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受传统观念和历史资料的局限,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赞美农耕民族与农耕文化,甚至把游牧文明作为农耕文明的对立面加以看待,从而导致总体上对游牧民族与游牧文化的研究重视不够,评价较低的局面。王绍东教授的专著《碰撞与交融:战国秦汉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力图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站在民族平等、文明各有所长的角度研究问题,对战国秦汉时期游牧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游牧文化的人文精神、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  相似文献   

2.
伟宝妈 《父母必读》2010,(6):132-133
即使婆婆没有和你同处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她带来的烦恼依然不少。她就像一个“合法入侵者”.时不时地影响到你的生活。对于这样的“入侵”,我们的反应一定要有智慧.有章法.才可能应对有效。  相似文献   

3.
北魏前期,即北魏既建至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以前,由于鲜卑拓跋国家剐从游牧部落发展而来,游牧狩猪之风盛隆;由于它在征服北部和西北边境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掠夺了大量牛羊马等牲畜,并列置了规模巨大的牧橱,游牧经济势力空间强大,在社台经济生活甲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命题背景及意图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9年8月刊发了《额尔齐斯河,一条游牧的河》一文,其中关于游牧生活的描述与评价是落实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良好素材.本文搜集了关于阿勒泰地区游牧的文献和资料,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区域背景,以"游牧生活"为主题,进行逻辑递进、链式设问的试题设计,要求学生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方法获取和解读地...  相似文献   

5.
二十多年来,庞进都在致于力龙凤文化研究。这个研究,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源,他顺着这条河一直朝上游走。他要寻找中华文化的源头、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中华文化的原始基因和“干细胞”。历史上,中华文化屡屡受到侵入和侵害,但受伤处屡屡能够自愈,断绝处屡屡能够再生,以致五千年延绵不绝,还屡屡把入侵者化成自己的营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6.
生物入侵者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物种迁移也日渐增多,而一些有害物种趁虚而入,跟随交通工具、人畜、实验等迁徙到了别的地方,它们被专家称为“生物入侵者”。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关注“生物入侵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有义务去了解和研究这些“生物入侵者”,做有环保意识的人。活动目标⒈了解“生物入侵者”的基本含义以及对环境、生态的影响。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活动思路⒈查阅资料,收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文字、图片。⒉走进生活中去调查人们对“生物入侵者”的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7.
巴菲尔德通过对两千多年历史上游牧帝国与中原王朝之间历史关系的人类学考察,提出了一个解释游牧帝国兴盛和衰亡的政治和经济组织分析模式。文章主要对巴菲尔德在其名著《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一书中所持的游牧帝国对中原王朝采取的边界战略和外族王朝对中原北部地区统治的周期律进行概括,并介绍巴氏观点对研究中国边疆的启发和认识局限性,中原王朝内部的崩溃与游牧帝国的掠夺无关。  相似文献   

8.
纵观蒙古游牧文化及其环境影响,可以发现其在干旱区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本基础的保护方面具有优越性。汲取并继承游牧文化的精髓,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对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与建设,探索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和优化留有余地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同时融合了当地土著居民,时称丁零或铁勒。由于部落间的战争,各分支逐渐迁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世界》2013,(6):134-134
HOLLYWOOD TRADING COMPANY 游牧风印弟安彩珠窝钉皮带 在HTC最新出品中,ZIPSTEVENSON便罕有地放弃;日用的窝钉设定.取而代之不同形状的印第安游牧风圈腾,并在皮带上下两旁加入窝钉点缀;彩珠设计上虽然与一般HTC皮制品有蓿极大分剐。但以手工及罕见度来说僵绝对值得入手!  相似文献   

11.
赵玉强 《教师》2008,(12):119-119
综合材料与现代艺术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中国美术中,已作为极有实力和潜力的艺术形式,积极地、深刻地表现着世界之今日中国之今日以及个人之今日。在逐渐推进工业化发展的中国,在材料、物质越来越现代化并日趋丰富之同时,人们的观念变迁、文化取向、生活态度与方式必将日趋现代意义上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在揭示晚明社会诸多社会现象的同时,深入地、细致地、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晚明女性文化和心理不可多得的材料。其文化价值不仅开中国市井小说之先河。而且影响了中国人对文学作品审美对象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人文主义与司马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化中有人主义思想,中国传统化中蕴含着丰厚的人主义精神,此即“中国古典人主义”。司马迁思想中的人本、人性、人道三个方面,明显地具有人主义倾向,但其人思想是不完整的,有材料而少概括,有观点而乏论证,更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4.
明清鼎革,长城一带景观变化明显。漠南本为蒙古游牧之地,清廷开疆拓土,以往作为边疆的长城被纳入腹地,大量汉族移民前往口外务农经商。随着族群关系变化,清代也在不断进行着行政建置的调试,不少蒙晋交界地带的政区建置经历了复杂的变迁。丰镇地区就从蒙古游牧地演变为卫所,再改为厅。政区变动是表象,背后关涉族群关系、土地利用、行政管理、治理策略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拟以丰镇为个案,系统讨论政区设置、地方社会变迁与边疆管理方式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每一种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如此。中华文明有着许多独特的特征,中国人从炎黄时代开始,在向东扩展到海洋,向南扩展到岭南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同化了许多游牧入侵者和较为原始的部落,因而中国人能在自己的历史上享有同一种族、同一文化和同一文字,各个时期有着惊人的政治上的统一性。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君主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实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性提供了一个坚固的基础,这种社会基础的形成正是由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中…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9世纪中叶,其中一支迁至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史称“河西回鹘”。明初,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浙江省文综卷第38题如下: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f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8.
抗艾滋病的新方法李禅,姜波在马萨堵塞的一个研究实验室,科学家们把化学制品喷入充满人细胞的试管中。他们正试图杀死劫持了这些人细胞并把它们作为人质的微小的入侵者。这个入侵者就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引起艾滋病的病毒。若干种化学药品的联合使用在这种...  相似文献   

19.
藏传佛教是指在中国藏民族地区形成,在藏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中普遍传播和信奉的具有明显民族性、区域性特点的宗教文化.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和滋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蒙古族游牧文化,对草原文化的本体要素、教义内容及藏传佛教等方面,论证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邢莉<游牧文化>论述了蒙古族民俗方方面面,突显了草原牧业民族特色;她强调中国女性文化是女性群体创造的文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渗透着人文精神的智慧;刑莉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比较中,探索东方产生天地崇拜的真元,是对生的执着;强调"天人合一,回到了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