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读钱钟书先生的《旧文四篇》,有些段落因为精彩,我至今尚有印象。譬如谈诗中的比喻,他说“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两者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谈《拉奥孔》)寥寥数语,将这种修辞手段的原理和技巧和盘托出。我以为这种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的文章至少于我是好文章,因为它自有一种可亲近感。也许有人以为太亲近,易狎。  相似文献   

2.
港台之页     
杨绛著《记钱钟书与〈围城〉》脱稿后,可谓一纸风行。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列为《骆驼丛书》之一出版,而后香港的《读者良友》杂志、《大公报》以及台湾报纸先后连载,很受读者欢迎,影响颇大。最近,香港三联征得原出版者同意,在港重排出版。杨绛对钱钟书其人其作无疑最为熟悉。她在前言中称“我既不称赞,也不批评,只据事记实;钟书读后也承认没有失真。”该书分《钱钟书写〈围城〉》和《写〈围城〉的钱钟书》两辑,以鲜为人知、首次披露的资料,介绍了《围城》一书的人和事,是有关《围城》的最具参考性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3.
张丽敏 《兰台世界》2012,(10):18-19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文学研究家,著有《围城》、《管锥编》等知名作品。作为一名文化大家,钱钟书先生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誉满天下,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早期的清华图书馆到后期的北平图书  相似文献   

4.
随着《围城》电视剧在全国的播出,深居简出的钱钟书已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围城》自1980年重印以来,一版再版,1990年10月达到最高潮,上海、天津、杭州、济南、西安、武汉最大的新华书店都将其列入最畅销的文学作品的榜首。他的片言只语被化成长篇大文,他的题字墨迹被收藏家视为至宝,他的轶事趣闻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风雅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文化昆仑”钱钟书的《围城》虽被称为“学者小说”,但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褒贬不一的评价。而《围城》的魅力能以两条脉络得以充分地阐释:一是钱钟书展现的生活本身。书中以留学归国的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要线索,塑造出了20世纪前半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畸形知识分子群像,揭露了造成这群人沉沦的社会环境;二是钱钟书展现的自身。书中以富有生气的比喻反映深刻的社会内容,以诙谐幽默的讽刺描绘社会和人生,挖掘人物灵魂,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底。  相似文献   

6.
黄挺 《新闻知识》2002,(4):34-36
通感——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自从钱钟书的著名论文通感已经成了人们熟知的术语。在文学中的通感手法随处可见,最脍炙人口的当数白居易的“银瓶乍破如水浆之冲激声,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这样的声音,无法让不在现场的人听到,所以用文字来描绘视觉形象,勾起人的听觉联想,以此作为弥补。这种音如作法古人久已有之。所谓目听,就是不从听觉感受上描写声音,而是由听觉转化为视觉构图,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目听的心理基础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大音希声》中也指出,实感。”《庄子·人间世》“耳目内通而外于心智”,这种耳目内通…  相似文献   

7.
广告中的视觉比喻修辞是最常用和最普遍的一种广告说服策略。通过视觉比喻修辞,能够以含蓄、委婉和诗意的手段去解读广告,增强广告的好感度和认知度。但是目前广告中的视觉比喻修辞现象的泛用和滥用,使受众不能很好地解读广告传播的内容,不利于广告的视觉说服和广告效果的传播。本文即通过对视觉比喻修辞进行符号分析,来试图构建一个视觉比喻修辞的符号模型,以便为广告设计者及受众提供解构和建构广告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1986年下半年,我在四川大学进修现代文学,听课之余准备写一篇《论钱钟书小说的幽默风格》的文章。当时我把钱先生的《围城》、《人·兽·鬼》都读熟了,把香港版的钱先生《写在人生边上》从川大文学所资料室借出全本复印了,在川大台港阅览室也借阅了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把书中写钱钟书的专章全文复印了,在成都买到了《管锥编》、《宋诗选注》、《七缀集》等,也下决心一篇一篇啃着,又查阅了一些有关钱先生作品的论文,当时跃跃欲试,想写一篇论钱文章的信心越来越大了。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写方鸿渐一行人从宁波去溪口,走过一段藤扎的长桥。方鸿渐战战兢兢和孙小姐走在最后。过桥以后,李梅亭“用剧台上的低声问他看过《文章游戏》么,里面有一篇《扶小娘儿过桥》的八股文,妙得很”。  相似文献   

10.
(二)在新闻中,增强事实生动性的修辞方式是很多的。常用的至少有以下几种:比喻、比拟、借代、转换、对比、映衬、摹绘等等。下面,着重对其中的比喻、比拟、借代三种修辞方式的特征、修辞效果以及在新闻中运用的要求作些说明。一、比喻比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喻体)来描写、说明所要表现的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11.
漫议通感和移情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自从钱钟书的著名论文<通感考>发表以来,通感已经成了人们熟知的术语.在文学中的通感手法随处可见,最脍炙人口的当数自居易的"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于声息乐止之后突然爆发的最后一缕琵琶声,如同银瓶乍破般清脆,如水浆之冲激声,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这样的声音,无法让不在现场的人听到,所以用文字来描绘视觉形象,勾起人的听觉联想,以此作为弥补.这种音如流珠的"目听式"作法古人久已有之.所谓目听,就是不从听觉感受上描写声音,而是由听觉转化为视觉构图,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目听的心理基础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功能.钱钟书在<管锥编·大音希声>中也指出,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就是"以耳识幻感补益眼识实感."<庄子·人间世>说:"耳目内通而外于心智",这种耳目内通而心无挂碍的心理状态,即是指的通感心理功能.也就是<文心雕龙·比兴>中说的"以声比心","以响比辩"和"以容比物"的审美方式的恰当例证.新闻写作深深地植根于古典文学的沃壤,对古典文学的吸收、借鉴也应该包括对通感手法的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电视业看上去很像一个围城,只不过这个围城与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围城不一样,这个电视围城的特别之处是里面的人不想出来,而外面的人也不想进去,里边和外边的人们虽然都在做电视,但却在两条不同的路上奔忙,且各自感觉良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电视业看来又面临着一个大的发展机遇,越是在这样的转折关头,战略的选择就越显得重要,发展的方向可得仔细看清楚,别上错了车,使错了劲。  相似文献   

13.
比喻,俗称“打比方”,是我国自古以来作文赋诗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南朝梁武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意思是说,比是按事物的相似处来比附事理。这种修辞手段,对新闻写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新闻,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简明,使深奥的道理说明浅显,让抽象的东西变得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遍于海内外的“钱钟书热”中,钱钟书先生作为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的写作者,早已名扬四海;作为博大精深的学术专著《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和《七缀集》等的撰著者,他也久已誉满学界。不但硕学通人对他倾心折服,即便一般读者,也如醉似痴地千方百计搜求他的著作。更有中外钱钟书研究家,不顾他本人自甘淡泊宁静的坚决反对,以他的生平和撰著历程为研究课题,连篇累牍地推波助澜,形成一枝独秀处处走红的“钱学”。钱钟书多年知交、著名学者黄裳在谈到“钱钟书研究”时说:“我觉得把他的著作分做两类来研  相似文献   

15.
1990年,黄蜀芹刚拍完《人鬼情》不久,正筹备电影《画魂》。《画魂》的剧本已经弄了好多年,却还是停留在拍还是不拍的阶段。就在这个彷徨等待的过程中,上影厂的编剧孙雄飞来找她拍一个电视剧。据黄蜀芹本人回忆,当编剧孙雄飞提出拍摄电视剧《围城》的时候,她还没有想到这个《围城》指的就是钱钟书先生的同名小说,以为是个打仗的戏,后来才知道是写20世纪30年代留学生回国以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周敏 《新闻窗》2012,(1):86-87
一、部分文学修辞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妙用 (一)比喻 在新闻写作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往往能化腐朽为冲奇,使作品可读性大为增强。如关于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的报道,《北京日报》是这样做的标题:《摘金夺银破纪录,双花怒放水立方》(北京日报2008年8月15日)。记者巧妙运用比喻修辞.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自11月23日上海《新民晚报》披露钱钟书先生状告《围城》(汇校本)作者侵权一案后,“汇校”成了一时的热门话题。我对“汇校”、“(?)校本”不甚了解,贵刊是专门研究图书及图书馆学的刊物,能否就此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读者徐燕1993年12月10日  相似文献   

18.
比喻式标题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是使新闻标题形象化的重要手段。标题中的比喻,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明喻式。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如《她的心灵象金子一样美好》(湖南日报1986.4.12);《风展团旗如画》(中国青年报1986.12.3)。暗喻式。有本体喻体,喻词可有可无,有的用破折号代替。如《利改税是城市改革的“钥匙”》(人民日报1984.8.19);《人才——企业腾飞的翅膀》(江西只报1985.2.15);《谢醒吾,一片美的绿叶》(羊城晚报1984.8.6)。  相似文献   

19.
雷从俊 《军事记者》2011,(11):53-53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一种感觉的词语用来表示另一种感觉,使意象更为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王学文先生的时事评论《留白的艺术》之所以产生异样的美感和启示意义,并跻身第2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之列.很大程度上由于作者在论事说理中巧妙地借助和调动了读者的“通感”,言此意彼、形象生动、举重若轻地阐述了蓝色产业“科学发展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这个题目是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借来的。新闻记者而年老者,不算出奇,这样的老新闻记者经验丰富,功底深横,年老而心不老,实为新闻界的宝贵财富。如拥有350人的“广州地区老新闻记者协会”,壮心不已,时有令人赞叹的举动,新近编印的《我的记者生涯》一书,又博得一片叫好声。这是题外话,不赘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