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呐喊》中的一些小说,如《狂人日记》、《故乡》、《社戏》、《一件小事》、《孔乙己》等,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作品中的“我”,既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又常有作者自己的某些经历,包含了作者自己。《徬徨》中,虽然这种情形已减少,但仍可见到一些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如《祝福》等。是否可以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并且在小说的人物“我”中带有作者的影子,构成了鲁迅早期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在鲁迅的散文中,多数都有一个人物“我”出现,这些作品,从第一人称角度展开叙事。这个“我”,在回忆性的或怀人的作品中,无疑就是鲁迅自己。但在《野草》集中一些以梦境为主要内容的篇章里,则不一定(如《颓败线的颤动》等);也有时,“我”则分明另有所指(如《腊叶》中的“我”,是指关心作者的青年们)。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小说中,有些是以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如《狂人日记》、《伤逝》,这类小说很明确,当然谁也不会怀疑“我”就是作者自己。有一类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如《社戏》,其中的“我”当然更多地概括进作者自己的思想和风貌。但是,既然是小说,总要加以想象和虚构,因此也不可能完全等于自叙传。其中的“我”,是一个封建阶级所谓书香门  相似文献   

4.
本期“亲情小屋”的几篇文章写得都很感人,作者的感情、心情,还有那么多的心事,就像流水一样,静静地、缓缓地从作者的笔端,一直流入读者的心中。这些文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完全将自己沉浸在一种心情之中,或是怀念,或是回想,或是期待。写作中,材料的取舍与组织安排,完全凭着自己的思绪而定。比如《柿子红了》一文中,一会儿写奶奶爱吃柿子,一会儿写“我”惹爸爸生气时,奶奶帮“我”“打”爸爸,一会儿又写“我”有一次跟奶奶下棋的事。那么,这样“漫无目的”地写来写去,会不会迷失方向(脱离…  相似文献   

5.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朱编本),从《诗经》看,有部分注释很值得商榷,现在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关于人称的问题《诗经》诗篇中涉及的人,直称其名或用某种敬称和亲呢称呼的,一般注释还不至于出现错误;而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代词(如我、予、尔、汝等)时,虽然诗中明言“尔”“我”,但究竟所指为谁,常有谬误.另外,有的诗句,是诗作者口吻,或是诗中主人公口吻,抑或其他人口吻,注释也时有错乱.朱编本在这方面的有些注释很有必要加以斟酌修改.  相似文献   

6.
张海锋 《阅读与鉴赏》2009,(10):31-31,30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从构思和体裁特征上来说,有一种“散文式”的小说,如《狂人日记》、《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这种“散文式”小说把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手法自然融为一体,给作者表现主观世界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可以使作者情思并至地抒写情感和表述自己的思想。《一件小事》就是一篇有浓郁的散文韵味的小说,是典型的“散文式”小说。  相似文献   

7.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学习散文,要通过文章中“散”的材料,分析作者的用意、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要抓住散文的“神”。理出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的线索有的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线索;有的以人物形象的某一特征为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叙事线索;有的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如《桃花源记》;有的则以某一事物或景色为线索,如《记一辆纺车》、《听潮》。  相似文献   

8.
<正>在整本书阅读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尤其是整本书阅读被纳入评价体系后,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一线教师,比如整本书阅读需要完成相应的作业吗?如何评价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效?以什么来证明学生的阅读力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认为,阅读从来都不是为了参加测验,或是来显示自己学业上的进步的。“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乐趣”“热情”“引人入胜”这些字眼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作者艾登·钱伯斯则非常注重阅读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禽鸟意象可谓源远流长:《诗经》开篇便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其他如《邶风·燕燕》、《唐风·鸨羽》、《秦风·黄鸟》、《豳风·鸱鸡》、《小雅·鸿雁》等篇目,皆有禽鸟形象的出现;《楚辞》中,则以“鸾鸟凤凰”、“燕雀乌鹊”等禽乌构成一个象征系列,为后世文人不断地借鉴、发挥。但是,《诗经》中的禽鸟大多只是作者用来抒情写事的起兴和衬托,《楚辞》中以“善鸟”喻贞洁,“恶禽”喻卑污,多为某种人格情操的象征体。因此,在这些作品中,“禽鸟”并不是独立的描写对象,而是作者进行“兴”与“比”的载体。只有到了“赋”中,“禽鸟”才逐渐成为独立的“文学体”,成为作者抒情言志的实体。本文仅就《文选》中的四篇“禽鸟赋”,通过简要分析“赋”与“比兴”从初步结合到实现完美融合的这一过程,理顺“禽鸟赋”抒情艺术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记叙文无论是写人、记事,或是描景、状物,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是作者传递感情的媒介。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想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对文字的分析揣摩。记叙文中,作者往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1)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发情感,如《回忆我的母亲》第一段“我爱我的母亲”,“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背影》末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  相似文献   

11.
从王国维1904年6—8月于《教育杂志》连载论文《红楼梦评析》开始,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已有百年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鲁迅、周作人、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郭沫若、钱钟书、王元化等人,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和打通中西文化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学贯中西的他们或是“照着讲”或是“接着讲”,在继承、叛逆中构建自己的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的散文素以平淡、清新、自然、悠扬、缜密为特点,被誉为现代汉语的楷模。文章认为《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给亡妇》等为代表的经典散文,或是平淡朴素或是华丽绚烂,总是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格外扣人心弦。这种“淡淡的哀愁”美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也与作者的个性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文选》之“删““增““移“与其文字之误等,均与其成书是否仓促毫无关系.前三者,乃编撰者基于“文“的角度考虑所致.文字方面之误,除崇贤“制造“出来的少数外,多半或是作者的问题,或是流传过程中出现的;《文选》的编者(或所选迻录者)在迻录过程中虽难免无失,然比较而言,其工作显然是非常认真的.题《招隐士》的作者为刘安,在“许可的范围“内;某些诗作在子类归属上存在的问题,与成书仓促扯不上边.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小说有的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呐喊》、《彷徨》中共二十五篇小说,其中就有十一篇采用第一人称。在中学语文课鲁迅小说教学中,关于“‘我’这个人物是不是作者自己”这个问题,存在着分歧意见。有的同志认为,“我”是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不是鲁迅自己;有的认为,“我”就是鲁迅;还有的认为,在一部分小说中,“我”就是作者,在另一部分小说中,  相似文献   

15.
《爱莲说》和《陋室铭》是两篇脍炙人口的文言作品,两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情态各异。因此,比较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对理解、把握课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同中之异从主题上看,两文表述的都是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但《爱莲说》的作者表达的不是隐逸,而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陋室名》流露的则是作者消极遁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从立意方式看,两文都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但《爱莲说》是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陋室铭》则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写“陋…  相似文献   

16.
唐朝诗人孟郊,曾在自已作品中写过不少有关身世寒贱、生活困苦的作品.如在《哭秘书大监》、《病起言怀》、《伤时》等诗中,他自称“贱”,《上达奚舍人》、《北郭贫展》等诗中,他自述“贫”.他曾多次描述自己衣单身寒.如:“影孤别离月,衣破道路风.”(《叹命》) “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商州客合》)“贫病诚可羞,故床舞新裘.”(《卧病》)多次描述自己腹饥肠愁.如: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中, “夕阳”(或斜阳、残阳、夕照、残照、落日、斜日等)是一个被作者们青睐的形象,这一物象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蕴。一、借以抒发伤时迟暮情怀太阳的西沉,反映的是时光的流逝,因而面对“夕阳”,有人就难免生出时光易逝的感叹,他们或是缘于离人惜别,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送别》中写莺莺傍晚时送别张生,怅望  相似文献   

18.
《风筝》是一篇激情洋溢的美文 ,它叙写了“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无论从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之情的表述 ,还是抒写儿童天真活泼情感 ;或是写“我”糟蹋弟弟粗暴傲慢情态 ;或是写“我”看了一部外国书后 ,知道“游戏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后自己深感内疚、自责、沉重的心情 ;抑或是抒发兄弟的手足之情 ;或是表达了对封建伦理观念的愤慨之情 ,无不感情激荡 ,丝丝入扣。更妙的是作者让文中奔泻的各种感情进行“碰撞” ,更溅射出艺术美的璀璨的浪花 ,让人回味无穷。一、儿童天真活泼真情的描写故…  相似文献   

19.
“古诗”一词常出现在汉魏六朝人著述中。对“古诗”一词最早下定义的大约要算唐初李善了。他在《文选》“古诗十九首”解题中云:“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后人大都依李注所云。如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解题云:“诗以古名,个知作者为谁”便是。今人则把“古诗”这个概念解释得更完整了。如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认为“古诗”之名是“泛指时代略早而作者失考的诗”。又如马茂元先生在他的《略谈“古诗十九首”》一文中也说:古诗一词“一般地说,是指年代久远、搞不清作者是谁的诗篇。”但“不知作者”与“古”字又有何联系呢?“古诗”一词在最初的时候是否即有“作者失考”的含义呢?我以为清人吴淇的解释倒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他在《古诗十九首定论》中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的成书来源主要有三,一是以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代表的史传文学;二是魏晋以来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等说唱文学:三是作者自己的发挥创造。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七分实事”不难做到,而“三分虚构”却有一定难度,它需要作者有较强的文学功底,进行艺术的再创造。通观整部小说,作者在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