本翻译中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旅游资源为内容的旅游介绍文本涉及大量的中国历史文化信息,语言风格和语篇结构等方面都呈现典型的汉语言思维模式。为了获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在翻译旅游介绍文本时,需要译者加以"变体",通过对原文本的"变通"来实现。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7.
麦积山石窟周边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开始实施,本文就麦积山石窟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麦积山石窟文物与森林生态旅游等方面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1941年冯国瑞先生前往麦积山考察,对麦积山石窟进行编号,这是学界首次为麦积山石窟编号。1944年,冯先生又前往麦积山作编号说明,并绘平面草图,撰成《调查麦积山石窟报告书》呈报当时的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如今冯先生所绘平面草图已佚,导致冯先生所编洞窟无从知晓,笔者根据冯先生《天水麦积山石窟介绍》一文,对先生所编窟号与现行窟号进行了考对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本类型理论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提出,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全面客观的翻译批评与评估模式。本文在追溯文本类型理论产生根源及其理论框架的同时,结合呼伦贝尔旅游文本自身特点探讨了如何划分文本类型并展现其功能,并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制定相应的翻译原则。以期提高该地区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更好地向国外游客宣传旅游景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本英译质量的高低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此前较少有人从社会符号学等语言学理论的视角探讨旅游文本的英译。笔者希望从该角度对旅游翻译进行分析,以发掘出符号学在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