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发展科技指标,促进政策的分析和评估--OECD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量化的指标在科技政策形成过程中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只有统计数据而了解系统的政策经济学性质,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政策设计与评估。反过来,如果只有对科技系统政策经济分析,但没有过硬的统计指标资料,也做不好政策研究。本文介绍并阐述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科技指标的发展及OECD所起的作用、0ECD开发司收集的科技指标、运用科技指标行政策分析和评估、0ECD对中国科技指标的研究等专题,对0ECD成员国尤其是中国发展科技事业提出了非常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定价:96.00元(包括邮费)内容简介本书系OECD对于中国创新政策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成果。2001年12月,中国以观察员身份加入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CSTP),这也是中国在OECD组织中获得的首个观察员身份。2004年,中国科技部正式提出了参与OECD政策研究的申请。该项申请于2005年为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批准,中国由此纳入了OECD关于国别创新政策的研究项目之中。本书的主要目标在于:(1)评估并预测中国科技与创新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总结、归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论坛》2006,(3):44-44
本书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系列出版物《科学技术和工业展望》(每两年出版一次)第5本的中译本。该书对OECD成员国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趋势、前景和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全面总结。除了提供主要政策变化和统计的最新信息外,还对科技政策和工业政策的重大问题以及这些政策与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读者从中可以了解OECD各国在加强创新、提高科技发展能力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面前该如何加强合作。本书适合科技经济管理人员、研究人员阅读。  相似文献   

4.
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况 出于制定科技政策的需要,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已日益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最早系统收集科技统计数据的国际组织,在世界科技统计界处于领先地位,对科技统计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以往科技政策的研究大多专注于政策本身,鉴于科技政策生态是科技创新与政策生态的融合,深入剖析科技政策生态系统内部运行机制,以便于从整体观的视角对中国科技政策生态进行把握。从生态学视角探索科技政策系统的类生态本质,构建科技政策生态模型并构建“三环齿轮机制”概念,以美国量子信息科技政策为例,基于政策、人员和场域三环剖析科技政策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并进一步从主体层、客体层和环境层对科技政策生态模型的中国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科技政策生态是一个以科技政策为核心,以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工程、实现政策价值、保障科技安全、促进科技发展为最终目标,以草拟、颁布、实施、改革为政策生命周期,以政策、人员、场域为基本组成框架的,赋予科技政策生命的复杂的多元协同的政策生态系统工程;政策环、人员环和场域环的三环齿轮咬合能够形成科技政策生态作用合力,实现科技政策的价值;科技政策生态模型具有可实现整体布局治理、优先领域治理、科技生态自主治理的优势,可有效解决当前中国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础设施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基础和物质条件,其投资回报受到政府部门、管理方、科学家等利益相关方的关注。OECD构建了一套由核心影响指标与全面综合指标组成的评估参考框架,为研究基础设施的科学、经济与社会影响评估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工具。本文从评估逻辑模型、指标框架、如何使用评估框架三个方面对该框架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总结该评估框架的特点,并据此从影响评价的理念、指标框架的"嵌套式"设计、指标的选择与非强制性使用,以及差异化评价等方面对中国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与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经合组织(OECD)发表了《科学、技术与工业展望2006》(该报告是每两年出版一次的系列报告中的第6本),对各成员国2004-2006年间的科技趋势、科技政策、科技人力资源、研发国际化、专利许可与创新、公共科研评估都作了总体评估。从报告中,可以清楚看到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结合日益紧密,并且正在变得日益  相似文献   

8.
OECD研究与开发资助模式演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凤霞 《科研管理》2006,27(2):57-64
OECD的大多数国家的研究与开发资助经历了"科学政策时代"、"科学和技术政策时代"、"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时代",知识生产(knowledge production)的指导思想也从"国际领先知识"转向"知识创造财富","新的知识生产方式" 是OECD资助的一个必然趋势。它意味着,如果政府仍然用老的政策工具和行政结构来规划和安排科技政策,那么老式的技术政策将会提高政府失灵的风险,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应该通过激励企业对R&D的投入,调整R&D的资助结构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科技政策对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科技政策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定量研究的尚未见到,所以,无法较为准确的评估科技政策对于技术绩效乃至经济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特色和理论意义在于,尝试通过量化科技政策,建立经典的计量模型来客观评估中国科技政策。本文收集了1978-2006年国家颁布的技术政策,并从中选择与科技创新最为相关的423条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定量描述了1978年以来中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演变轨迹。本文发现:政府不同部门在技术创新目标取向上的政策协同显示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随着国家对技术的高度重视,政策协同程度也在迅速提高;技术政策话语权分布不均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和部门利益之争。本文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是将科技政策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科技政策对经济与技术绩效的影响。更进一步,本文还探讨了政府不同部门在技术创新目标取向上的政策协同对经济与技术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券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科技资金投入政策,已经在中国很多地区付诸实施,急需对其开展全面的政策评估。本文从政策评估目标、政策评估主体、政策评估对象、政策评估指标及政策评估方法等要素入手构建科技创新券评估体系,并对该体系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这对开展科技券政策评估,全面把握其实施状况,进而优化政策方案,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