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效应的内涵及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效应大多是心理学家通过心理实验得到的有关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心理效应往往能体现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如破窗效应、接近效应)或基础理论(如定势效应、移情效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心理效应的集合也是构筑心理科学大厦的一块基石。本文拟对心理效应内涵进行阐释并分析其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警惕新闻转载中的"羊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群效应",也称"从众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从众跟风的心理或行为,跟风就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掉进陷阱或遭到失败.其实,这种盲目地跟着他人一哄而上的现象在当下的新闻传播--尤其是转载新闻中同样屡见不鲜,须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所谓的"心理效应"即是受访者在受访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对记者的采访可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新闻采访中的几种心理效应,并分析其对新闻采访的影响。新闻采访活动充满着心理互动与精神感应,无论是记者的心理状态,亦或是受访者的心理状态,均可对整个采访过程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作者认为:成功的记者+良好的受访者≠成功的新闻采访报道。记者与受访者需要进  相似文献   

4.
传播效应是指社会舆情在传播过程中某些因素在内力、外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或关联度很强的相互感应和作用,其对研究舆情的萌动、形成、发展规律起着重要的奠基意义.笔者以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社会舆情为研究样本,系统地研究社会舆情传播效应,并对社会舆情的传播机理与规律做了深入探析.一、聚合效应聚合效应,又称为累积效应,是指某些物质被多次吸收进入生物体后产生蓄积、累加作用的现象.该效应在长期的累积或持续发酵效应作用下,会使原来的物质发生量和质的变化.任何舆情都有一个萌动、爆发、发展、消弭的过程,同样也蕴含着很强的聚合效应.社会舆情在萌动期就可能出现一些征兆或迹象,其随着主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通常也在经历一个长期累积或持续发酵的过程,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不断聚合和反应,最终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进.  相似文献   

5.
心理效应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心理效应,不仅能够提高读者服务的艺术性,而且更会优化读者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信息效应是信息被使用后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信息文化是人类群体与社会围绕信息所形成的具有共同性和稳定性的精神传统和行为习惯.信息效应是信息文化形成的基础,信息效应中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会积淀成为信息文化的内容.信息效应可用信息效律、信息效域、信息效度三个概念范畴涵盖并展开研究;信息文化可用信息心理倾向、信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穆卫东  黄炜 《青年记者》2010,(13):61-61
“羊群效应”,也称“从众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从众跟风的心理或行为,跟风就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掉进陷阱或遭到失败。其实,这种盲目地跟着他人一哄而上的现象在当下的新闻传播——尤其是转载新闻中同样屡见不鲜,须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对影响阅读行为的诸种主要的社会心理效应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社会心理效应施行有效控制的原则方式和方法。同时,也是建构阅读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的探索。 (一)前摄后抑效应先阅读的文献内容对后面相连的文献内容有摄制性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效应。后阅读的文献内容对其前面相连的文献内容发生后抑性干扰,叫后抑效应。  相似文献   

9.
晕轮效应作为心理学概念在营销领域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出发,以晕轮效应为基础,总结出晕轮效应对电子图书营销的启示,文末小结了晕轮效应在电子图书营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为电子图书的销售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石慧敏 《青年记者》2012,(20):21-22
心理效应,大多是心理学家通过心理实验得到的有关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效应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研究领域看,主要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从传播渠道看,主要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①本文从中选取了新闻采访报道中的心理效应进行剖析,进一步深度挖掘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传受者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揭示心理效应是如何影响和推动传者和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的,从而为媒体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 一篇报道,读者初接受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大致可分为顺应效应和逆向效应。顺应效应是指读者接受新闻时所产生的与新闻的宣传观点相一致观点,逆向效应则是指读者观点与新闻的宣传观点截然对立,或对新闻宣传的观点不愿接受,这也就是读者的逆反心理效应。我以为,造成读者逆反心理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失实的新闻报道是直接导致读者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例如,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堪人民解放军一击,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却发新闻说,中央军英勇顽强坚守着某某城市,这样的谎言,经常被  相似文献   

12.
从读者心理效应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析读者心理状态,研究不同素质的工作人员用不同的服务方式对读者产生的心理效应,是做好图书馆读者工作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拟运用人际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高校图书馆中常见的几种读者心理效应,并分析这些心理效应与读者工作人员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读者工作人员的素质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名人广告的心理效应内涵及其主要表现,分析当前我国新闻媒体名人广告状况及其心理效应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新闻媒体名人广告心理效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效应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心理效应,不仅能够提高读者服务的艺术性,而且更会优化读者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印象整饰,也叫自我呈现,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概念,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印象整饰是人在交往中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社交技巧.而在新闻播音及采访中,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记者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或身体动作以及仪表风度等使受众和采访对象产生"自己人"的效应,从而缩短广大受众、采访对象与播音员、记者的心理距离,较好地完成采编播任务.  相似文献   

16.
宣传中的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或反悖心理,是指在宣传过程中,受众对抗宣传的心理趋势,逆反心理对于宣传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近来在阅读一些报纸的过程中,发现在宣传报追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文章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合实际的过头话、奉承话、捧场话。这些似乎在目觉不自觉中见了报的过誉之词,连采编者自己重读后也往往感到大为不妥。 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在眼下的新闻报道中这类现象比过去常见、突出呢?从思想方法上分析,它是一种人们认识事物上的晕轮效应偏差的反映。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们倏然接触一个先进单位或先进人物的时候,它的一些显眼的特征往往会给人留下先入为主的深刻印象,从而产生‘一俊遮百丑’、‘一长盖百短’的效应偏差。这种影响先进典型报道客观性、真实性的心理偏差叫做晕轮效应偏差,也叫做光环作用效应偏差。  相似文献   

18.
警惕出版企业上市的『羊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羊群效应"又称"从众心理",心理学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识别能力的差异,而使某个参与人掌握的信息不充分时,他往往从其他参与人的行为中提取信息,采取类似的行为,从而产生"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房地产热"、"出国热"、"彩票热"、"炒股热"等,都是"羊群效应"的一种表现.最近两年,出版产业领域也出现了大规模的上市热潮,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将推动出版企业上市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资本市场也是热炒出版概念股,其实这也是"羊群效应"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9.
信任度是网络广告成功的重要维度 广告是以说服为手段,促使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它必须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相契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网络广告当然也不例外。根据勒韦兹和斯坦纳的广告心理效应模式,消费者通过知晓和了解建立对广告产品性能、效用、品质等各方面特点的认知,进而产生对产品的评价:喜欢和偏好。  相似文献   

20.
职业环境对从业人员的心理影响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且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