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震云的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最大的特色是反讽,刘震云以恣肆的戏谑,毫不留情地揭开被顶礼膜拜的"上帝"的神秘面纱,"上帝"从神坛走向人间。刘震云的小说分别从历史、权力、人性等切入点考察了人生存的虚妄与荒诞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作为超验主义的提倡者和遵从者,爱默生希望以上帝、精灵或超灵来替代传统对上帝的绝对信仰。爱默生坚决相信人和上帝的相连可以实现人的价值,形成真正完美的人性,这是对上帝的遵从。同时,他推崇人的精神的无限潜力,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加以利用,从而刻意削弱了上帝控制世界的权利,强调人类改变世界的能力,这是对上帝的背叛。而这一矛盾的综合体对在《论自然》中得到充分的阐发和体现。  相似文献   

3.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为艾米莉·狄金森的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源泉。爱默生否定上帝 ,肯定人的神性 ,强调人的直觉意识 ,认为它与宇宙中的超灵是一体的。他的思想渗透在狄金森对心灵、自然、生与死以及永生的沉思冥想中。狄金森通过全身心的艺术追求和心灵与意识的探索实践着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爱默生精神与美国文化的关系,哈罗德·布鲁姆发现,爱默生就是"美国心灵",具体表现为:爱默生就是美国哲学的创立者;爱默生的"自立"精神就是"美国宗教"的真谛;对于作为迟来者的美国文学来说,爱默生就是美国文学的理论家。布鲁姆对爱默生的这一定位无疑是正确的,但其背后隐藏的却是布鲁姆深沉的"美国情结"。  相似文献   

5.
通过爱默生的思想和孔子的学说来探究两位思想家在哲学体系上存在的契合;从天人观和人性观的视角对爱默生思想和孔子学说契合进行了比较性的分析。在“天人观”方面,他们之间的契合点表现在:孔子的天命观、人性乃天赋的观点以及天人合一的观点;爱默生的“超灵”观,上帝普遍存在于人心的观点以及人与上帝融为一体的观点。在“人性观”方面,他们之间的契合点表现在人性本善论和人的可完善性的观点。爱默生思想与孔子学说的契合表明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有着一种相似的文化遗产。两位哲人在思想上的契合同时表明在当代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建立和谐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常敏 《海外英语》2011,(10):244-245
爱默生的神学思想对美国宗教世俗化运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倡导的个人主义成为美国身份认同的标志。而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美国当代文学大师约翰·厄普代克则将宗教作为其小说中永恒的主题之一。笔者试以《论自然》和《兔子,跑吧》为例,探讨美国文学中世俗化宗教的百年嬗变,指出其经历了从"上帝"到"我"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余静远 《海外英语》2011,(15):207-208
爱伦·坡历来被认为是反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然而事实上,坡是认同爱默生超验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在他生前写的最后的书《我发现了》里,坡谈到了直觉和个体神性的问题,在他看来,与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相比,直觉发现真理更为有效的方法。而且,坡也爱默生一样,认为人是上帝的一部分,所以人也有了无限的潜能和神性。  相似文献   

8.
上帝与兔子     
兔子被很多的动物伤害:狐狸、狼、老虎…… 兔子就向上帝诉苦,要求上帝将它变一变.上帝答应了兔子的要求,把兔子变成了鸟. 没过几天,鸟又来诉苦:"我再也不想做鸟了!天上的老鹰能抓住我们,树上的毒蛇能咬死我们."上帝又把鸟变成了鱼. 可是,鱼的处境似乎更糟,因为大海里到处都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斗争.过了几天,鱼又要求上帝把它变成人. 上帝把鱼变成了人,心想,这下你该满意了吧!可是,过了不久,人照样向上帝诉苦:"太可怕了,到处都在流血,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废墟……我们再也没法活了!"  相似文献   

9.
幸运     
我曾经计算过,尽我有生之年,每天读一本书,连我自己的藏书也读不完。何况还不断购进新书,何况还有图书馆里难计其数的书。这真有点令人绝望。可是,写作冲动一上来,这一切全忘了。爱默生说得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  相似文献   

10.
投胎     
三个刚刚归去的灵魂跑到上帝面前,要求投胎。上帝问:"你们都要投什么胎呀?将理由说出来。"A说:"我要当老虎。因为老虎是万兽之王,可以咆哮山林、为所欲为。"准!下一个。"我想当一头猪"B说。上帝十分困惑:"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美国诗人爱默生与金斯堡在迥然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诗歌创作,但是爱默生的诗歌和诗学理论无疑对金斯堡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爱默生关于诗人作为"代表性人物"的观点使金斯堡认识到了作家的责任与使命,这两位作家作品的相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诗人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挑战,诗歌的民族性及其唤起民众觉醒的功用,"催生韵律"的个性化表达,与神秘主义的共通性:直觉性感悟与追求超越。金斯堡在后现代语境中对传统诗人爱默生的回应是对后现代时期主流话语和文化的对抗。  相似文献   

12.
<正>"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这些年来已经深入人心,被人们普遍接受。顾客这个"上帝"有权利接受商家各种优质的服务,有权利享受"三包",不满意可以调货、换货。在看了学生"不满意",教师就要下讲台的案例后,我不禁开始思考,学生是否我们老师的"上帝"?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要把学生当"上帝"。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在教学中遵循教育的规律,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要一切为了学  相似文献   

13.
Soundbites     
“在暴风雨中,明智的人会向上帝乞求让自己从恐惧中解放出来而不是乞求让自己从危险中解脱出来。是内心的风暴使他害怕而不是外界。”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强调内心的恐惧远比外界的危险更能对个人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4.
自然(节选)     
19世纪30~40年代,爱默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化界朋友定期在他的书房聚会,讨论哲学、宗教和文学。这群人中包括爱默生的门徒亨利·大卫·梭罗、女权主义作家玛格丽特·福勒等。这个群体被称为"先验主义俱乐部",他们发展了一个哲学系统,强调直觉、个人主义和自我依靠。1836年,爱默生发表了《自然》,这篇长长的散文成为了"先验主义俱乐部"非正式的信念宣言。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析了超验主义思想在爱默生《论自助》中的体现。《论自助》是爱默生的散文集,是一篇表现超验主义思想的代表文章,"相信自己"是它的中心,他认为人应该相信自己,真正的人应该学会拒绝随波逐流,强调个人主义。如果一个人不想让自己或社会失望,就必须遵守内心的原则。另外,本文肯定了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社会的积极作用。作为超验主义思想的领袖,爱默生思想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美国人,他的思想已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爱默生的《美国学者》是美国文化的独立宣言,从自然、书籍、行动三个方面分析了学者如何保持心灵独立与完满,并探讨"思想着的人"如何实现对社会的责任。爱默生对学者与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可以启发我们反思中国当代学界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育人为本"的新课程下,要求《历史与社会》课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教学目标。尊重学生、发展个性无疑是新课程的  相似文献   

18.
读罢<周国平散文随笔精选--灵魂只能独行>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一文后,对其中谈论的"创造性阅读"颇感兴趣.文中引用爱默生的话:"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爱默生很生动、很形象地将非创造性阅读的危害呈现于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问我,现在的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最缺乏的是服务意识.服务是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最大的分野.传统教育中,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教师往往站在高高的"神坛"上,按照预定的标准去"塑造人""约束人";而现代教育中,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它要求教师走下"神坛",站到服务的平台上,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去发现、去发掘,去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解读《约伯记》实际上是倾听约伯与上帝的对话,倾听生命本真在天人之际的伟大言说。《约伯记》对神性的领悟,是在崇高的情感体验中去感受他者,实现对无限、对永恒的沟通与整合。爱默生曾对启示作过如下解说:“我们藉由‘启示’一词来辨识灵魂的告白及自性本质的表白,启示通常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