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总结呼和浩特市2000年~2012年的地价变化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影响地价变化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预测今后地价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利用库尔勒市中心城区2010年商业地价数据,结合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生成商业地价等值线图,并在此基础之上揭示库尔勒市中心城区商业用地价格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库尔勒市中心城区市商业地价中心分为两级,一级中心1个,二级中心2个;地价的空间向心性明显,分布整体呈现圈层结构,地价越高的区域面积越小;地价峰值与商业中心的分布密切相关,商业地价的变化与交通主干道方向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都市地价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都市出让地价,按用途可分为住宅、商业、综合和工业用地出让地价,具有较强的空间特征。对其进行空间分析,有助于了解各类土地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动趋势。都市地价空间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趋势面法、不规则三角网法、距离倒数法和克里格法。本文采用克里格法分析了北京市商业、住宅、综合和工业出让地价的空间分布格局:住宅出让地价水平存在内高外低、北高南低的趋势,且郊区化现象较为明显;综合地价高价位地价主要集中在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中等级地价主要分布在王府井和东单、金融街一带;商业地价总趋势是北城大于南城,地价重心略偏北东方向,高等级商业地价以旧城区为主,呈"凸"字形空间分布格局,中等级地价受北京市新的市级商业中心的影响,呈组团式分布;高等级的工业地价主要集中在海淀区,中等级的工业地价呈多个次中心分布。发现地价空间变异受随机因子影响较小,但四种出让地价具有较强的空间毗邻效应,且毗邻效应有效半径在7.79km--47.03km之间。这一发现对于引导地产投资及开发项目布局,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地价与城市规划的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分析了呼和浩特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对城区地价的影响,同时简要分析了地价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反馈作用,以期为呼和浩特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析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关系,有助于推动城镇间合理化地价竞争、协调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讨论了湖北省80个县(市、区)商业、住宅和工业地价在武汉城市圈等经济体协同发展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详细分析各类地价与城镇化率的空间作用关系。结果显示:湖北省县域商业和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微弱的集聚分布;工业地价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呈微弱的离散分布;各城市城镇化程度对地价的影响并未呈现一致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而言,城镇化对商业地价的正向作用表现为:鄂中地区鄂东地区鄂西地区;对住宅地价的影响作用表现为鄂东较鄂中地区敏感,且为正相关关系,而鄂西地区呈明显负相关;对工业地价的影响表现为正向关系,且鄂东地区鄂中地区鄂西地区。因此,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省域地价管理中,不仅应加强中心城镇地价与周边城镇地价的衔接,引导人口的集聚与分流,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经济体的城镇化协同发展;而且应该注重地价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杠杆作用,结合鄂东、鄂中、鄂西地域差异,分用途实施精准调控,遏制不正当地价竞争。  相似文献   

6.
揭示微观影响因素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作用关系,是提高城市地价和房价预测水平,有效进行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本文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定量测度与分析特殊自然地物湖、江、山体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尝试根据影响因素作用的差异解释住宅地价和房价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部分原因。结果表明:(1)住宅地价和房价与各自然地物之间呈现空间非平稳的影响作用关系;(2)湖对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平均边际价值分别为0.11元/m2、0.52元/m2,江均为0.15元/m2;在区域分布上,住宅地价和房价高值区受湖和江的影响更显著,面积较大的湖泊(如东湖)因受周边商服繁华程度、供给能力等因素影响对住宅地价和房价的作用存在各向异性;城市的山体或因坡度小、分布零散及周边特殊用地结构如黄鹤楼等保护性建筑限制了区域土地的商业开发,使其对住宅地价和房价影响作用不显著;(3)住宅地价与房价受湖影响的作用变化趋势并未呈现空间一致性,而是切合了区域住宅地价和房价的价格走势,且变化幅度与价格高低呈正相关;住宅地价和房价受江影响的边际作用力大小差别不大,空间上表现为梯度和圈层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价空间的计量经济分析——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洪  金杰 《资源科学》2007,29(4):25-32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和土地利用优化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了单一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分析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再运用昆明市2001年~2005年土地出让交易的实际地价案例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昆明市不同用途地价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影响地价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①不同用途的土地利用方式,地价空间变化各不相同;影响各类用途地价空间变化的因素不完全相同;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应该是离市中心距离; ②随着城镇土地有偿有限期制度的确立和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中国省会级单一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及其表现形式——地价空间分布,越来越接近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模式。但是,由于历史的沉淀和改革的不完善,中国城市地价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仍有相当多的不完善之处,需要通过深化土地和房地产管理改革来加以改进。本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及房地产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土地价格及其形成的原因,介绍了未来几年呼和浩特市地价的趋势特点,对呼和浩特的地价的持续合理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建超  吴群 《资源科学》2008,30(1):64-71
城市地价时空演变是研究随时间的推进,反映城市土地收益能力的地价在城市内部空间如何分布的问题,实质是二维地理空间、时间维、地价水平等元素综合构成的四维空间问题。文章在分析地价时空演变内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国内外城市地价空间演变与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研究的技术方法、成果予以评论,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对城市地价的时空演变分析还局限于不同时期地价的静态对比,未将地价空间变迁与时序变化紧密融合起来,没有真正体现城市地价的时空一体化演变过程。最后提出,选择合适的时空统计分析工具与方法,运用TemporalGIS技术,把影响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的空间与非空间因素结合起来,探索城市地价在时空上的演变模型,进而监测城市地价时空变化动态。将是城市地价时空演变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海量数据的分析检验是地价空间分析的基础环节.本文应用ESDA技术,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价样本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价空间插值.研究结果表明,经过ESDA空间数据分析处理后的地价样本的空间分异更为细化和多方位反映地价的空间变化特征,显著提高了地价空间分析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领域中房价与地价的空间分布格局应该具有一定的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在地理信息支持下对房价与地价进行研究将更加直观和准确。从区位角度来分析区位价值及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得出房价变化的趋势预测,为政府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价监测点配置的空间关联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建超  吴群  钱畅 《资源科学》2011,33(4):698-703
城市地价过快上涨倍受关注,地价监测点反映地价信息的准确与全面性直接影响对地价变化水平的把握。已有研究是采用空间群点简化或分层抽样模式配置监测点,但太过强调监测点数量的控制与简化,忽略了地价分布的空间相关性与整体性。本文提出了城市地价监测点配置的空间关联模式,在挖掘城市地价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系统非对齐抽样"方法布设地价监测点,运用2008年南京市地价动态监测及基准地价更新研究中的住宅地价样点资料对本文设计的监测点模型进行检测,住宅地价监测点配置结果不仅能体现城市经济发展重点区域重点监测原则,而且可较为准确地掌控地价的水平与空间布局信息,提高地价监测数据质量的同时为地价下一步更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呼和浩特市为主要的研究区域,以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呼和浩特市Landsat4-5TM卫星数字影像,以及2015年、2017年Landsat8OLI TIRS卫星数字影像为数据,通过ArcGIS和ENVI软件平台提取植被覆盖度,研究1990年~2017年呼和浩特市植被覆盖度的总体变化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研究呼和浩特市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综合分析呼和浩特市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时间上,1990年~1995年呼和浩特市的植被覆盖度处于下降的趋势,1995年~2010年,呼和浩特市的植被覆盖度处于平稳变化阶段,2010年~2015年,呼和浩特市的植被覆盖度再次出现下降趋势,但到2017年,呼和浩特市的植被覆盖度稳步上升,有明显的改善;空间上,呼和浩特市呈现中部植被覆盖度较高,南北植被覆盖度低的空间格局,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4.
依据城市土地价格体系和地价空间分异规律,针对目前常用地价专题地图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土地等价线图,介绍了城市土地等价线图绘制的一般方法。在呼和浩特城市土地价格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绘制了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等价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就城市土地等价线图绘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榆树市基准地价测算为例,详细阐述了土地的立体空间区位对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影响.提出在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引入土地的立体空间区位因素修正可以有效防止测算的基准地价违背地价形成规律,使评估的地价更符合客观实际,以利于政府招商引资,协调土地市场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土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价格杠杆调控是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可及时掌握城市地价的变化动态,量化反映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以镇江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为例,在GIS支持下,探讨其建立方法,对地价区段的划分、地价监测点的选择、地价指数的编制等做了完善和细化.计算结果显示,镇江市商业用地地价指数自1998年到2002年,总趋势是稳中有升,各级升幅不等,以二级地地价升幅最大,为29%;六级地升幅最小,为7%.研究表明:①地价监测点的选择和确定是该体系建立的关键步骤,合理运用城市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资料,是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的前提;②体系建设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检索、查询、图形显示以及数据管理;③<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在技术准备、监测点设立、监测点资料整理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但也存在问题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收集和整理的呼和浩特市商品房交易地价的测算与分析,就呼和浩特市商品房成本之一的楼面地价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应实现用制度来管理、规范市场,制定一个标准楼面地价体系可以维护政府收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也可以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土地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价格杠杆调控是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组成。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可及时掌握城市地价的变化动态,量化反映城市地价变化信息。以镇江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为例,在GIS支持下,探讨其建立方法,对地价区段的划分、地价监测点的选择、地价指数的编制等做了完善和细化。计算结果显示,镇江市商业用地地价指数自1998年到2002年,总趋势是稳中有升,各级升幅不等,以二级地地价升幅最大,为29%;六级地升幅最小,为7%。研究表明: ①地价监测点的选择和确定是该体系建立的关键步骤,合理运用城市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资料,是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的前提; ②体系建设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检索、查询、图形显示以及数据管理; ③《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在技术准备、监测点设立、监测点资料整理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但也存在问题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榆树市基准地价测算为例。详细阐述了土地的立体空间区位对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影响。提出在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引入土地的立体空间区位因素修正可以有效防止测算的基准地价违背地价形成规律,使评估的地价更符合客观实际,以利于政府招商引资。协调土地市场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兴未艾.探索和建立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体系,对促进旅游风景区土地市场的培育与规范,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体制创新等具有积极意义.旅游风景区的土地利用、地价形成机制和地价影响因素等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征,我国现行的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方法体系难以直接套用于旅游风景区的基准地价评估.文章根据旅游风景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影响旅游风景区土地收益的主要因素及收益形成机制的特殊性等,结合地价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提出并论证了以旅游风景区开发项目为对象,以景区或景点为均质地域,以土地质量评价为基础,土地收益或市场地价资料为依据,按风景游览设施建设用地、旅游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旅游接待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和停车场用地5类用地类型建立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的评估方法体系,并在杭州市、天台县等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评估中得到实证检验,研究的成果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