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球星篇     
《当代体育》2004,(485):108-109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球员是没有上篮的,他只能够一直的飞呀扣呀,飞累了就在篮筐上睡觉,这种球员一辈子只能上篮一次。那一次就是他的膝盖无可救药的时候。2000年2月13号晚上八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个球场,因为我你会记住这一分钟。  相似文献   

2.
阿飞正传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球员是没有上篮的,他只能够一直的飞呀扣呀,飞累了就在篮筐上睡觉,这种球员一辈子只能上篮一次,那一次就是他的膝盖无可救药的时候。2000年2月13号晚上八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个球场,因为我你会记住这一分钟。 从现在开始我给你一分钟的惊奇,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因为我已经把那五个球全扣进去了。  相似文献   

3.
葵花宝典     
跳步:跳步突破实际上是由三步上篮演变而来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突破技术。三步上篮是一种需要空间的技术.当你运球准备突破到禁区时.如果禁区里的球员比较多.空间比较狭小.那么三步上篮就难以发挥威力.这时候如果用跳步突破.便可以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而且攻击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葵花宝典     
突破上篮NO.1勒布朗·詹姆斯在篮球技术中,上篮其实是比较讲究小巧的,但这招一经詹姆斯使出,便完全变了一个味道。他的上篮,一般都是由扣篮衍生过来的,因为对于小皇帝来说,生猛霸道的扣篮才是王道,但有时候因为他在突破过程中使出了全力,到了要扣篮的时候才发现后力不继,怎么办?这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体育教师,也是一个篮球迷。但因我个头较低,在每次临场参赛中,难免碰到身材高大的对手,运球突破上篮、近投诸多不便。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电视上看到韩国女篮以准确的远投,终于以弱胜强,一举战胜身材高大的中国女篮,夺得亚洲之冠。这对我是一个有力的启示。从此,我就潜心研究,朝夕苦练。从1972年迄今,二十多年来,我的“双手远距离投篮”日渐得心应手,似有不解之缘。现在基本上掌握了远距离投篮的要领与技巧,达到了准确性强、命中率高,既省时、又省力,实为以弱取胜得分的手段之一。当  相似文献   

6.
NBA 1号文件     
小引 酷热的天气已经来临,骄阳仿佛火焰一般炙烤着我们的皮肤。我已经想象不出还有什么能在这样的日子里让我们感到凉爽的事情了,总之,有很多赘务缠绕在身边,就如同这烈日炎炎的天气一样使人汗流浃背。书包越来越沉,工作越来越紧张。也许只有球场上的挥汗如雨才能带来一丝爽快的感觉。运球突破。然后一个漂亮的反手上篮,又得两分。接着是汗水在堆满笑容的脸上滚  相似文献   

7.
葵花宝典     
《当代体育》2011,(15):98-98
看韦德比赛或者他的集锦时,你一定会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在韦德快要擅到对手前.突然闪到另一边上篮。这就是迷踪步,俗称左右步。这种上篮重要的是脚步.三步上篮分解成两步(因为起步就算一步).先向右一步.再突然向左.闪过对手上篮.  相似文献   

8.
1981年的秋天,一个3岁大的孩子穿着件圣地亚哥快艇队(洛杉矶快艇队的前身)球衣,在父母的卧室里拍打着一个小篮球。电视上正转播着一场快艇队和火箭队的比赛,他时不时看看电视画面,因为他的父亲正代表快艇队在场上比赛。这个孩子模仿着父亲的每一个动作,他学着胯下运球,学看飞身上篮,虽然这些都只是他假想中的动作,但他做得很认真,享受着其中巨大的乐趣。父亲回来了,小孩抬起头,高兴地说:爸爸,我以后也要打NBA!父亲轻轻地把他抱起来:是的,你要成为最伟大的球员。  相似文献   

9.
底线突破然后反手上篮,这几乎已经成为了科比的标志性动作。其实喜欢这种得分方式的人在联盟中还有很多,詹姆斯、韦德、麦迪……但是能把这一招使得如同乔丹一样潇洒、舒展的惟有科比一人,原因有两个:其一.便是科比是当今联盟对乔丹的动作研究、模仿最彻底的一个;其二,就是他在突破时并不是靠着双腿摆动的速率来摆脱防守者的,而是他每迈出的一步都尽量把步幅放大,这样便不会给人造成一种忙乱的错觉。而且大步流星的上篮也会使身体自然摆动,当然潇洒至极。  相似文献   

10.
球迷问答     
《当代体育》2013,(7):112
问我发现平时在和同学打球的时候,大多数人只会从面对篮筐的右侧突破上篮,所以只要防他的右手就好了。我也是这样,只要别人防住我的右侧就不能突破了。怎么才能练习左手突破和上篮呢?答:能看出来,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是很善于观察的。没错,作为业余的篮球爱好者,只有少部分高手才会双手运球。这里说的双手运球是指不论是你的强势手和弱势手都能单独完成突破。  相似文献   

11.
《当代体育》2008,(4):8-12
皮球划着一道美妙的弧线,又是那不高的轨迹贴着上帝的指尖落入蓝筐,耳朵已经听不到嘈杂的欢呼声,整个晚上只是投蓝,一个一个进筐,一个一个进筐,一个一个重复,就像失败,每个晚上都在重复。  相似文献   

12.
1981年的秋天,一个3岁大的孩子穿着件圣地亚哥快艇队(洛杉矶快艇队的前身)球衣,在父母的卧室里拍打着一个小篮球。电视上正转播着一场快艇队和火箭队的比赛,他时不时看看电视画面,因为他的父亲正代表快艇队在场上比赛。这个孩子模仿着父亲的每一个动作,他学着胯下运球,学看飞身上篮,虽然这些都只是他假想中的动作,但他做得很认真,享受着其中巨大的乐趣。父亲回来了,小孩抬起头,高兴地说:"爸管,我以后也要打NBA!"父亲轻轻地把他抱起来:"是的,你要成为最伟大的球员。"  相似文献   

13.
在三步上篮的技术教学中,我发现好多学生不能够掌握三步上篮的技术,是因为:没有掌握好一大二小三跳起、三步的节奏和起跨第一步时双手持球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三步上篮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必须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一、解决一大二小三跳起的问题好多学  相似文献   

14.
《当代体育》2015,(2):86-87
PLAYBOOK90后的约翰·沃尔,到本赛季目前为止,一直领跑助攻榜。毫无疑问,这位去年扣篮大赛冠军获得者,已经是东部第一控卫了。沃尔以速度见长,突破犀利,在前几期的杂志中我们好几次都介绍了他的上篮。在这期的《葵花宝典》里,我们一起来领教一下沃尔的投篮功夫。90后的约翰·沃尔,到本赛季目前为止,一直领跑助攻榜。毫无疑问,这位去年扣篮大赛冠军获得者,已经是东部第一控卫了。沃尔以速度见长,突破犀利,在前几期的杂志中我们好几次都介绍了他的上篮。在这期的《葵花宝典》里,我们一起来领教一下沃尔的投篮功夫。为了增加投篮的命中率,在开始时不要过多考虑球是否投进了篮框。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姿势、动作以及整个投篮动作的节奏。每次投篮要重复同样练习建议  相似文献   

15.
爱的唤醒     
这是一节篮球课。当我向学生仔细地讲解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注意事项时,却发现几个学生不听安排,居然自己溜出队伍,在篮球场打起球来。见此情况,一股无名怒火跃上脑门,我冲着他们就喊:“刘旭,你们几个给我过来!”几个学生带着球乖乖地跑过来,我劈头就问:“你们知道我在干什么吗?”没想到,其中一个学生仰起脸笑眯眯地对我说:“老师!别生气,我们错了,我们听你讲课还不成吗?”嘿,态度还挺好,你想发火也没处发。看着这几个学生我心里想:“也难怪,这几个学生都是校篮球队主力,大大小小也参加过几场比赛了,让他们站这儿听我讲三步上篮,换成我可能…  相似文献   

16.
《当代体育》2011,(10):9-9
“这肯定不是一个好数字。看看比赛录像就知道,我投丢了很多上篮,通常情况下这些上篮我都是能够投中的。我还投丢了很多投篮.还有很多跳投。但我还是很有信心。我的队友们仍然信任我,并且相信我能够命中他们给的投篮,所以我还会继续投篮。”  相似文献   

17.
徐老师:您好!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主持人表演魔术,她拿着一个小塑料盒,说:“我这有一个空的盒子,盒子里没有任何东西,我把它关上,吹口气,再打开,就变来一盒糖。”她边说边做。节目虽然没出什么差错,但也没太多的效果。我觉得一方面是这个节目本  相似文献   

18.
<正> “三步上篮”是篮球行进间投篮(跑篮)的俗称,它是在快速跑动中接球或运球结束时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常在快攻中或突破切入篮下时运用。由于篮球规则对球、手、脚的关系有严格的限制,所以“三步上篮”实为“两步上篮”,决不能理解为“跨三步后才上篮”。  相似文献   

19.
“微波炉” 搞不清,李楠这外号是何人何时起的,只知道大多数人听说它时还是前两年甲A联赛的一次电视转播中, 那回,八一队和奥神两个打法的硬朗球队在京碰撞。大概是天寒地冻难出手的缘故,八一火箭一开局总是热不起来,竟以4比12落后。为此,主教练王非叫了暂停,接着一挥手,让身旁一位瘦削的小伙上了场。这就是李楠。 李楠走起路来不显利索。可比赛哨音一响,他突然变成了“满场飞”。先是一个大跨步,突破对方2米10高的大中锋的防守,勾手上篮成功,瞬间他又移动到三分线45度角处一个大弧度远投稳稳入筐,接着他直溜底线,在对方前锋的严密夹击下硬是来了一个背篮中的。全场一片叫好声。电视解说员兴奋地报  相似文献   

20.
孙凤武作为中国男篮(1982年至1992年)的一名优秀后卫,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进攻技术是突破上篮。他身高虽只有1.86米,却常常能在高大对手的面前突破过人,或投篮或助攻,命中率和成功率都很高。其技术特点是——在离篮筐五至六米处就准备进行突破,在对手的严密防范下,起动前作出逼真的投篮假动作,在吸引对手贴紧自己后即顺势运球过人突破。他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持球起步上篮的步幅特别大,当第二个对手上前补防时,孙凤武跨完第一大步后尽量贴住对手进行闪避摆脱,在跨出第二大步时已经变向或转向突破而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