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风暖芳草,雨生百谷。4月19日,农历谷雨节气,2020年网上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绍兴举行。从1995年4月20日首次公祭大禹陵之后,逢五大祭。与往年不同,今年,当地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情况,首次新增网上公祭环节,通过线上线下同祭的方式,寄托追思、缅怀先  相似文献   

2.
袁佥 《生态文化》2002,(3):33-33,36
一年一度的秋天准时地到来,秋风又将金子般的果实送到了人们面前。在山上,在森林里,除了满山的野果,还有满地的野生蘑菇。这些野生蘑菇大多生在草丛里或倒木、枯木上。但有一种叫做猴头蘑的却高高在上地长在活着的树权上,或者是长在枯立木上,只有少数长在倒木上。  相似文献   

3.
在樱花盛开的时节,人民中国杂志社访日团前往日本东京、饭能和北陆的能登半岛,进行了为期11天的友好访问。作为访问团成员之一,我用日记记录了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和感想。 4月10日多云一出成田机场,就感觉到日本的空气比北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6日,"我们的节日——中国(开封)2011清明文化节发布会"在京召开。这场发布会有段特别的"前奏",所有与会记者都在进门前收到一个用柳枝编成的、可以戴在头上的"小柳冠"。这个特别的"道具"为发布会现场平添了几分春天的气息。  相似文献   

5.
钟祥 《生态文化》2013,(5):29-32
在祖国的东北大地上,在东北大地那黑油油的土地上,生活着无数的生灵,它们或奔跑于崇山峻岭,或翱翔于碧蓝天穹,或荡漾于江河小溪,或轻歌吟唱于百草花丛间……  相似文献   

6.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眼下正是赏梅时节。杭州灵峰240余亩梅林中,梅花开得正闹,有的含苞欲放,那些已经绽放的梅花笑盈盈地引领着春天的到来,吸引了众多赏梅客。赏梅时节话梅画。在我国古代的花鸟画中,画梅的作品如同咏梅的诗词一样,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画梅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名家辈出,不胜枚举。他们泼墨添彩描绘"一树独先天下春"芳馨,刻画梅花的神韵、品格,向来备受人们赞赏。从隋唐五代到两宋的不少画家创作了各具特色的梅花佳  相似文献   

7.
沈阔 《文化交流》2012,(6):72-76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端午节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许多习俗。  相似文献   

8.
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立春过后,紧跟着就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季节。在这百花丛中,最令人瞩目的当数牡丹。 国人喜欢牡丹不是今天的事儿,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证:"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周敦颐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据他看来,牡丹乃富贵之花,世人热衷富贵,就没有不追逐牡丹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春夏两季,正是西湖莼菜采收的时节。莼羹、鲈脍是我国古代的美肴。早在千年之前的西晋,就流传着"莼鲈之思"的佳话。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儒生张翰,曾在洛阳齐王司马冏手下任大司马东曹掾,张翰见司马冏骄奢专横,又沉湎于酒色,将来必然失败,会祸及自己。  相似文献   

10.
开茶节的T型台搭到茶园里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姐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专时的老师藤野严九郎吗?你去过藤野先生的家乡日本福井县吗?去年11月,由浙江省外办组织的新闻代表团一行六人,访问了这个17年前就和浙江省缔结友好省县关系的福井。  相似文献   

12.
李丽 《生态文化》2009,(2):53-54
千百年来“盐为百味之首”,人类饮食早已习惯可以没有糖、没有醋、没有味精,但绝不可没有盐!盐是人生存必不可缺的调味品和营养素。但是近年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已经将每人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6克,并且将低盐列为人们健康保健的首要举措。究竟为什么会把天天不离的平常食盐看得如此重要?盐与疾病有什么密切关系?如何吃盐更养生保健?一系列疑问引起了人们对解释盐与健康利弊的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3.
隆冬季节让很多出门在外的朋友感觉痛苦不堪,如果有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发热产品随时温暖自己多好。其实,这种可随身携带并随时启动加热的“速效热宝”早已问世,但却始终没有火起来,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4.
尔京 《文化交流》2017,(5):67-70
正"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在最美的江南杭州,能担当这一枚"春"者,非西湖龙井莫属!正是春茶采摘好时节,我在杭州梅家坞品鉴新茶时,看到茶室中竟有一本旧书《春茶》,我眼睛为之一亮。这是著名作家陈学昭的长篇小说呵!《春茶》就是她在这里深入到基层和茶区群众打成一片的可贵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陈学昭已是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和作协的委员与理事,可是她却放弃了留北京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家乡浙江,参加浙江大学的接管工  相似文献   

15.
速效热宝产品一些朋友肯定见过,但是大多数人对它还是陌生的.初次见到速效热宝的人们常被其"神奇"的发热过程所征服,那么速效热宝的发热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哇”的一声啼哭,他降临在人世间。他还只是混混沌沌的一个人。理想对他来说,不知为何物,不过是虚无。他没有理想,他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婴儿对理想有自己的想法?没有,但是,他会有的。 他,一天天长大了,理想对他来说,从一个泡沫似的幻想,渐渐地如同空气、阳光、水一样,有了实际的意义。他觉得天空很美,很蓝,那么多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片云呢? 他跳着,蹦着,想要摘下一片属于自己的云。可他却总够不到:云,太高了,可望而不可及。  相似文献   

17.
李月 《职业圈》2014,(3):17-17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工作环境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善,我们的企业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透视电力企业良好现状,深刻感悟到打造和谐文化在企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看云     
天有多高?云离我们有多远?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每次仰望天空,看过那一直不断翻卷的云彩后,总要带着满脸的疑问这样互问,各路神仙们脚踏祥云往来于天地间的传说早已经在我们的小脑袋瓜里折叠成一页页画面。在我们的眼里,蓝天白云间总有他们的影子在飘浮。童年的幻想总是变成幻象让我们把天空里的神秘设计出万花筒般的光彩来。于是,当脸朝天空,望得脖子发酸时,我们就会指着自己认为最好看的那朵云说:“这朵云彩是我的,我要踩着它去摘王母娘娘的仙桃。”“我要那朵大白云,我要它托着我,上天去摘几颗星星,放在家里照亮,晚上就不用点油灯了。”“我…  相似文献   

19.
在《远山淡影》中,石黑一雄运用非自然叙事手段创造性地展现了二战以后日本普通民众的迷茫和矛盾心理。人物、语言、现实与历史在记忆下的不确定性使文本显示出后现代特征,并隐含多重思想架构和多元的理解方式。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远山淡影》的不确定性,从而深入探讨石黑一雄的人文观和历史关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沉淀。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由春节这一特定时期产生的“年味”一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而“年味”淡了这一结论,似乎已成现状。这其中反映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根源的重视。该文从食物的角度出发,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探讨“年味”的形成,进而去分析“年味”淡了这一结论产生的原因。相对于春节的“年味”淡了,不如说是新的“年味”还未形成传统并流行,但是旧的“年味”传统正在逐渐消逝。“年味”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年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