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生态和谐话语分析与话语分析紧密相连,它不仅仅是话语分析的分支并且有自己的分析原则、方法和主体影响因子,这些可以追溯到M.A.K.Halliday有关语言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选择性和进化性的思想。生态和谐话语分析利用语言在构建现实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推动生态系统中人与人、人与其他物种、人与自然以及语言与生态之间的和谐,促进"思"和"行"的生态语言学化。本文尝试通过对生态和谐话语问题的讨论,勾画出生态和谐话语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董事长致辞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开篇部分,其内容能反映企业整体发展情况,语言表达能影响企业形象的树立。及物性系统用于分析句子和语篇,它包括六个过程且分布于董事长致辞的各个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六个过程在董事长致辞中所占比例和分布情况,探讨语篇类型与其意义表达之间的关联,帮助读者理解董事长致辞深层意义,帮助企业完善董事长致辞。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亨利·梭罗的散文作品《瓦尔登湖》以热爱自然的情怀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具有较高的生态学价值及研究意义。选取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及物性系统对《瓦尔登湖》中关于动物的话语进行生态分析,以探讨作品中人与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研究发现,梭罗主要运用及物性系统下的物质过程、心理过程以及行为过程构建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传递了积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戴源蒂 《英语广场》2022,(36):39-42
当下女性话题愈发引起社会关注,公共平台上的女性话语建构对女性身份表述和女性主义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生态话语分析视角出发,以物性系统理论为指导,选取了近年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四场女性主义演讲作为研究语料,对其及物性过程分布特征、话语生态取向以及话语建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后续优化女性话语建构,促进社会两性生态和谐稳定带来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从及物性、情态动词和转换方面探讨政治语篇的话语功能,以便更好地掌握批评性话语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国际贸易摩擦话语分析框架以研究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话语沟通的实践策略,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话语分析方法,结合国际贸易摩擦语境特点,研究国际贸易摩擦话语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确立按照"描写、阐释、解释、反思"四个步骤建立国际贸易摩擦话语分析框架,据此揭示国际贸易摩擦话语中的权势关系、文化差异及隐藏的意识形态偏见,评估国际贸易摩擦双方的矛盾焦点和分歧,从而为正确理解和处理国际贸易摩擦话语提供辅助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和合生态哲学观指导下,利用符际互补理论对某网络旅游景点简介多模态语篇展开生态话语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旅游景点简介多模态语篇所表征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构图意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模糊性特征。因此,基于生态话语视角,该网络旅游景点简介创作应增加自然界中非生命体和非人类生命体视角、双向“索取”类信息以及自然景观或自然物种的显著性来发展其多模态语篇。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瓦尔登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与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非常契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从生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该散文集的情态系及语气系统进行分析,有效揭示作者如何通过语言影响读者的生态观念,呼吁读者尊重与保护自然,从而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与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9,(1):35-39
贾平凹作品语言形式多样,通俗幽默,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出发,其作品《浮躁》的语言大致可以分为语言进化、语言人权、语言生态、语言多样性与濒危语言等四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色彩。这些语言凸显了贾平凹文学话语在传达人民心声、表达民众切身权益诉求及实现自身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魏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一诗及其英译本进行及物性分析来探讨诗人的生态观,从而展现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生态话语分析方面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登池上楼》及其英译本主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来体现诗人尊重自然、亲和自然的自然生态观;通过行为者的拟人化来展现世间万物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社会生态观;通过关系过程来表达诗人顺从性情,归隐山水以期追求自我的精神生态观。研究发现,汪榕培译本和许渊冲译本的及物性分布于原诗差距较大,但生态观和原诗相近,汪榕培译本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李鹏婷  王晨 《英语广场》2022,(28):31-35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为研究视角,采用生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宋祁《玉楼春·春景》及其英译本中的生态意义和内涵。研究发现,《玉楼春·春景》及其英译本主要通过及物性过程中的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来构建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生态观以及不慕名利、珍惜美好时光的精神生态观。本研究从及物性视角对宋词进行生态话语分析,不仅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实际意义,也有助于传播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  相似文献   

12.
王婷婷 《考试周刊》2012,(51):30-31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本文旨在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从分类、转换、情态三个方面分析关于4.28胶济铁路火车相撞的新闻报道,揭示了英语大众语篇中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晓彤 《海外英语》2022,(14):62-64
当今世界深处新媒体革命浪潮中心,新媒体的发展拓宽了以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研究范畴,将以图片为主的视觉交际新模态置于文本同等地位进行分析。该文遵循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范式,以Clare Painter、Jim Martin和Len Unsworth在《解读视觉叙事:儿童图画书的图像分析》(Reading Visual Narratives:Image Analysis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提出的复杂视觉叙事元功能框架为理论指导分析视觉模态,结合马丁和罗斯(Martin&Rose)所提出的话语分析方法作为补充框架,选取《一本关于学习的众筹指南》(The Crowdsourced Guide to Learning)为分析语料,旨在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批评话语分析(CDA)从公众语篇分析出发,揭示语言结构选择与意识形态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语篇是公众语篇中最具代表性的语篇之一,通常被政治演说家用于表明政见,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该文以希拉里的退选演说为语料,分别从及物性与情态系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韩君 《海外英语》2015,(3):216-217
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批评话语分析(CDA)从公众语篇分析出发,揭示语言结构选择与意识形态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语篇是公众语篇中最具代表性的语篇之一,通常被政治演说家用于表明政见,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达到影响受众的目的。该文以希拉里的退选演说为语料,分别从及物性与情态系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通过对语篇的分析,揭示话语与意识形态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权势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以疫情暴发期间《经济学人》官方网站的部分英文报道为分析对象,分析该经济杂志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报道、看法与态度,揭示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相似文献   

17.
王妍 《海外英语》2024,(6):74-76
基于评价理论下的介入系统框架,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选取CNN有关“威洛石油项目(Willow Project)”的报道作为典型新闻类能源话语进行剖析,统计分析报道中介入资源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以判断报道背后所隐含的生态取向。研究表明,报道中借言资源占比远高于自言资源,借言资源的整体分布比例为“归属>包容>否定>反驳>支持>同意>宣布”;通过分析可见,报道整体生态取向为生态有益性,呈现出生态本位立场。  相似文献   

18.
尤亚纯 《文教资料》2007,(32):30-32
批评语篇分析旨在揭示语言的政治性以及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联系。本文首先介绍了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基础及进行批评语篇分析所依赖的语言学理论及其常用的分析方法。然后通过对一些新闻实例的分析来揭示批评语篇分析在分析新闻语篇时有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韩礼德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划分了三大语言元功能,分别是语篇功能、人际功能以及概念功能。评价系统则是在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对人际功能的纵横延伸,揭示了多种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包含介入、态度、级差等子系统。本文以英语辩论赛中的冲突话语作为研究语料,探讨其评价资源的分布特征,并为英语口语教学获得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贺苗 《英语广场》2023,(18):48-51
本文采用国际生态话语之及物性模型,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对《新概念英语》课文Training Elephants中的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在所有及物性过程中,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占绝对主导地位,中性过程最多,破坏性过程次之,有益性过程最少,故总体呈现偏破坏性的生态特征。(2)课文在构建训练大象的事实中,明确反对过于暴力的训练方式,但同时过分强化大象主体意识,弱化人类行为的攻击性。故不利于读者正确认识到人类的生态主体责任,也未传递出人象和谐相处、交互共生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