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秀芳 《文化学刊》2009,(3):132-135
翻开中国古典文学,多是男性掌握着话语权,文学成了男性意识的载体,女性意识与女性经验被边缘化。品读李白《长干行》与杜甫《新婚别》,女主人公追求自主婚姻、把握美好爱情、坚守爱情、深明大义,彰显了唐代女性的真实生命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视角彰显的女性意识,与唐代特定的时代土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从《说文解字》看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部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同样折射出许多历史文化内涵,如其中的女部字就反映了先民时代的女性审美意识,由于当时的文字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因此这种审美意识必然是出于男性的视角。本文即探求部分女部字中所折射出的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性文学,在20世纪,以解放了的“自由女神”的姿态,走过了80年的历史,扮演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代替的重要角色。她艰难过,潇洒过,困惑过,辉煌过,她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现象,作为世界女性文化一支连绵无垠的山脉,其景观是美丽的,迷人的,但仍然需要不畏艰苦的人们深入其中,去探险,去追踪,去开发,研究其重大课题。 女性文学是一种社会存在。它与人类文化同源,而发展并不同步。当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世界便成为男性话语的中心,于是地球便有了性别歧视,女人便失去了语言和经济地位,成为被榨取者、人类社会二分之一的缺席者,她们只是男人一朵室内的花,一只笼中的鸟。这个由男人控制的舞台上,不停地演出着女人的悲剧故事。然而更为悲剧的是,一切压迫、奴役和蹂躏,女人不仅不认识,却还视此为“命”,为“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4.
吴勇毅 《职业圈》2006,(10):6-9
在盛产精英的IT界,女性精英凤毛麟角,而漂亮又具有创新力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一般人不会把这样的“她”和男性主导的IT世界联系起来,无法想象“她”只身一人在上海创业取得成功的过程。她就是国内IT业界以OA女旗手著称、素有“中国办公自动化专家”之谓,全国众多媒体报道的合强软件机构总裁何洁冰——温柔的女性外表下蕴涵着莫大的勇气、韧性和敏锐的直觉。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印象中,日本女性温柔贤惠,特别是婚后相夫教子、专注于家庭,是亚洲男性乃至世界男性心中优秀妻子的典范。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社交范围的扩大,日本女性对婚姻的依赖程度也随之降低,婚姻观发生了巨大改变。日本女性对于婚姻有了新思考和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刘畅  张志刚 《文化学刊》2012,(4):141-146
本文从女性导演、男性导演与同性恋阴性气质的导演关锦鹏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导演及作品,对导演性别与女性主义电影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女性导演的作品不一定就是女性主义电影,一部分女性导演所拍的电影与在导演人数上占优势地位的男性导演别无二致的主流电影,而女性导演一旦表现起女性主义电影来就具备男性导演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大部分男性导演所拍的女性题材电影难以跳脱男性视角的束缚和父权意识的局限.男性导演唯有在影片中消除了男权中心的叙事视角才能拍出女性主义电影:而关锦鹏导演“第三类视角”的电影实际上是他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找寻,难以被复制?因此,导演性别与女性主义电影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相似文献   

7.
女性形象是漫威电影当中容易被忽视同时容易被误解的部分。就女性形象的塑造而言,漫威电影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偏向,深入思考,这种偏向的背后是更为隐秘的男权文化审美的影响。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片面化表现,实际上是因为女性在男性审美空间之内没有合适的地位,女性之于创作而言的艺术可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掘。  相似文献   

8.
艾丽斯·沃克,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曾获美国普利策奖。在小说作品中,她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她的大部分小说都注重表现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注重黑人女性在男性与种族主义双重压迫下的觉醒,不仅体现了作者内心追求平等女权的思想,也代表了黑人女性整体的思想形态和内心世界。本文从艾丽斯·沃克的经历出发,分析小说创作背景和特点,结合作者笔下的性别暴力和女性形象,以女性主义为视角,对她的小说进行梳理与解构。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擅长女性主义的书写,在她的作品中,被困与离开是个司空见惯的主题。逃离被困的束缚,女性开启了社会上和精神上的积极探寻历程。门罗作品中的女性探寻见证了父权制对女性探寻的限制,同时更深刻呈现了女性独特气质、行为模式影响下有别于传统探寻题材中男性主人公的探寻模式和路径。该文主要通过《逃离》和《你以为你是谁》这两部作品探讨门罗温和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独特的探寻历程。  相似文献   

10.
从北朝骑射女杰到唐代女侠传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北朝骑射女杰到唐代女侠传奇李炳海侠客的出现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势力。西汉司马迁撰写《史记》,专设《侠客列传》,是最早表现侠客的史传文学作品。综观中国古代文学典籍,唐代以前虽然不时可以见到游侠形象,但是只限于男性,没有女性。...  相似文献   

11.
赵珍 《生态文化》2006,(6):61-61
剑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职于伊春市文联,伊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女书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书画院创作交流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林业文联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副教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被聘为全国政协礼堂艺术馆特聘画家、中国徐悲鸿画院院士、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2.
在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和工具,被男性排斥于政治生活之外,这一现象不仅见于一般的平民百姓,也见于生活在“帝国九重天”的女性。但由于后宫女性的特殊地位与身份不可避免地与国家的政治生活联系在一起,朱子彦教授从政治制度的层面剖析了皇权背后的宫廷女性这一特殊的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她们面对重重制度的、道德观念的束缚对皇帝的施政及国家的政治生活的影响,否定了传统的“女祸论”,对宫廷杰出女性在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下主持政局、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从而展现了不同于娱乐媒体戏说宫廷生活的另类的真实的宫廷女性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文女作家严歌苓的小说《芳华》将文工团中男性团员和女性团员的生活展露无疑。不同于以往对生活表现的作品,小说《芳华》将以往遮掩的年轻的身体以各种符号叙事的方式表现出来,运用细节将身体的美感、病态与特定时代的心理联系在一起,从而做到将性别、政治、权力三者统合,淡化了政治苦难和战争苦难,不仅表现出作家对已逝去的芬芳年华的追忆和怀旧,更是用青春包裹了对时代、权力、政治的隐喻。  相似文献   

14.
对《海的女儿》已有多角度观照,然并未穷尽对这篇经典童话作品内涵的诠释。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来重读这部经典,尝试从自然和女性的双重视角,来分析女性和自然之间独特的联系,揭示童话中深刻的生态意识和女性关怀,即作者意在重构一个男性与女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杜穆里埃著名的作品《蝴蝶梦》,采用女性哥特式的表达方式,揭示人性之间的阴暗和诙谐,同时又表现出女性的压抑和绝望。虽然在著作中女性角色的压抑和绝望十分明显,但其更想表达在当时男权主义的压迫下,对幸福的由衷渴望。这部书以女性哥特主义的方式描述故事人物,对女性心理特征的描写十分到位、细腻,表达了作者的心声,揭示了在男性压迫下女性的抗争。本文主要阐述女性哥特主义,诠释哥特式情景思维和女性自我身份的寻找。  相似文献   

16.
在男性中心的文学传统中,存在着大量游离于父权制秩序之外,甚至起而反抗这一秩序的女性;并且,她们没有被塑造为或评价为"妖妇""恶魔",她们是得到欣赏、肯定甚至崇拜的角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这样的女性形象都相当丰富:其中既有作品中的人物,也有优秀的女性作家,还有女作家、女名人转化为"人物形象"进入传记、野史或诗歌的。她们有的是拒绝婚姻、不依靠男人的童贞女;有的是才华或魄力足以与男性比肩的优秀女性;有的是大胆地向父权制说不的热烈情人,本文探讨的是父权制秩序下女性相对自由的一个生命阶段。此时她生活在母女关系中,还未受婚姻的约束、男人的支配。就大多数女性的生命轨迹而言,这一阶段是暂时的,自由也是相对的:或是受到法律或社会规范的硬性约束,或是受到伦理或经济的软性制约,对未来的婚姻,她们通常没有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包括和谁结婚的权利也包括是否结婚的权利。但是,仍有女性选择停留在独身阶段,或退出婚姻回归独身阶段,以维持某种程度的自由和独立。  相似文献   

17.
梁芳芳 《文化学刊》2022,(12):113-116
波伏瓦认为女性是他者,她继承发扬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出版了巨著《第二性》。波伏瓦的他者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性别等级制做出的辩护均被波伏瓦指出了对应的缺陷;随后她从历史层面上厘清了女性被压迫的脉络,深刻剖析了男性在历史中给女性造成自由受限制的境况的不公平性;接着,对神话的探索追溯了父权制意识形态在历史文化中的延续,戳破了男性撰写的神话中饱含欺瞒的目的是愚弄女性。其次,波伏瓦回归时间和生活世界,论述女性在不同年龄、不同角色中都无法获得自为的存在。最后,波伏瓦提出了超越绝对他者存在走向自由存在的本真的解放之路。笔者也在最后指出了他者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胡秀春 《文化学刊》2009,(2):168-172
古典诗词中,男性视角观照下的女性形象都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来写的,是男性言说的代符号,因此呈现出普泛化、类型化的特征。例如晚唐“花间”词中出现的大量“代言体”作品,其中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作为主体呈现的真正的女性,而是男性欲望和审美的客体。而李清照则在她的词中塑造了中性化的真实的女性自我形象,体现出女性作者冲破男性强势话语的胸襟。  相似文献   

19.
《恋爱中的女人》以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主要讲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提出对父权制社会的否定意见,批判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希望构建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和谐相处的社会。本文通过解读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恋爱中的女人》,分析研究劳伦斯是如何对歧视女性的父权制社会进行批判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20.
作家塑造异性形象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在某一层面上完成心理易性.茅盾在塑造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这些热情、性感的时代女性时,受阻于自我的男性立场,忽视女性生命逻辑,使得人物失去性格的内在统一性而成为"狂乱的混合物".在塑造静女士-方太太-琼华这些性格相对弱一点的女性形象时,茅盾表现出出色的易性想象能力,塑造了一批符合女性生命逻辑的圆形人物,有效地弥补了封建等级文化所制造的性别鸿沟.茅盾卓越的艺术才华还体现在<蚀>与<野蔷薇>中男性立场与女性立场的对话关系上,尽管其男性性别立场中既有现代人的生命真实,也还残留着男权文化的遗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