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明清园林美学发展史上,《长物志》并不能算一部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强的著作,但是蕴含在该著中的丰富的园林美学思想、环境设计思想和工艺美学思想,集中体现了晚明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形象展现了当时文人清居生活的物态环境,是研究晚明园林审美文化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2.
自清代以来,明代就被认为是骈文的衰微期。其实,晚明骈文已从明、暗两线振起。明线主要表现为四六表启走向繁荣,特别是启文盛行;暗线则主要表现为不以“四六”为名,但具有骈文之实的六朝文流行,序跋、辞赋等都可使用骈体。清初骈文延续这一态势,但偏重于学习六朝骈文而不是宋元明四六,从偏于应用性转向更重文学性。这种演进不仅实现了骈文对“四六”的超越,完成了体裁、题材和风格新变;同时又追认六朝之文为骈体,区分骈文为六朝体、唐体、宋体,批评宋元明四六局限于馆阁公牍等,从而确定了“大骈文”范畴,进一步彰显了骈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特征,推动了清代骈文的复兴,促进了中国骈文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受文以载道、骈文失语传统和清初政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清初骈文创作和理论发展处于低潮。其中,康熙时期的骈文理论代表了清代前期的主要成就。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反驳古文家对骈文浮华淫靡、内容空洞的批评,张扬骈文有助于实用、具有与古文并列的文体地位;对陈维崧、吴绮和章藻功等代表作家加以评价,具有迥异于前代的理论自觉意识;继承、发展晚明重应酬性四六交际功能,编辑四六选本,揭橥骈文创作特色和风格特征,具有鲜明的理论自立意识。这些为乾嘉骈文复兴和理论创新做了较为充实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骈文既独具中国特色,又内涵复杂,研究较少.从文体的原生性和发展性来看,骈赋、律赋和骈文为动态而不是静止关系,不同时代两者的关系不同;宋四六不能等同于骈文,但是四六则多被明清人视为骈文的别称;骈语是指文章的对偶句式,不能作为骈文的代称.正确理解这三者与骈文的关系,对骈文学和文体学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是晚清乃至清代骈文名家。他既注意到骈文发展的时代性差异,指出清代骈文家效法的对象有汉魏体、晋宋体、齐梁至初唐体、中晚唐体、北宋体五类,其中朴雅遒逸的晋宋体最受时人推崇,而唐体、宋体则备受冷落;又认为骈、散两体本不能截然分开,中唐以后才分为两体,然其实则一,古文重“实”,骈文重“雅”;还对清代代表性的骈文家,如陈维崧、汪中、洪亮吉等加以点评。与理论上推崇晋宋体骈文不同,他整体上反感六朝的道衰文弊,转而学习博大昌明、典雅富丽的宋四六与盛唐张说、苏颋的庙堂骈体。他的骈文与政治、仕途关系紧密。体国经野,润色鸿业,表彰忠义,宣扬教化为其骈文的主要内容;淹贯经史,用事雅切,对偶工整,文气流畅为其骈文的突出特征。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和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李鸿章、冯子材等重要人物都体现在其骈文书写中。同时,他通过创办书院,培养学生的辞章(包括骈文才能),为晚清骈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6,(2):41-45
地域性、家族性是明清文学的两大特点,这也是明清词坛上重要的文学现象。晚明以降,词学的兴盛、词体地位的提高,促使地域词人群体、家族词人群体迅速崛起,形成江南词学兴盛、词派纷呈的文学现象与社会现象。家族词人群体构成郡邑词派的骨干,其中家族女性词人群体辈出亦是明清时期重要的词坛现象。明清之际家族词人群体的繁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对于研究清词中兴和清初词坛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阎镇珩作为晚清湖湘骈文作家,其骈文大多以“知遇”与“不遇”为主题,肯定“知遇”之人,同情“不遇”之人;用典平易、文风质朴、文辞美丽,有“古艳”之风。这与易顺鼎的“绮艳”式骈文有所不同。此外,阎镇珩为文采用“汉魏体”或“晋宋体”,有疏宕爽朗之气。这不同于王闿运骈文的“弘润”和“标致”,而是有自然充沛之气韵,以“意度”取胜。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其骈文都丰富了晚清湖湘骈文内容,深化了晚清湖湘骈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王勃的骈文作一全面的描述,从中发挥王勃骈文的审美情感层,即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时不我待的焦虑情感,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感,思念亲友及故乡的感伤情感。王勃骈文的审美情感是对六朝以来的骈文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析晚明小品家的审美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角度剖析晚明小品新变的原因 ,并从审美理想、审美方式等方面阐释晚明小品家体现出来的审美新质。  相似文献   

10.
南宋词科制度和南宋骈文发展关系密切,《辞学指南》作为唯一一部现存有关宋代词科的专书,对于宋代骈文文体及其骈文思想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具体阐述《辞学指南》所体现的骈文思想的几个方面,包括详分文体、明乎体制、严守程式、精于技巧、创新点评等。  相似文献   

11.
宋代理学家的骈文观是宋代文学研究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课题。大多数北宋理学家对骈文持批判态度,并与宋代古文正宗地位确立和骈文风格转变有直接关系。南宋时期理学家的骈文观出现了分化,并在骈文的创作态度、审美风貌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晚明小品是在特定社会思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中反映了晚明文人追求个性自由,追求自适生活的心态。晚明小品与传统古文有极大的不同,它在创作观念、内容题材、审美风格三方面都对传统古文实现了突破,使散文从载道的工具变为抒写性灵的自由文体,对散文的审美意蕴作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13.
明清之际惨烈的社会转型,惊醒了当时的学界,催生了由空转实的学术转型。当时的学术取向,由空疏玄虚的“宋学”,首先转向经世致用之学,之后又转向了崇实师古的“汉学”。在“汉学”全盛的乾嘉时期,“汉学”的学术精神、治学方法深刻地影响了骈体文学和骈文理论的发展,促进了骈文的复兴和骈文理论观念的转变。乾嘉时的《四六丛话》,便是这一骈文复兴过程的理论总结和骈文理论观念转变的突出代表。以《四六丛话》为例,研究社会转型与学术转型时期的骈体文学与骈文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学术转型对骈文及其理论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在社会文化宏观背景中寻求骈体文学、骈文理论嬗变的动因与根据。  相似文献   

14.
骈文研究论六朝骈文是文学自身的畸形回归马立军 (1.1)六朝骈文的兴盛与文学的自觉———文学中心主义论系列论文之二莫山洪 (2 .1)六朝骈文审美情感的历史演变莫山洪 (3 .1)近百年清代骈文研究综述吕双伟 (4 .1)柳宗元研究界标 :韩、柳古文成就的文学史意义曹虹 ,陈曙雯 (1.6)柳宗元文学思想中的“情”“意”观述论刘绍卫 (1.12 )《江雪》诗的背景与寓意吕国康 (1.17)柳宗元的佛教戒律与孝道说杜寒风 (2 .5 )柳宗元对问文学研究郭莲花 (2 .8)“惠化”的思想行为与柳宗元柳州诗文阮璐 (2 .14 )论柳宗元的主体意识与文化心态模式化肖扬碚 (3 …  相似文献   

15.
骈俪的成分在先秦时代的散文中就出现过,但是并不十分流行;南朝时代骈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不仅内容和辞藻华丽,而且讲究句式和对仗,骈文的发展达到逐渐成熟的时期;盛唐时期,文学复古逆流思潮蓬勃发展,与骈文相对抗;晚唐时期,在古文逐步衰落的过程中,小品文崛起并深受人们赞赏,后来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骈文卷土重来,再次受到人们的赏识。  相似文献   

16.
宋懋澄是晚明尺牍巨子。他对晚明尺牍小品的兴起与发展均有开山之功。从内容方面看,其尺牍小品明显体现于三个方面:宗教哲理的思辨和调适、摆脱羁绁的努力与挣扎、狂夫之狂的追摹与自恋。宋懋澄的尺牍小品,表现出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特征,是深具“晚明习气”的文学典范。  相似文献   

17.
晚明以迄清中叶,中国的旅游文化已有相当高度的发展,旅游的相关设施举凡饮食、住宿、交通工具等方面都朝向商品化发展。但是对明清这段时期中国旅游的发展如何作客观的评估呢?尤其是旅游的硬件设施,算是先进还是落后呢?明清旅游设施更新的进展是否有突破性与革命性的发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找寻答案。晚明以来已有不少西方人到过中国,并留下许多记录。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将此时期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放在世界史的角度作观察,更能凸显出中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归有光的散文,相较于前代和同时代的散文家的作品,出现了很多新变因素,如:受心学的影响而将描写生活琐事的题材引入用以载道的古文中;体制日趋短小灵活,在文中突出了情、真、趣的审美特质。而这些新变因素,或直接影响了晚明小品文,或者由于历史的必然趋势,而在晚明小品文中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由归有光的散文到晚明小品文,反映了传统散文的转向与自我突破,对颠覆古典审美理想,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明清之际长洲甫里许氏有五人与金圣叹为友,即许王俨、许来光、许定升、许定贲、许虬.金圣叹曾与讨论评选唐诗事,并在《小题才子文》收入许虬时文三篇,引述其评价时文之语.五子的籍贯、功名、生卒、家世、关系等问题,尚有很大的研究余地.诸许为晚明文学家许自昌之后,家风儒而好佛,交游广泛,富有才学,参与地方慈善事业,各人生平历程之考证亦可为明清江南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化研究提供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20.
在《骈文通义·流变》和《上家大人论骈文流变书》中,钱基博和钱锺书对骈文的流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认为骈文在西汉初步形成,历经汉、六朝、唐宋明和清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特点不同。骈文产生变化的原因与时代背景有关系,也与作家个人的"才力"、"才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