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主体间性教学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下的主客体二元关系属性,朝着交互主体的方向演进。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扬弃并发展了传统的主体性外语教学法,为法语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为实践路径,实现法语教学的主体间性转变,有利于法语学科的可持续性,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均衡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随着心智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可以广泛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去。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被应用的一种语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机地结合语言学理论针对现代教学模式做出改革。本文尝试将心智哲学和主体间性思想引入英语教学,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忽视的主体间相互关系给予了充分重视,并构建了新型的主体交互式教学模式,探讨英语教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学语文主客对立的教学模式的弊病为:1)普遍使用教化论教材,教材沦为传播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工具客体,学生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客体;2)广泛使用灌输式教学法,教材和教师是封闭的知识主体,学生则是被动的学习客体。提出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打破当前的主客对立模式,构建新型主体间性模式,其具体措施为:1)推行审美主义教材,恢复教材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二者的审美交流;2)倡导互动式教学法,使教材和教师成为开放的知识主体、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主体,从而实现双方平等交流、沟通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体间性的理论,依据我国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题型,结合所教学生均为法律专业学生这一特点,作者在设计课堂听力测验的内容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有效地将学生的意图和价值融入测试内容,从短对话、长对话、短文理解及短文听写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有其在哲学发展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主体间性视角看课堂中的主体关系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章描述课堂中的各种主体间性,并受到文学中的主体间性启发,提出在大学英语精读课中课文与课文作者应被视为主体,阐述教师在各主体中应充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新的观念下对精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采用定性研究,总结出了三种新的读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二外日语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的教育观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文章从主体间性的外语教学理论内涵、二外日语教学中的主客对立现状入手,探讨了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二外日语教学新模式。认为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新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翻译主体间性将作者、译者、读者都做为主体。翻译是在这3个主体之间相互发生关系的基础上,以译者为中心所产生的活动。作者这一主体在英语影视中相当于编剧,英汉翻译不能偏离剧本,不能偏离编剧最初的写作意图。译者作为一个主体,在沟通英汉两种文化的同时,寻找协调编剧和观众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观众的主体性说明英语影视字幕的汉译只能尽量让大多数观众接受,并且在观众的批评声中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9.
教育主体间性之意义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视阈中的主体间性研究是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它的提出不仅使我们对教育主体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突破,也使我们在处理教育活动中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问题上获得了崭新的思路。文章以教育主体间性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基础,结合教育主体间性所提倡的复数主体和所奉行的主主关系,分析了教育主体间性对以往教育主体观和教育活动观的超越,从而揭示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师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存在目标错位、内容陈旧、评价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主体参与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现代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重构课型等方式构建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学生参与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崔赢素 《林区教学》2012,(12):103-105
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是把教育看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的交流,从而奠定了教育是人性本真的存在方式。立足于主体间性理论和健美操教学的现实状况,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在健美操主体性教学基础上,对主体间性健美操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条走出主体性教学困境,适应健美操教学改革要求的主体间性教学之路,为深化健美操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主体间性最初是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首次提出的。作为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主体间性强调以交互主体性来取代个人主体性,强调主体间关系的平等性、交往性和互动性。从主体间性视域下分析高职服装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缺失,进而提出优化高职服装英语教学的方法,突出主体性、品味性、互动性、合作性,构建双向互动的服装英语教学模式,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主体间性的概念和国内外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随后探讨了主体间性视角下师生关系模式的构建,最后得出结论:主体I".-1性的师生关系模式,既吸收了传统师生关系的优点又抛弃了不适应时代的弊端,从而最终使得师生关系走向和谐,在和谐的氛围得到发展和进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级英语课是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核心课程之一,课堂上教师作用的发挥显得更为关键。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能为探讨高级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就是以"主体间性"这一哲学方法论为基点,通过对主体间性教育内涵和特征的归纳,对高级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分析,对高级英语课堂上教师角色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现状,文章从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观、营建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的教学情境五方面论述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启示,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教学各要素进行重组,构建了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永祥 《江苏教育》2015,(10):19-23
自夸美纽斯于17世纪30年代出版《大教学论》并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统治教育领域数百年;19世纪,赫尔巴特继承了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赫尔巴特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实践。20世纪,杜威基于对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思考,提出儿童中心论,执着地探索"现代教育";自此,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便盛极一时。其实,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与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与学生是课堂场域同样重要的主体,唯有践行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方能让教育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情境中主体间的内在民生质,它具有主体性、对立统一、教育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点。正确把握其特点,有助于和谐的教育主体间性的达成。  相似文献   

19.
现象学开启了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作为现象学的重要概念,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为我们理解德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主体间性的哲学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对传统的德育观进行了反思,进而揭示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的内涵及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主体同性理论的角度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我们正确地认识思想政沽教育的主体,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说角,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