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佳 《新闻三昧》2007,(5):46-47
●通讯员如何发现新闻●让写稿成为一种兴趣●怎样写好评报、评刊的稿件  相似文献   

2.
采访是获得新闻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采访离不开问,只有问,被采访者才知道你要什么素材。可见,问是采访者的一门基本功。 怎样问才能捕捉到新闻的“一瞬间”呢,事情往往很奇怪,有时与采访对象交谈了半天,甚至几天,都不能使你得到满意的结果。有时采访对象的一句“变调”语言,一副“反常”神态,一个“出人意外”的动作,常常会出现活蹦乱跳的“活鱼”来。这突如其来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节,出现了许多感人的新闻素材来。 提问题宜小不宜大 记者采访,多半是事件发生后赶到现场的,也往往是人们把一件事情做了以后,记者才去采访。因此,记者采访在自己不能亲眼看见的情况下,就要通过问来补充。问,可以把那些眼睛看不到的经过和变化,重新了解清楚,补充记者有时无法亲临其境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邵奎 《军事记者》2011,(2):72-72
所谓新闻发现力,就是通讯员在具备新闻敏感的基础上,把他人没有发现的新闻及时准确地报道出去的一种能力。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记者的发现力》中提到:“新闻工作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就是‘发现力”’。那么,通讯员应该如何培养新闻发现力呢?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新闻学有“学”经过争论似乎已成定论,但对新闻写作是否有学尚有争议。不少人视新闻写作为一种“技能”,犹如汽车驾驶、理发、缝纫一般。有的新闻理论工作者虽将它的学术地位提高了一步,称之为“术”,然而,最终没能摆脱“技术”、“技能”的束缚。似乎,新闻写作与“学”无缘,充其量只能视为“术”了。这种观点是颇需商榷的。第一,新闻写作有独立的研究领域。新闻写作是以研究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与新闻写作方法为主要对象的专门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虽然与新闻学、写作学有关联,但又明显地区别于它们。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陈栋 《报刊之友》2013,(8):115-116
新闻发现力是新闻从业人员——记者有效及时地判别新闻事件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认知能力,是新闻记者通过自身感官和逻辑思维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或事实中所涵括的即时性、重要性、突显性、趣味性等构成新闻价值诸要素的职业敏感力,是新闻记者必备的首要素质,也是新闻传播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与保证。本文认为,社会责任意识、新闻敏感意识、技巧意识和记者自身素质等对记者的新闻发现力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有序:从头学起,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二、熟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百读不厌,开卷有益。三、持恒:学贵有恒,百折不挠,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四、博广:从精出发,博览群书,取其精华,博采众长。五、相师: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不耻相师,勤学好问。六、多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手抄笔录,好学善记。七、复习:卷不离手,曲不离口,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八、精思:好学深思,必知其意,独立思考,行成于思。九、专深:专心致志,聚精会神,钻深研透,学懂弄通。十、创新:学以致用,注重实践,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讯员的十个基本功@刘吉学~~…  相似文献   

7.
新闻发现力,是记者应具有的第一基本功,也是记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这一看法,是我观察了许多记者,阅读了许多记者的新闻作品后的一种感觉。新闻处处有,每天会发生,但为什么有的记者抓不到?就因为缺乏发现力;同  相似文献   

8.
孙万科 《记者摇篮》2012,(12):11-12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肩负舆论引导重任的党报如何披沙拣金,做好新闻报道?我认为提升新闻发现力,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何谓新闻发现报纸阅读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的发现。那么,何谓新闻发现?还是让我们从新闻实践中寻找答案。现实生活中,很多新闻,甚至是重大新闻往往埋藏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序推移,新闻工作人员不断更替,建国前后参加工作的老报人和老通讯员基本上已经离退休了,现在报纸的主力队伍。专业人员和业余作者都包括在内,绝大多数是中青年。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有各自专业的专长;他们为报纸写作稿件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想帮助报社把报纸办得更好。然而,他们缺乏新闻专业的基础知识,甚至不了解什么是新闻、新闻怎么写,要求本刊请些老新闻工作者作些新闻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辅导。因此,本刊从这一期开始,陆续刊出新华日报高级编辑高羽同志撰写的“《新闻学步》讲座”,以适应这一要求。希望阅读以后提出问题,供作者参阅,力求在“讲座”中予以解说。  相似文献   

10.
新闻视角是一种客观存在 大凡写文章,动笔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文章视角。如果没有找到合适角度,写作就会失去方向感。新闻写作也是如此。事实说明,新闻视角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新闻写作的规律所在。在这个世界上,由于每个人的工作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差异,生活经历和背景不一样,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因此对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个事物,观察事物的出发点不一样,所形成结论也会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人和事物都是一个多面体,这种多面体,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就是对最新的有关人民大众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生命安全及其相关心态的事实的报道。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的区别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其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关注民生,对于执政党来说,是为了巩固、扩大和发展自己的执政基础,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做好民生新闻,对于党报来说,是为了巩固、扩大和发展自己的市场,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编辑做久了,心里会大概给身边的记者定个等级.有时单单看到名字,就对稿件的质量有了心理预期.有的记者写起稿来如文豪附体、汪洋恣肆.虽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但若把意气放错了位、情怀用过了量,反倒本末倒置,失掉了新闻的本真.有的记者倒是行文流畅、几无瑕疵,可稿件索然无味.硬着头皮把千字甚至几千字的文章读下来,记住的似乎只有零星的事实和不痛不痒的观点.有的稿件—读就知道出自年轻记者,虽说遣词造句上努力向成熟靠拢,却总会在细微之处露出马脚,知识、逻辑、观点上都有待打磨.有的稿件读起来东—榔头西—棒子,八成是记者偷懒,七拼八凑出一篇“四不像”文章.这些“攒”出来的报道,或许骗得了编辑、骗得了读者,总归骗不了自己的职业良心.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主持是门艺术.体育解说是门艺术.新闻发言,也是门艺术. 当今,中国的新闻发言很火爆,新闻发言人也成了公众人物:国字号,地字号;固定的,临时的;…… 是艺术,就应该有艺术评判,也应该有个优劣高下、阳春下里之分. 那么,中国的新闻发言艺术,究竟如何?总体来说,有些尴尬.其表现,有如下一些:  相似文献   

15.
厚厚的两大本作品集:《草籽集》和《忆梦集》摆在面前。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新华社一位记在山东团一个小组听代表讨论结束后返回住处,途中不少人在讨论晚饭后做什么。有人问威海市市长吴隆江,他说要去西单夜市看看。晚餐时,这位记问吴隆江:“晚上你去买啥?”吴隆江回答说:“不买什么,因为威海第三产业发展太慢,想抽‘两会’的这个空到北京取经。”听市长这么一说,这位记马上意识到这背后有新闻,于是就说:“我跟你去。”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丽水市广播电视局重视广播业余通讯员队伍业务培训,在事业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从1984年开始,连续四年为城乡二百多名骨干通讯员免费订阅《新闻战线》杂志。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市人口二十九万。由于文化比较落后,通讯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较差。为了帮助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四年来,市广播电视局组织通讯员认真学习《新闻战线》刊载的文章,领会宣传方针,把握宣传动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写作技巧。通讯员把《新闻战线》杂志视为良师益友,他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丽水市广播电视局重视广播业余通讯员队伍业务培训,在事业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从1984年开始,连续四年为城乡二百多名骨干通讯员免费订阅《新闻战线》杂志。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市人口二十九万。由于文化比较落后,通讯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较差。为了帮助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四年来,市广播电视局组织通讯员认真学习《新闻战线》刊载的文章,领会宣传方针,把握宣传动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写作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伦理学是一门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科学。在中国,它又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蓝鸿主编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一书,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应本刊之约,由参与编写此书的同志将各章字压缩,分十二讲在本刊连载。以飨读。  相似文献   

20.
一、有序:从头学起,但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二、熟读: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百读不厌,开卷有益。 三、持恒:崇贵有恒,百折不挠,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四、博广:从精出发,博览群书,取其精华,博采众长。 五、相师: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不耻相师,勤学好问。 六、多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手抄笔录,好学善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