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很敬佩屈原。他虽然没有写过专门评论屈原的文章,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赋、书信和杂文里,找到一些和屈原与《离骚》有关的文字,《屈原塔》诗和《屈原庙赋》,就是其中最详细的资料。本文尝试尽量把这些资料集中在一起,加以分析和讨论,使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苏轼对屈原和《离骚》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释形成屈原悲情的个人性格气质,文化传承的矛盾冲突以及他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浅析与屈原有着相似悲情命运的司马迁、李白、苏轼对屈原悲情遗风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3.
对屈原和苏轼的比较研究,与其着眼于同,不如重视其异。特别是从士文化类型的角度看,研究其异,更有意义。这是因为:屈原、苏轼虽同为士人,但无论是思想特征、个性气质、处世态度和方式,还是文学创作的内涵和风格,均有很大的不同。屈原和苏轼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士”,他们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具特色、不可更替“的这一个”;同时,他们所显示的不同的人生遭际、昭示的不同的人生道路、给后人提供的不同的士人范型,都有着深刻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人生和思想在中国古代士人群体中具有普遍性,因而屈原精神影响深远以至形成一种传统.从屈原入手考察历代士人在面对入世与出世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的复杂性;从屈原的自杀,到后人的离骚、庄子、佛,直至苏轼的三教汇通旷达圆融,从中可见士人处世哲学思想的逐渐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曲线》一文开篇亮出观点。二、三、四段运用“重重劫难”、“销蚀不掉”等扣题词汇叙写屈原、周瑜、苏轼等多位历史人物的曲折而丰富的人生经历的故事支持自己的观点,五、六段在此前叙述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说理透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何时起,学生的写作就开始了与高考应试作文的接轨:注重包装,行文充斥大量古人,从屈原到司马迁到陶渊明再到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乃至蒲松龄曹雪芹,开口曰“太史公”,闭口云“苏轼的经历告诉我”;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陶渊明的弃官归隐到蒲松龄的屡败屡战,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7.
前两年,网上有这样一篇博文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一句话“屈原向我们走来……”通吃高考作文题》,文中列举了将“屈原向我们走来……”这样一句话灵活运用于高考作文题的几个范例。材料通吃高考作文现象追溯到更早,是2007年网上的一个帖子:“苏轼材料通吃高考十省市作文”,有人用苏轼的材料,以十省作文题(怀想天空、诗意的生活、科举论、提篮春光见妈妈、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必须跨过这道坎、  相似文献   

8.
打开世界文学画廊,那一个个站在千年之远、万仞之遥的文学巨匠便会耸立在我们面前: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老舍、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他们不但以自己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更以他们辉煌的著作照耀着后人。名著,是经过人类社会千百年淘洗后流传下  相似文献   

9.
纵观历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我们发现许多文章纵横古今,旁征博引.考生选取了古今中外的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以论证自己的中心论点,显示出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写作素养.同时,我们也发现尽管每年的作文话题不同,但总有考生运用了相同的例子,其中最多的是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等每个高中生都熟悉的著名人物,却仍然备受改卷老师的青昧.……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思想,是比较复杂的。从《东坡七集》收录的二十三篇赋来看,佛老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涉及到许多方面。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着重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寓庄于谐,借嘲讽自己的贫困来反映现实生活;二、乐天知命,树立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三、格知物理,以求有补于世;四,探索人生奥秘,追求绝对自由。 苏轼的一生,政治上极不得志,他因与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政见不合,数次被贬黜,甚至因乌台诗案而下狱,受尽苦楚。较之屈原,苏轼受到的政治迫害更为残酷,特别是伴随着政治失意而来的贫困,压得苏轼几乎抬不起头来。生活的窘迫,使苏轼对朝廷的昏  相似文献   

11.
我们有一个习俗,每逢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包粽子吃,有些地方要划龙舟竞赛.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 上溯历史可以知道,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宋代就有,苏轼《屈原塔》写道: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最忌百家衣"。千人一面,古今同腔的作文缺乏个性,读之如同嚼蜡。而我们在平时批阅学生作文时,却发现许多学生作文面目雷同,选材都是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司马迁,结构都是总分式,盲目模仿高考高分或满分作文,没有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文体、熟悉的写作模式中去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写作中没有"自我",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像这样"无我"的作文,莫说打动阅卷老  相似文献   

13.
北宋大文豪苏轼是可与屈原、李白、杜甫比肩的超级文化名人,他始终以浩然正气积极入世,坦然面对挫折,乐观豁达,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命运,求真务实,政绩斐然。他一生的经历向我们展示的正是他高于天下、超然卓绝的"任圣"人格精神,这种精神使得苏轼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了无比强大的人格感召力和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骚坛巾帼风     
在我国文学之林中,除了我们熟悉的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杰出人物外,还有不少英姿各异的巾帼诗才,她们创作出了众多异彩纷呈的优美诗篇。下面略述几类。青云不举掩尘埃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这种愚昧落后的  相似文献   

15.
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来说,它既是一种审美对象,又是一种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崇高是客观存在的,就其本质来说,乃是对于自然现象的崇高和社会现象的崇高之真实反映。屈原和李白的伟大诗篇都体现了崇高美,在文学史上放出了异彩。苏轼继承并发展了屈原、李白的优良传统,取得了杰出的文学成就,尤其是他的词,更开辟了一个广  相似文献   

16.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北宋大文豪苏轼是可与屈原、李白、杜甫比肩的超级文化名人,像他这样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史学、文论、医  相似文献   

17.
苏轼晚年被贬至海南儋州,面对困难的生活环境,苏轼并没有在消极思想中沉寂太久,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处世思想与生活哲学,形成了自己生活方式。文章从苏轼儋州时期的散文入手,以表现出苏轼晚年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顺应自然的养生观念以及追慕雅士风范的情志。  相似文献   

18.
苏轼与"苏门四学士"的辞赋理论,是北宋赋论领域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苏轼等人既推尊楚汉辞赋,又肯定律赋,具有比较完整的赋史观和比较自觉的批评意识。其中,尤以李廌《师友谈记》所载秦观论律赋、晁补之"楚辞三书"论屈原离骚及骚体辞赋,为具有代表性的赋论成果。苏轼、秦观、晁补之的辞赋论述,对宋代及元明以后的赋论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屈苏叠音词在创造意境、描绘性状、描摹声音、叙述真挚深沉的情感、形成诗章的韵律美和修辞美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屈原为中国文学之圣人,而苏轼则算是文学大家。  相似文献   

20.
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我国文学史上悼念屈原的滥觞之作。贾谊吊屈原 ,是文学史上遭遇相似的两个星级作家的情感交流。贾谊正是借这篇赋 ,凸现出自己与屈原感情的相同之处 ,引起了司马迁的注意 ,使他得以与伟大的屈原在《史记》中同传而留芳千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司马迁、贾谊、屈原这样不同时代的三位历史伟人的永恒握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