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良好个性素质的教育”这一定义,被我国当前关于个性教育的各种研究论文广泛地引用。但是,这一定义并没有揭示出个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的真正主张。要理解“个性教育”,最关键的是首先要找出这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的真正本  相似文献   

2.
三、课堂重构的要点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弊端,迫切地要求我们的中小学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变革。不破则不立,“破”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最终达成“立”的一个前提保证。就目前来看,很难勾画出中小学课堂应发生的具体细致的变化,但有一点是明了的,即应树立起个性化的教学观,用个性化的教学观来规范教师的行为,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的景象。因为创新来源于个性,来源干多样,来源干差异,无个性、无差异、一统的教学是与创新无缘的。应该说,个性化的教学观,并不是一个时新的东西,它在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头脑中早就已经存在了。比如,1920年由唐铖、朱经农等人编撰的《教育大辞书》就对“个性教育”做出了专门解释。书中云,个性教育有这样三种解释:第一,所谓“教养个性”,注重  相似文献   

3.
周庆锋 《小学教学研究》2010,(12):118-119,121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人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创造幸福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感受幸福、让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幸福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而不是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目前,我们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适应的不是学生,而是为适应学生本人以外的东西。我们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上玩花样、作秀、做假,使原本适应学生的公开课教学成了“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在公开课上不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有生命的个体,  相似文献   

5.
俞新龙 《广东教育》2011,(10):28-29
曾经在《人民教育》上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印象颇为深刻:“摆在‘前面’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看见的东西,却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处在‘外面’的东西很难进人人的视野。但可能是关键性的东西:在‘后面’的东西,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不是在什么时候都能把它摆上‘台面'”。每想起这段话,就让我想起我们当下的个性阅...  相似文献   

6.
1基础性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基础性就是所谓支撑性的品质,指能够活化的、宜于迁移和易于提升的品质。这是受教育者学习、生活和做人的最基本的品质,诸如学习习惯、交往技能、求知欲、爱心和同情心等。2内在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现在理解素质教育往往把它理解为一种外在品质的叠加,就是增加知识能力教育以外的东西,所以一谈到素质教育就是学钢琴、学画画、学书法。其实,素质教育首先关心的不是有“多少”素质,而是有“怎样”的素质。素质教育应该是内在品质的培养,是可以化为学生个性和人格的教育。3…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改革必须围绕提高人的素质这一基本目的来进行。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校从1988年开始进行“提高基本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并努力把学校办成“示范性好、实验性强、教育质量高”的一所小学。素质教育从哪里突破?无论是单项改革还是整体改革;无论是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还是寻找“高效能低消耗”的最佳方案,千改、万改,提高教师素质才是改革的关键。只有良好知识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只有良好个性修养的教师,才能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只  相似文献   

8.
瞿锋 《现代语文》2010,(9):142-143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孩子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有这样的话语“只有进行‘人的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有真正的教育”。印度伟人的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教育家们的话都揭示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培养人。这与新课程改革下“以人为本”的要求是相互契合的。  相似文献   

9.
人是富于个性的。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得好:“我们不是棋盘上的小卒,哪怕最重要的也不是,而是有个性的人,棋子与有个性的人,这完全是两码事。”因此,无视个性的、整齐划一的教育不是“发展个性”的教育,要真正实现“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下,整个社会都在呼唤创新,创新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大家关注、讨论和研究的焦点。那么,创新的突破口在哪里?华东师大的陆有铨教授在一次报告中谈到创新问题时,曾有一句精彩的话:“不要问美国人的创新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问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到哪里去了!”这句话很能发人深省。创造力应该是人的一种天赋,养护则生,阻扼则死;社会、家庭、学校都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渴望和呼唤是一回事,培养方式和方法如果不得当或南辕北辙,那么,结果很可能是另一回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以为,我们首先应当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  相似文献   

11.
沈菡 《现代教学》2013,(7):117-118
“育人”既是理念,也是过程。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多地应该考虑的是育人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我们的教学要培养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双基”教育,在学科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更应重视音乐教育在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完整人格的建立、个性均衡的发展、思想的宽容、对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等多方面的重要教育作用。而技能的培养是作为达到这个最终目标的一种必要手段。音乐学科育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学科的育人在于它的形式,更在于它的内涵。要使音乐的美能够打动、感染学生,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美的熏陶,教师就要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具有挖掘美的能力,具备能传递美的技术和艺术。在不脱离音乐学科本位的基础上,无缝衔接、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这才是我们应该不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的简单要素是学生、课程和教师;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个性”解构为“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什么人培养”. 一、培养什么人,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问题. 目前,这方面存在偏离,偏离将导致学校教育错误的个性.需要从现象中厘清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个性,是一种需要开发的宝贵资源,是培养创造力的沃土.哪里营造了张扬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氛围,哪里就会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就能更好地为促进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作为班主任应该洞察学生的个性,并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人本论的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应“格式化”,而应该是富有个性的。没有个性的人。是只会呼吸的人体标本;没有个性的时代是没有发明创造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向学生渗透道德教育。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做到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6.
一、素质教育概念的界定 有人将素质增长率定义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则将它规定为一种类型的“教育”。到底素质教育应该是哪一个层次的概念?无可否认,素质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它并不是这一层次上的概念。这一层次上的概念是“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正是“教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而“素质教育”只是“教育”这个“属”内的一个“种”。我们承认素质教育也是这样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因为“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可见用“有目的、有计划  相似文献   

17.
评“扭”     
最近,教育界有一种怪论,曰:文化大革命以来,教育革命的方向“总没有解决好”,因而“就是要扭”,云云。这是一股诬蔑教育革命的右倾翻案风,它妄图篡改教育革命的方向,否定教育革命的成果和教育革命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进而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必须坚决回击!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教育战线的形势究竟应该怎么看?认为教育革命的方向没解决好的人,他们要“扭”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8.
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健全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佛大学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从这里可以深切领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古往今来,许多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教育家莫不把发展人的个性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要把孩子们培养成“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就必须重视个性教育,教育的真实意义就在于使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认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差异,注重个性教育,制定适宜的教育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下面就在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差异,培养与发展学生良好个性谈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周国平先生曾谈过,“目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不鼓励天性和个性,有时还会扼杀天性和个性,过分注重知识本身,又过于强调那些实用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来说,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感到读书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从心灵的活泼到智力的运用都要有一种快感,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和需要,特别忌讳用强迫性学习剥夺学习的享受性质。”教育是门大学问,因为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