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思想分野不在于坚持还是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是对中体西用的不同理解和运用。维新论者把西政引入中体,把西用引向开民智、兴民权、设议院的变法理论,使中体西用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3.
4.
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政府办洋务的官员主张引进西学、办工厂、设学堂、派人留学、培养技术和军事人才,思想观念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轻视“工艺”转向讲求“工艺”,从耻言利转向谋求利等,这种思想观念的近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中学”与“西学”的论争是贯穿始终的课题。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以后,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据各自的出发点,在“中学”与“西学”方面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论争。这场论争增强了人们向西方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加速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破产和崩溃,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从救亡图强的目的出发,维新派在仿照西方构建近代政治理念的过程中,提出将国家权力进行内部具体划分,实行“三权鼎立”;以法限制君权,确立立宪政体等一系列主张。但是被移植过来的西方政治文化因出现变异,找不到与当时中国社会整合的契点,最终导致其近代政治理念以悲剧结束。  相似文献   

7.
洋务派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全面系统地接触近代科学技术的一个政治派别。他们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形成的近代科技观,承认近代中国“技不如人”,认为近代科技是国家富强之本,主张全面仿效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是实用主义的科技观。这直接关系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中国早期维新派为了富民强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批判封建传统农业制度和农业思想;强调学习西方的农业管理、生产方式;提出机械兴农、科技兴农、因地制宜的主张;强调大力发展我国农业传统优势项目、振兴农业经济,“与民兴利”、“与洋人分利,”从而达到富民强国、抵御外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姚名达对于史学史的探讨,始于章学诚,并以此为中心,延伸到其师朱筠,以及邵念鲁、刘宗周、程颐等浙东史学诸著名学者的探讨,撰著了多部年谱,不仅揭示出谱主思想的精华,而且写出了其社会交往并反映出时代特点。连续两次撰写的系统的目录学著作,尤其是《中国目录学史》一书,资料详备,源流清晰,使目录学成为一把做学问的钥匙。凡此诸作,均体现出鲜明的近代色彩,值得后人珍视。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败后,由于张之洞与维新派在救亡和变法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双方进行合作。张之洞在合作过程中坚持为我所用的方针和“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由于在思想等方面的矛盾,张之洞与维新派的合作关系最终破裂。  相似文献   

12.
谢谢魏恤民老师邀请,也谢谢王继平老师的主持。非常高兴有机会来深圳与各位老师一起交流学习心得,这一下子唤回我几十年前的记忆。中学老师是人生的重要导师,他们教给我们的知识很容易超越,而知识之外的言行举止却历久弥新,终生获益。按照与魏老师的商定,今天与大家主要交流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宏大问题。这方面可讨论的问题很多,限于时间,只能简单抽出几个问题向大家请教。一、近代中国历史主题;二、革命与改良;  相似文献   

13.
现代职业教育是以与蒸汽为动力的机器生产相联系的工业生产的产物,它既有别于中国古代技艺教育,又存在某种思想的传承与源流。本文在分析现代职业教育未能在中国产生而要从西方引进的原因基础上,着眼于研究为什么在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近代职业教育的启蒙,及其代表性人物在职业教育思想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报局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创办的资本主义企业.本文试图通过对电报局的创办、发展以及作用等方面的分析,来说明电报局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也就是从一个角度论述了洋务派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840年的鸦片战争,既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野蛮入侵中国的开端,也是西方文化对中国古老文化的一次猛烈冲击。中国失败的原因虽然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西方的“船坚炮利”确实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实使人们不得不改变视西方人为“蛮夷”的轻蔑成见,也不得不对西方的“奇技淫巧”重新进行估价。当时,林则徐、魏源等一批开明的爱国人士,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就提出了一个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课题。从此,先进的中国人围绕这一课题的如何解决,殚精竭虑,进行了长时间的求索。  相似文献   

16.
商务印书馆(1897—1949年)的两位重要主持者张元济和王云五,在文化理想、出版理念上体现了两代出版人共同的事业追求和社会担当,因时代和个性差异他们有迥异的管理风格,反映了两种类型管理者的思想和特征。张王二人为推动国家文化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昭示出前辈出版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展现了近代中国出版业发展中曲折多姿的一幕。  相似文献   

17.
戊戌维新时期,樊锥和维新派都提出了维新变法思想。他们维新变法思想的相同点包括:都大声疾呼变法维新;都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宪政;都主张大力发展近代民族工业,重视发展科学技术;都主张改革科举制度,重视培养人才;都主张改革社会陋习,禁止吸食鸦片和女性缠足。然而,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还包括进化论思想、法治思想、“三权分立”思想、自由思想、“地方自立”思想、重商思想、妇女解放思想、大同思想等,对此,樊锥没有明确的提出。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以曾、左、李、张为首的洋务派是以林、龚、魏为代表的改革派的继承者。洋务派不仅在实践过程中继承了改革派的“经世致用”思想,且将其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洋务实践活动。改革派的“师夷长技”的概念在洋务派那里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师夷”的目的已不只是为了“制夷”,更是将其作为“自强”的手段。洋务派所倡导的“西学”概念较之改革派的“西技”又更深入了很多。因此,洋务派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伍光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外事活动家和启蒙教育家。他第一个用白话文翻译西方名著并取得巨大成就,开创了白话文西书中译的新时代。他翻译工作的类别之广、选材之严、数量之大、生命力之长,至今无人能及。追忆伍光建的杰出贡献和高风峻节,对今天的翻译工作者有借鉴、学习之益。  相似文献   

20.
<正>当义和团运动被内外反动派镇压下去以后,慈禧太后心有余悸地从西安回到了北京。她为了重塑自己的形象,也为了取悦于帝国主义,于是一反常态,做出一种痛下决心,改革政治的姿态,在戊戌维新中被她一概否定的维新措施,又重新被她“开恩特赦”,并贯之于“新政”的美名。也就是在这禁锢稍开的氛围下,一度沉默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又重新跃跃欲试,掀起了一股“立宪救国”的狂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