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都说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较量,京华时报对决农夫山泉,不管是不是真的"开辟了一家媒体批评一个企业的新闻纪录",至少,在很多人的眼里,"华山之争"中,京华时报不但未能获得一锤定音般的胜利,反而在长久的缠斗中让自己成了新闻主角.  相似文献   

2.
丁玲  李诗海 《声屏世界》2005,(11):47-47
新闻最讲究实事求是,是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该怎么个说法就怎么个说法,来不得半点的含糊。新闻稿件不用或少用模糊词,力求表达准确,这是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做到的,因为记者在第一现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只有记者最清楚。如果记者在稿件中没有表达清楚,或者表达错误,编辑很难发现。  相似文献   

3.
4.
多次看到媒体上"满门抄斩"的报道,心情十分地沉重:一个偌大的家庭,一群鲜活的生命,就在那短促的时空中,被追剿、被杀戮,然后在极度的惊恐中,被逼走黄泉,阴阳两隔.血刃者往往是丧失理智的(和责任能力并不矛盾),受害者除了极个别是利益相关者外,多数是无辜的.方式残忍,手段血腥,感情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5.
6.
报纸应慎用方言盛祖宏手头有一张广东出版的报纸,读者当然不限于广东,出版当天就可以在报摊上买到。这张报纸有个标题是:“扬言为马拉多纳讨回公道盂加拉拥是起诉阿维兰热”我不知道“拥趸”为何物,看了内文,猜出是“球迷”的意思,大概是广东方言。另一个标题是:“...  相似文献   

7.
在杭外文媒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梦依 《新闻传播》2010,(6):134-135
本文以杭州英文媒体为切口,通过调研杭州外文媒体的生存现状.分析杭及驻杭外籍读者对外语媒体的需求,探讨了地方外文媒体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外来字母缩略词在报纸文章.甚至在新闻报道里大量涌现。有的加了汉语注释,有的未加注释。对于对英语字词生疏的多数读者来说,不仅不解其意,阅读的兴致也顿减。面对汹涌而来的英文字词,报刊要有一个审慎的态度,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中要发挥好沟通、交流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手翻阅报纸,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话题"、"调查"、"数据传真"类的栏目,留心一下,发现这类以统计数据来报道社会现象的新闻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10.
焦德武 《青年记者》2009,(17):73-73
新来的市委书记微服私访,他和路边执勤的一个交警聊上了,问这问那,那交誓误以为他是一离家出走的老年痴呆病患者,便盘问他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估计那位市委书记会想:我天天在电视新闻里晃荡,怎么公务人员还不认识我?那电视节目都是怎么办的?到底有几个人在看?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而且是戳到电视人软肋的一个问题。江苏邳州市,人口150多万,最近一则报道披露,邳州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只有三个人看:李连玉(市委书记)、扬军(市广电局局长)、三院院长(做广告的市第三人民医院负责人)。据说,邵州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至少一半的内容都是有关市委书记李连玉的。(《时代周报》2009年5月21日)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作品中,常出现“记者看到”的字眼,笔者认为,“记者看到”四字应慎用。记者采访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既然是社会调查,就应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记者亲自观察,这无疑是一个最基本的采访方法。但是记者是否亲自看到就一定能了解到真正的新闻呢?也未必尽然,因为记者并非是参与此事内幕的人,记者即使看到,也难免主观主义,更难免浮面肤浅。有时亲自踏看的记者,为了某种原因,仍旧会出现不实的报道。记者下去采访,被采访对象有意安排场面让记者看,这时记者只凭看到的情况形成稿件,易失实。例如,企业主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工厂不景气的情况下,主动请记者采访,若见诸报端的“记者看到”,既欺骗了工厂的职工,也欺骗了受众。  相似文献   

12.
郑雨 《新闻前哨》2012,(8):98-100
笔者在近几年的文字校对工作中发现,在报刊、电视及网络媒体上,有一部分词语,由于含义比较特殊,不少人对这些词语望文生义,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误用较多。本文对其中20个比较常用又容易误用的词语进行整理,逐一进行辨析,供大家参考。1,"七月流火"天气凉2005年7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团访问大陆,并于7月12日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纪校长想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当时天气的酷热,但他的这一用典出现了错误。"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民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最近10年中,我国辞书以"规范"二字冠名已成为一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市面上冠以"规范"的词典、字典多达40余种,一些已造成了应用上的混淆现象.对此,在刚结束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与11位委员共同联名提交提案,指出辞书应慎用"规范"冠名.  相似文献   

15.
张伟英 《出版广角》2018,(13):62-64
融媒体时代,中国外文电视节目迎来了最佳发展机遇,但要想实现全球范围的精准传播,必须找准切入点,内容上挖掘中国文化特色,拒绝功利化取向,实现制作、发行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加快实用型APP的开发,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解决节目海外覆盖率问题.从业人士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优质的外文电视节目才能为中国形象的宣传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16.
不知何时起,某某门开始在媒体上流行开来。超女诚信门、张斌桃色门、情感节目陷诉讼门、央视化妆门和口误门、东航返航门,还有诸如虎照门和艳照门……  相似文献   

17.
某些编者以“规范”冠名是为了抢夺话语霸权,进行不正当竞争,往往在标榜自己如何规范的同时,无端攻击他人不规范。最近十年中,我国辞书以“规范”二字冠名已成为时尚潮流,据业内人士估计多达数十种。不仅有所谓“规范字典”“规范词典”,甚而至于有“成语规范词典”“歇后语规范词典”“谚语规范词典”等,令人啼笑皆非。学术界和国家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外文文献资料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月14日,某市工商报在三版《社会新闻》栏以《罪犯纪某因贫污被检察机关拘留》为题发了一条消息。消息称,纪在任某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2万元,目前已被拘留,此案在进一步审理中云云。1月25日,纪某和委托的律师找到报社,指出检察机关已查清,纪的行为是错账,不是贪污,并已撤销了案件。报社的报道用肯定的语气说纪犯罪不符合事实,不舍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其名誉构成了侵害,要求报社公开赔礼道欺,清除影响。报社经与检察机关核实,在报上为纪恢复了名誉,并对失实报道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繁体字作为古代汉语的一种遗迹,在悠久源远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且现如今在我国的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中仍然使用着。然而,在中国,国家行政部门对于繁体字的使用却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规定不能使用。凡是文字一律使用规范的简化字,不能使用繁体字。对于确需使用的,也仅限于国家主要领导人,并且要逐步地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