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梳理并分析翻译家方重的翻译思想,并以《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个案,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层次,进行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事实证明,他作为一名译者,既进行翻译外的努力,也进行翻译内的努力,内外的思想和行为一脉相承,并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既"求真"于原文和作者,又尽可能"务实"于读者和社会,符合译者的一般性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译文产生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译者的双语能力,译者自身和目的语的文化价值取向,翻译的目的,读者期待等.本文研究聚焦于翻译过程中最基础的行为"选词",考察译者主体性如何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因"翻译的性质"和"翻译的活动性质",译者行为自发受到语言制约和社会制约。"译者行为批评"作为一种翻译理论,它不但具有描述功能,而且具有一定的规约功能。其规约功能主要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翻译行为的语言性自律和社会性自律。通过分析发现:译者行为批评提供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并不是一条刚性的翻译准则,而是给译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衡量的尺度,帮助译者更加清楚地认识翻译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方便译者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陈贻范的《孝经》英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辅之以传教士裨治文和理雅各的两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其华人离散译者的特殊身份与角色,深度探讨陈贻范的译者行为。研究发现,陈贻范的译者身份与译者角色对其译者行为产生了较多正面影响。在翻译选材上,陈贻范兼顾中华优良文化传播和古籍名声维护;在翻译策略上,通过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确保中华文化内涵的传播,通过普通句式的归化翻译确保译文可达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文化作为翻译行为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其文学标准、接受方式、社会意识形态等必然对翻译产生影响,形成译本不同的翻译取向,从而产生许多独特的译作;社会文化通过译者作用于翻译作品,译者对需译文本的选择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而译者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从而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的可接受性强调以目标语、目标文化为基准,注重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然而,鲜有学者研究译者与可接受性。但是译者也是读者,也存在不同的可接受性。该文将译者看作翻译过程中原作的第一读者和自己译文的第一读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译者在理解原作和翻译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可接受性,提出译者的可接受性即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的取舍。并对可接受性差异产生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以期更好地研究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译者的翻译行为同时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译者的知识修养、个性风格、审美倾向及能动性等主观因素对其翻译行为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而客观外部因素如政治、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对其翻译行为也有明显制约。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指导学生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思维方式审视问题,以求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操作能力和读者译品鉴赏能力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阐释学翻译理论框架下,翻译过程可以分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阐释学分析的翻译步骤,译者主体性作用在对原文本的理解和阐释过程中得到了彰显,在翻译《太平广记选》过程中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将中国文化内涵介绍给西方读者,实现了翻译再创造的过程.阐释翻译操作过程中从语言理解到译者主体性作用的考察,也为阐释学翻译理论指导实...  相似文献   

9.
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通过对余国藩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研究发现,余国藩的译者行为与源语文化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译者在翻译中的“求真”行为主要体现在乡土意象、乡土情理、神仙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忠实。译者的“务实”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文本中源语文化的解读、中西文化的融通、文化内涵可读性的实现等方面。译者在翻译中“求真”行为的目的在于对源语文化的“务实”。而余国藩译者行为的动因源于他的学者型译者身份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一般文学翻译以"文化分析"为方法的思路是否适用于研究古希腊戏剧翻译值得商榷,因为古希腊戏剧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分析"行为。"文化分析"的发生逻辑不同,决定了古希腊文学翻译的研究思路也就不同:以译者的主体意识为中心,从译者的创作目的(起因)、翻译时的文化阐释(过程)和为读者提供新认知的意旨(结果)来研究古希腊戏剧翻译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分析"的论述行为。  相似文献   

11.
文化预设是沉淀于源语及源语读者心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导原语读者世界观、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它不仅制约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文本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而且宏观上也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Nord提出了翻译功能为主导的文本分析模式,预设性分析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基于Nord关于文本功能,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不同所产生的问题的论述,结合文化预设的例子,讨论分析Nord提出的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对文化预设翻译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探讨余华作品主要英译者、英籍汉学家白亚仁的译者惯习,具体体现在翻译选材、翻译观、翻译策略三方面。白亚仁偏爱翻译反映普通中国人生活或真实描写或批判当代中国、人情味较浓、语言幽默生动、简洁朴实的作品;他主张译作应忠于原作的内容和思想,但不宜过分拘泥于原作的形式和结构;他在翻译《第七天》时采用的个性化翻译策略包括:删繁就简,将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针对中国文化专有词总体上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19年路遥中篇小说《人生》英译本出版,长居亚马逊中国文学畅销榜前列,译介传播效果与海外读者反馈良好,向世界生动展现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本文聚焦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借助“求真-务实”连续统分析译者行为倾向,并结合“资本”概念考察译者行为合理度的社会性制因。研究发现,译者行为呈现“务实为本,求真为辅”的合理倾向,既保证译本传播效果,又顾保留中国乡土文学特色。该行为倾向的形塑原因在于出版社的经济资本以及译者对象征资本的追求处于强势地位,驱使译者行为倾向“务实端”;原著与作者的文化资本与中国政府翻译工程的经济资本处于弱势位置,对译者行为影响有限,仅呈现部分求真之痕迹。本研究立足译者行为倾向,剖析其社会性影响因素,有利于拓展路遥小说英译研究视野,为中国文学外译活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翻译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但国内的研究较多地考察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无意中忽略了译文读者和接受环境。尤其是接受环境的主体性本质及其在文学翻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别从社会文化的差异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对读者和译者的影响两个方面详细地阐释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的制约因素和表现.从而肯定接受环境的主体性本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对微弱,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文学在翻译成别国语言的时候经常会经历"水土不服"的状况,外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因为翻译和文化原因会对中国文学产生难以理解的印象。这就要求译者在对中国文学进行翻译的时候,注重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性。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通过阐述生态翻译学的含义和作用,并对葛浩文先生翻译的《丰乳肥臀》进行分析,考察翻译生态环境对于译者的选择和制约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交际等多维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或者称曲译,往往源与其背后的深刻文化根源。具体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特定翻译目的,目标读者接受能力的考虑,译者的翻译风格和个人经历等。通过译者自己对译本或翻译的阐述可以看到这一过程中译者的个人经历、动机目的、知识背景、社会期待、价值标准、文化类型等等因素是如何进入翻译文本的。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成一个包括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元关系的两轮明示——推理过程的交际行为,将读者纳入整个翻译过程,确立了读者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译者在选取异化归化策略时,既要考虑提高读者的认知语境,使之获得异域文化的审美需求;又要考虑迎合读者的认知能力与阅读习惯,使之提高对译作的兴趣。也就是说,译者在选取翻译策略时,要确保读者付出的处理努力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读者就像一双隐形的手,操纵着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20世纪前半期《红楼梦》的英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该时期同一文化系统下译者怎样参与、回应以致影响《红楼梦》的翻译与传播;基于译者群体在身份、国籍等方面呈现的变化,分析这些因素对翻译选材、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所产生的影响。译者群体从自己的身份出发,或出于服务语言的需要,或出于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抑或为了满足读者异域情调的需要,大都采取意译和创造性翻译的策略,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展示了时代和文化因素对该译者群体所起的整体作用,为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弗朗茨·库恩凭借卓越的文学才华,系统而大量地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为德语,为德语国家读者打开了了解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大门。文章通过对其代表作——《水浒传》德语译本《梁山泊的强盗》(DieR~ubervomLiangSchanMoor)的分析,结合第一手德语文献及档案材料,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译者采取的意译和改写的文化翻译策略,并通过不同读者群体的反馈,评述译者对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观,译者的翻译行为是一系列动态的选择过程,译者的任务是顺应目标语读者的时间、语境和语言的结构特征,从而让其译作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林语堂有选择地编译了中国经典作品《论语》,其翻译行为顺应了当时目的语读者的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及语言特征,成功地实现了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